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1
- 帖子
- 积分
- 10154
- 威望
- 点
- E币
- 个
- 相册
- 注册时间
- 2023-1-17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UID
- 881332
|
补充维生素D的6大误区,补了可能白补
原创 元子 诺辉
2024年12月05日 11:03 北京 26人
提升骨骼健康不仅要补钙,还要补维生素D,这是大家已经达成的共识。
但我国缺乏维生素D的人群很多,原因就是补充过程存在许多误区,降低了效果。
误区一
补D2不补D3
天然的维生素 D 包括维生素D3和维生素 D2。
维生素D2主要存在于植物性食物中,例如蘑菇、花生、豆类等。
维生素D3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例如鱼肝油、脂肪鱼类,以及通过晒太阳,从皮肤中生成。
维生素D3能更快地被身体吸收,而且在体内的存留时间能达到3周,能够更好地维持稳定的维生素D水平。
维生素D2的效力略低一些,生物活性较低,半衰期较短,需要更大的剂量才能达到相同的效果。
使用维生素D2补充剂对25(OH)D的水平提升可能不能被准确检测到,因此常出现“明明剂量够了但是就是补不起来”的情况。[1]
误区二
不补锌
锌是发挥维生素D功能的必需辅助因子。
为了让维生素D受体接收维生素D,就必须要锌的帮忙。
锌与维生素D之间有相互作用,锌可以增强维生素D的活性,而维生素 D 可以影响锌的稳态。
在一项针对988名12-18岁青春期女孩的研究中,发现血锌水平低是维生素 D 缺乏的有力预测指标。
在另外一项双盲随机试验中,为期八周的补锌治疗提高了绝经后女性的维生素D水平。[2]
每服用10000 IU 维生素D3,就建议搭配服用20毫克锌。
牡蛎、螃蟹、牛肉、家禽、以及坚果和全谷物都是锌的良好膳食来源。
误区三
不补镁
《美国骨科协会杂志》发表的一篇评论发现,镁是骨基质合成所需酶的关键辅助因子。参与将维生素D转化为生物活性形式的酶需要镁。
如果体内镁含量不足,就意味着人体内的维生素D无法代谢,处于储存且非活性状态。[3]
高剂量的维生素D3 会消耗体内的镁,使身体更容易缺镁。
同时服用高剂量D3时可能会出现头痛、痉挛、恶心、麻木等症状,这时可以每天补充些甘氨酸镁补充剂,有镇静和放松的作用。
误区四
不补维生素K2
维生素K2 又名甲奈醌,主要源自发酵食品、肉类和乳制品,也可以通过肠内细菌合成。
它对于骨骼健康也有作用,可以促进骨组织矿化,预防骨折和骨质疏松。
维生素 K2可以与维生素D协同作用,两者都充当辅酶,管理钙的代谢和利用——让钙从饮食中吸收并进入骨骼,并与蛋白质一起防止钙进入组织。
补充维生素K2可以增强钙和维生素D的疗效,显著增加总骨密度。[4]
这两个维生素协作的另一个作用是抗炎,它们都能减少某些促炎细胞因子的产生。[5]
维生素K2的主要膳食来源是微生物,常见于发酵食品中,如奶酪、凝乳、奶油、酸奶油、黄油和纳豆,以及鸡蛋、鸡肉、火腿和动物肝脏。
误区五
只食补不晒太阳
含维生素D的食物有动物肝脏、蛋黄、多脂海鱼、全脂奶等。
但这些天然食物中维生素D的含量太少,作用微乎其微。
一个残酷的事实是,人体的维生素D有90%是由皮肤经光照合成,只有10%来自于食物。
这主要是因为天然食物中维生素D的含量太少,要靠膳食补充足够的维生素D,要吃下远超身体所需的食物。
2017年在成都调查474人后发现,维生素D不足或缺乏的比例达 85%。[1]
怎么晒太阳才能补维生素D?
1.每周晒3次,每次晒5-30分钟。
2.猛烈一点的阳光也没关系,春季、夏季、秋季的太阳比较好。
3.如果不想晒脸,就多晒晒四肢,但是不要擦防晒霜,使用防晒霜可以使维生素D的合成减少92%~99%。
4.不要隔着窗户晒,因为太阳光中可刺激合成维生素D的UVB无法穿透玻璃。
误区六
和铁一起补
虽然维生素D与铁剂之间不会互相冲突,但铁剂可能对肠胃产生刺激,引发恶心、呕吐等不适,可能影响维生素D的吸收。
另外,在补充维生素D时常吃的牛奶、钙剂都会影响铁的吸收,所以补钙和补铁不可同时进行,最好间隔2小时服用。
每天补充多少维生素D?
不同人群不一样。
婴幼儿:每天400 IU。
成人:每天400~600 IU。
易患骨质疏松的中老年人,每天可补充800 IU。
需要注意的是,维生素D不是越多越好,补充过多可能会中毒。
美国医学研究院的食品和营养委员会总结了一些补充维生素D的研究证据,认为维生素D补充剂摄入量 <10000 IU/天 ,是比较安全的[7]。
最好的方法仍然是多晒太阳,这样不仅能获得生物利用度最高的维生素D3,也不会出现过量或中毒[6,7]。
实际上约半数国人维生素D含量都不足[8],在担心中毒之前,还是先考虑怎么补足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