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在线 莱芜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457|回复: 0

[健康贴示] 打坐多年后,体内能量唤醒后的表现 站桩打坐修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7-22 09: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山东
打坐时重心落在两腿上,而不是尾椎骨

打坐的时候,背要向前倾一点,不要倾太多,有这么一点点就行了。感觉到重量不是落在尾巴骨上,而是落在两条腿上——胯骨上或膝盖上。脊柱是拉直的、微微地向前倾一点点。脖子微微低一点点,肩膀一定要沉下去。稍微带一点点意念让脖子往上拔,肩膀往下塌。可能刚开始有点不习惯,你做上几次以后就习惯了。

你采用这个姿势在吸气的时候,很容易把气吸进丹田。你会感觉到从鼻孔到丹田像一个通道一样,微微地一吸,气就沉到了丹田。当气沉到丹田不动了,不乱跑了,妄念也就起不来了。同时,前面的气沉下去,后面督脉的力量就容易往上升。当督脉往上升这个过程完成以后,就直接从中脉往上升了。你前面往下沉得越厉害,中脉的力量往上冲得也越厉害。

这么一来,你坐在这个地方,很容易把身体空掉,即使是身体空不掉,也会感到身体整个像一个通道,就像是一根很粗壮的水管一样,上下都是畅通的。气沉入丹田,杂念才会少,才容易把身体坐忘。也就是“身体空掉了”。

过去禅堂里面坐香的时候,每个人的腿上横着一个禅板,两只手不是叠放在腿上,而是手掌朝下压在禅板上,这样一来,胸脯自然就挺起来了。两个肩膀塌下去,这样一挺就是一天!时间久了、中气自然就足了。中气一足,整个人的声音和体形都会改变。在禅堂里面如够能够用上功,坐得好的话,整个人的脸上都放光,说起话来,声音真的就像洪钟一样,在空中嗡嗡响!

气沉丹田,双肩微塌,坐忘身体

你们的坐姿都不正确!后背的脊柱微微地向前倾一点点。当把这个姿势调正确了以后,再放松。虚云老和尚有一本《开示录》,第一页是他老人家身穿海青、脖子上挂着念珠的一张照片。你们用心去看这张照片,老和尚是一种什么气质?给人的感觉非常放松、非常安详。你看他的两个肩膀全部塌下去了,这样的人他身心已经沉下去了,转变了色身,所以他不会激动。

一个人的肩膀如果是平的,这种人,我们说他能够当将军!他的气没有沉下去,火特别大,火力特别足。他可以勇冠三军,可以征服别人,但他征服不了自己。要想征服自己,首先这股气要沉下去,只有这股气沉下去以后,才能降伏自己。

你们打坐的姿势,只有顿汉的有一点点像,其余的人都还差得远!身子往前倾一点点,背还是直的,只是脖子往前压一点点。这个感觉要自己慢慢去捕捉它、慢慢去感受它。当你用鼻孔一吸气,这股气直达丹田,你感觉到前面——吸气的途径——是一个畅通的通道。呼气时,丹田的气又通过这个通道呼出去。通过这种深呼深吸的方法,就可以把体内的二氧化碳给呼出去,把氧气储存进来。

把姿势调正确了,心态才会平稳,上身的重量一定不是整个都落在臀部,而是落在胯关节和膝盖上,尾巴骨下面是空的。实际上正常人的脊柱有三个弯曲:“颈曲”向前弯、“胸曲”向后弯、“腰曲”又向前弯,形成一个S形,因此到骶尾部就有点向后翘,有点类似“翘尾巴”的味道。而尾骨尖又有点向前弯,正好形成臀部向后撅的姿势。如果你打坐的姿势正好符合这个生理构造的姿势,生理上的这股力量在背后就很容易由下往上升起来,如果你的坐姿不符合这个生理构造的姿势(随便自然地盘,或垂直的坐姿),也许你当时感觉到很舒服,时间稍久一点,你就坐不住了。因为它阻碍了身体里面的这股气。

