这里是我国东部地区土地资源最为富集的区域之一。拥有区划海域面积达2184.89平方公里,盐碱地、荒草地、滩涂等不属于农用地和建设用地的167万亩未利用地,负5米浅海面积20万公顷。超大面积的“处女地”,吸纳各种要素集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就在这一望无际的盐碱地上,滨州培育形成了食品加工、畜牧水产两大涉农千亿级产业集群,2023年粮食年加工转化量稳居山东省第1位,是全国唯一一个粮食产业经济过千亿元的地级市。今年4月,山东土地集团旗下黄河生态集团与滨州北海经济开发区进行战略合作,共同打造规模盐碱地综合利用的“滨州模式”。
这里拥有世界上贝壳堤最完整、唯一的新老贝壳堤并存的以保护贝壳堤岛与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鸟类为主体的保护区。堤岛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坐落于渤海西南岸,拥有约37.9公里壮观岸线,海湾面积127.6平方公里,是全球三大贝壳堤岛之一。贝壳堤岛宛如镶嵌在环渤海海岸带上的灿烂明珠,造就了滨州海边有堤、海堤相连、海堤相融的壮美景象,是东北亚内陆和环西太平洋鸟类迁徒的中转站和越冬、栖息、繁衍地,共有鸟类40多种。在这里,经过现代制瓷技艺加工的海洋贝壳,化身为轻薄如纸、晶莹如玉的海洋贝瓷,成为了一幅幅精美的艺术作品。
这里建有全球单体最大的渔光互补发电项目。渤海湾虾皮早已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香浓而不俗‌,盐田虾年产量约10万吨,居全国第1位,建有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对虾育种平台而且每两个山东对虾里就有一个产自滨州;丰年虫卵年加工量3000吨、产值12亿元,占全国市场份额的70%;汪子岛鳎麻鱼,肉质肥厚细嫩,久煮不老,口感极佳;拥有长江口以北保护完好的单个面积最大的长牡蛎礁,牡蛎养殖面积达10万亩。近年来还实施“渔光互补”,即渔业养殖与光伏发电相结合,在鱼塘水面上方架设光伏板阵列,光伏板下方水域可以进行鱼虾养殖,形成“上可发电、下可养鱼”的发电新模式。
这里建有中国最大的盐场之一。具有宜盐面积9.6万公顷。拥有丰富的地下卤水资源和广阔的滩涂资源的鲁北盐场,主要生产海盐和日晒盐,在全国同行业中率先推出“一水多用”高新技术。盐、化、养并举,凭借新型企业、精尖技术、跻身于全国一百家最大采盐企业之列。与此同时,盐雕这一传统工艺也在滨州蓬勃发展,技艺精湛的工匠们用海盐雕刻出了各种各样的奇妙造型,成为新一代的旅行纪念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