你如果采用很正规的姿势盘腿打坐,刚开始可能会扳得难受,等过了一段时间,这个姿势你习惯了以后,你一坐,身体里面是畅通的。

内在能量升起,整个思想都会改变

我们这里有个小居士(一位九岁的小朋友),他打坐的姿势非常标准。他往这儿一坐,腰杆笔直,两个肩都沉下去了,他已经打了好几年的坐了。就这个九岁的小孩,如果出了家,他绝对是一代高僧啊!像模像样的。不管他内在有没有这个东西,他外表该有的都已经有了。也可以说正因为他内在有这个东西,他外表才会显现出来。内在没有,外表是显现不出来的。

“境界”,一方面来自于生理,另一方面来自于心理。严格讲,生理这方面不叫做“境界”,只能叫做“生理反应”。当身心反应完了以后,在和虚空中灵界的众生衔接的时候,才可以谈得上是“境界”!因为它已经不是身心的反应了。在过去道家和密宗、印度的瑜伽术,他们视生理上这股力量修出来后为非常高的境界,视作是悟道的一个消息。

这股力量出现,人的身心绝对会起变化。乃至于人的整个思想都会变!因为身心是分不开的,所以生理上的构造变了,心理(思想)一定会变。就像虚云老和尚、台湾广钦老和尚,那都绝对是过来人,成就了的人。

关闭六根门头,不出白天即可捕捉到内在能量

大家会问:这股力量为什么不出现,它到哪里去了呢?都从我们的六根门头漏掉了!就是说太散乱了、都漏掉了。你耳朵爱听,从耳朵漏掉、眼睛爱看,从眼睛漏掉;嘴巴爱讲,从嘴巴漏掉。包括鼻根、意根,你只要是动了念头,都漏掉了。

你把六根门头都关闭了以后,在身体上最多不到一百天,就能够捕捉到这股力量。身体一旦得到这股力量,可以说要多长的寿命就可以多长!可是有了这股力量,并不证明就已经是得道了。然而要得道,必须要先把这股力量修出来!

这股力量我以前讲过,它是我们体内的一种“燃烧物”。譬如说火箭在发射的时候,它是通过下面储存的足够的火药,在燃烧时产生足够的热量,把火箭输送到太空中去。生理上的这股力量,在我们人体内就如同火箭下面的火药的作用。如果没有火箭下面的火药、火箭头是没办法飞到太空中去的。

内在能量唤醒后,头盖骨都会鼓出来

当我们体内的力量被唤醒后,你会感觉到从头顶到会阴穴,整个中间就像一根灯棒管一样,是通的,亮晶晶的。头盖骨都会鼓出来!在这个过程当中,头痛、头麻、发胀、眩晕、呕吐,都是必然反应。要想功夫不失掉,就得让身心这股力量不外漏。佛门里面不是有个“漏尽通”吗?意思是说有漏之因已经尽了,不再漏了。小的方面是指身心不漏,大的方面是指证得了“三界无漏”。

如果不把生理搞清楚、搞通,功夫根本用不上路。为什么有的人声音特别洪亮,而有的人的声音特别微细、微弱呢?这些都是问号,我们平时有谁会注意这些呢?略知一点的说(声音洪亮)这是中气足。所谓的“中气足”,一是指他先天的体质,二是他后天慢慢修来的。

这股力量不由下往上升,你想即身成就是不可能的,只能等到临命终时靠佛接引,靠我们的信力、愿力去往生,在活着的时候能去极乐世界,绝无可能!实际上佛经上讲“往生西方净土”,不仅仅是指死了以后往生,在活着的时候,就要能够离开我们这个“躯壳”,到西方净土去游玩、到另外一个时空去观光!

坐成一枝盛开的莲花

实际上我们的老祖宗在几千年前就已经把“生理”这门学科研究得非常通透了。他们认为:修行,开悟成佛,就是把大、小周天,也就是任、督二脉、中脉、奇经八脉打通,就是成佛了。这种说法虽然不很正确,但并不是没有道理。因为你整个身体的脉络畅通了以后,人坐在这个地方就是和天地宇宙融为一体。所谓的通灵、上天堂、下地狱,这些都不在话下!

训练我们正确的打坐姿势,可以面朝着墙壁,脚尖对着墙壁,人蹲下去再站起来,这样反复下去上来、下去上来,你把这个姿势练熟了以后,再盘腿打坐,脊柱的姿势自然是符合要求的。

转变色身,心才不会随“业”波动

如果说你的心态与佛相应,而身体离道还很远很远的话,你不把这个色身转变掉的话,你的心态随时都会波动。“业力”,一方面是生理引起的,还有一部分是心理里面带来的。你只有通过修身体把后天的业力转化掉,然后才能够渗透到心理里面把先天的业力再消除掉。肉身是这一生得到的,法身是原本具有的。道教的经典对“身体”这方面讲得非常多,在修身方面要比佛家讲得更清楚。

香道师问:观香时脑子一阵昏暗,一阵明亮;香火头一会儿好像移开了,一会儿又回到香上了;又好像有些别的景象;好像睡着了,还没睡着。您说这算不算昏沉?

师:不算昏沉。你们都看过《西游记》的电视剧,孙悟空的眼睛看到妖精时,射出两道光来,就如同照妖镜一样,妖精立刻就现形了!虽然它是一种比喻,但是真正成就了的人就是这么回事。实际上这种光是一种常寂无相之光,电视剧为了让观众看得清楚明白,用有形有相的光表现出来。真正修炼成就了的人,他是一种无相的光。你看什么物体,你的眼睛里就有一种无形相的光射在被看的物体上面,类似一个手电筒,一束光射在对方身上。

当你在观香的时候,内在的这股力量就慢慢、慢慢产生;当你在打妄想或者昏沉的时候,内在这种光会突然关闭,或者是突然减弱。因此,你在看这个香火头的时候,就有了你刚才所说的这种情况。也就是说你刚才在打妄想,里面的“灯光”在减弱或者突然关掉了,等你一提神,内在这股光又马上打开了,又对住焦点了。

耳朵里出现“虎啸龙吟”是快接近“道”了

这种情况过一段时间,你很快耳朵里面就有声音了。为什么会有声音呢?是因为生理的力量在往上升。过去道家里面把这叫做“得道的消息”。也就是说快接近道了。快得“道”了。耳朵里面会有“龙吟虎啸”,左耳朵为龙,右耳朵为虎,耳朵里面会出现声音。要从佛家来讲,这离道还远得很,但是从道家、印度瑜伽术来看,已经很了不起了。

你眼睛“看”,那么内在的力量就会透过眼睛这个窗户,象手电筒一样,把光线(能量)给射出去,所以说眼睛看多了,也是一种内在力量的外漏。你可以通过闭关的形式把眼、耳、鼻、舌、身,这五根切断掉,但是你没有办法把意根切断掉。也就是说你的念头、散乱心无法断掉。等你走出山洞,前五根会变本加厉地活动(散乱),把你在山洞里得到的一点“功夫”全部给消耗掉。不能降伏意根,你这堂功课算是白做了!所以说你必须一上来就把意根降伏住。

里面的力量不排出来,外面的力量也进不去

你看“狮子”肚子里面那个小和尚,这两天又在浮动了。身体里面这股气一点也没有沉下去、太躁动了。我晚上去看他的时候,他一直在唉声叹气、长吁短叹。最初来的时候,他的心态非常平稳,跟他说话他都懒得回答,因为他的气沉下去了,说话会感到很累,而现在他的气憋在胸腔一带,往上冲,他不说话、不叹气,不舒服。因为叹气可以把胸部的气呼出去,所以会感到舒服些。

如果他会对治的话,第一就是通过活动,第二就是通过呼气,就把胸部的气给呼出去了。实际上你往外呼气,呼得越厉害,当吸气的时候,就会往下沉得越深。你里面的力量不排出来,外面的力量也进不去。

伟杰来了没有?你记不记得你说过这个小和尚“能闭(关)一个月就不错了”?本来人家是要闭三年,甚至更久的,像他这种心态我们要给他打打气啊,你总觉得他闭一个月就不错了。像他这个年龄,正是冲劲十足的时候。不论男女,你一过了三十岁,这股冲劲就没有了。人就是在二十来岁这个年龄段冲劲是最大的。回忆起我在二十岁以前,根本就不知道累、不知道疲劳,那个劲啊,根本就用不完!一过了三十岁以后,就感觉到会累了、会疲劳了。

过去很多修行人都是从小修,一鼓作气把功夫冲上来以后,就可以告一段落。但也有许多有根器的人,五、六十岁出家,也一样修行成就。小孩子跟成人的区别是:小孩子的心态波动大,上去得快,也容易下来;中老年人呢,他上得慢,一旦上去就不会下来,因为心态比较稳定。

知道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便足以达到“无师智”

问:上师,如果有人在境界中知道从哪里来,以后到哪里去,以后该怎么走?

师:如果你真的是实实在在证到了这个境界,你足以达到“无师智”了,你足以知道前面的路怎么走下去,你的情况足以说明你这个境界不是你修行来的,其实是你幻想来的,渴望、想象来的。(答:我没想象、也没心思。)

如果你这种情况再出现,就让“门”一直打开,你就顺着门出去。慢慢捕捉你是怎么找到门的、门又是怎么慢慢开的?既然门能够慢慢开,既然你说门曾经好似开过,那么你就从门缝里学着进进出出。

对于这种情况我借用曹山禅师的一句话,他的徒弟有一次问他:“师傅,碰到了屋顶怎么办?”曹山禅师是过来人,经历过这个境界,他徒弟是已经达到了这个境界还没经历过。师傅一听马上回答他:“冲出去!”徒弟一听立刻就明白了。就象你刚才讲的情况,如果你真的达到了这个境界,我一说“从门缝里走出去”,你马上就知道该怎么做了——从门缝里走出去!(居士答:……)

不,你这不是我刚才所讲的境界,你这是属于《楞严经》里所讲的五十种阴魔中的“受阴”。你如果读过《楞严经》,你就知道是怎么一种情况了。这也是一种妄想,也是一个过程。“妄想”它也是一种力量,如果没有一点点力量,你是妄想不起来的。会不会妨碍修道呢?你执著它就妨碍;你不执著它就不妨碍。(居士:……)都是妄想!

我如果说你是观音菩萨,你是一种什么感受?(居士:……),你就直接回答我这个问题!如果我说你是小鸟投胎再来,你又是一种什么感受?(答:说什么都可以,我不在乎。)在座的没有一个人能够达到这种心态。如果我说你们在座的都是罗汉再来,你们心里都是美滋滋的,如果我说你们前世是牛、是马投胎来做人的,你马上会说:不是吧?我怎么会是牛马转世呢?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我们这一世能够闻到佛法并能够修学佛法,说明我们过去世中早就闻到过,所以这一世我们还能够坚持不懈地修学佛法。说明我们过去修炼过,也做过人。

待内在能量足了,每升起一个念头都马上看得见

如果你们感觉到身体累,在睡觉前静坐半个小时。打坐昏沉,就是下面这股力量,也就是元气,没有上来供应给头脑,所以头脑缺氧,就会昏沉。什么时候你能够通过静坐、静坐……,下面这股力量能够上来供应给头脑使用,头脑就会清醒,但是这个时候你会感觉到杂念特别多。等到这个阶段结束了(杂念减少了),你又会感觉到要昏沉。就这样上去下来,要反复好多次。等到里面的力量足了,就不存在“上去下来”,你一坐,身体里面就像是一个通道一样,亮堂堂的。里面每一个念头产生,马上看得见。

何为“看得见”?就像一谈到我们的父母亲,头脑里面马上会出现父母亲的形象。就是这样看到了,而且是清清楚楚地看到了。等你修到一定程度,内心产生一个念头,犹如看到母亲的形象一样,看得清清楚楚。

看到自己母亲,不是眼睛看,勉强用佛门里的话说是“眼根”看到了,或者说是“心眼”看到了。当你心光出现以后,就是这样,内在一个念头出现马上看到。到了这个时候的人,才称得上真正的聪明,大智慧还谈不上。真正聪明的人自己的起心动念能够看得清、能够把握住。我们现在的起心动念看不清,也把握不住,所以连小聪明都达不到,只能是个糊涂虫!

注:本板块部分文章、图片和视频,来源转载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相关文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隐私声明|小黑屋|联系电话:0531-75627999|济南在线 莱芜在线 ( 鲁ICP备15020683-2号 )

GMT+8, 2024-11-24 02:0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