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在线 莱芜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999|回复: 7

从油灯的进步探索对外开放的起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5-13 09: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山东
     我是一个60后,我小的时候,家庭照明一般都是使用简易的煤油灯。怎么个简易法?就是用薄铁片卷一个铁筒,把一个像铜钱大的铁片中间凿一个眼儿,把铁筒穿过去,再用火纸搓一根捻子续进铁筒里,这样就制作出来了一个灯头子,然后把墨水瓶里倒上一些煤油,再把灯头子放进墨水瓶口里,一盏简易的煤油灯就做好了。

        晚上我们就在这样的煤油灯下写作业,母亲在炕沿上借着灯光纳鞋底。有时候,父亲若是高兴了,还给我们讲故事,我们的童年就是在这样的灯光下快乐地度过的。

        为了晚上不断灯火,家家户户都备有一个煤油瓶,从村代销社打一些煤油来挂在墙上备用。那时候,我记得煤油的价格是0.29元一斤,虽然价格便宜,但有的时候还缺货,按供应购买,每户只能打一斤。尽管如此,我一直没记得那个家庭有断了灯火的事情发生。什么原因呢?因为周边的一些村庄,早就通上了电,他们那里的煤油随便打,我们可以提上两三个瓶子,一次性打二三斤来,就足够用了。我记得我曾经与一班年纪的好几个伙伴儿,到过泰安县角峪公社角东村、莱芜县杨庄公社石家河村去打过煤油。伙伴们来回的路上大说大啦好不快乐!

        那时候的煤油不叫煤油,叫洋油,我就纳了闷了,为什么叫洋油呢?父亲告诉我,因为煤油是外国人造的,中国人称外国人为洋人,所以洋人造的东西都带个洋字,什么洋油、洋火、大洋针、大洋钉子、白洋布、洋车子,虽然这些东西后来中国人都会造了,但老百姓已经叫习惯了,尽管都是中国人造的,却仍然要带一个洋字。

         既然这些东西都是从外国进口的,也就是说,那个时候中国就对外开放了。

      由于我们村拉电比较晚,而到了70年代初期,由于采用了先进的耕作技术、化肥、农药和种子,小麦产量已经很高,一年能三四个月吃白面馍馍了,所以我们必须到周边有电的村庄去磨面,我们去的村有泰安县角峪公社泉坡村、莱芜县牛泉公社大庄村、大碾村,用小车推着囫囵麦子去,回来就能推回一整袋子白面来,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由于那个时候没有电,大队里买上了汽灯。汽灯也是燃洋油的,用的时候,打上气,煤油就像雾一样极速得喷出来,喷到毛罩上,燃绕更加充分了,所以特别亮。大队里开社员大会的时候,大队的院子里老早就燃起了汽灯,把四角的天空照得通明,吸引了无数大大小小的孩子前去围观,在大队的院落里通明的灯光下做游戏,好不快乐。要是赶上过年就更好了,俱乐部的人能接连唱五六天的大戏,晚上依然用的是汽灯照明,依然是把四角的天空照得通明,即使听不见唱得是什么,光去看看那通明的灯火就已经快乐无比了。

        这是说的大队里开会,小队里开会没有汽灯,顶多用个罩子灯就不错了。小队会计晚上办公用的就是罩子灯,因为罩子灯有座儿,可以放在三抽桌上。要是遇到生产队里开社员会,就要用到可以悬挂的罩子灯了。可以悬挂的罩子灯上面有一个类似于粉皮的罩子,所以又叫粉皮灯。这个时候,吴修身在大街上开了一个理发店,他白天要到生产队里去干活,晚上才开始理发,他晚上照明用的就是粉皮灯。粉皮灯能悬挂起来,俗话说得好,高灯下亮,晚上剃头的时候,有罩子灯照明非常方便,也会吸引来不少人借光,在罩子灯下拉呱、唠嗑。

        还有一种灯叫做提灯,老百姓家里就有,生产队里开社员会的时候,可以借几把来,把罩子擦得铮亮,倒上生产队里的洋油,也能把全生产队里大大小小的孩子吸引来,满天井乱跑,在生产队里的柴禾垛后面藏猫猫,玩个乐不可支。生产队里有一盏跟老百姓家里不一样的提灯,罩子是有两只握着的手,这样的提灯就叫“友爱”牌提灯,是美国生产的,质量上呈,特别耐用。看来是从美国进口的。

        提灯也叫马灯,老百姓家里都有,也比较亮,但是不常用,因为太费油了。只有晚上到地里拾地瓜干的时候才用它,孩子们提着它,给推车子的爸爸照路,自己的两根腿在提灯的照耀下,影子放得极大极长,仿佛自己就成了巨人,两条腿的影子在农田里相互交错地来回移动,真是妙不可言,提着提灯拉车子快乐无穷!

        到了1973年,我们村才拉上了电,家家户户用上了电灯。人们热切期盼的灯头子朝下的时代到来了,我们磨面再也不用出村了,只要到自己大队里去即可。但是,由于电灯不可移动,电灯还没有完全代替提灯,所以,洋油的作用谁也无法替代。

        有了电灯,人们对共产党毛主席更加热爱了,最懂得知足的就是我家的二奶奶,她不光感觉电灯先进,就连汽灯也觉得非常先进。是啊!汽灯也是非常先进的。尤其是大队里开会或者是俱乐部唱戏的时候,用电灯照明,四角的天空照得通明。二奶奶说,还是共产党毛主席有本事,用上了汽灯,又用上了电灯。

      于是我就好奇地问他,共产党毛主席没来的时候,俱乐部唱戏用什么灯?二奶奶说:这不你大老爷、二老爷都还在,他们早头里唱戏都是点豆油灯,早头里老百姓家也是点豆油灯。俱乐部唱戏的时候,点的是锅子灯,把一个锅子绑在一个木桩上面,倒上一锅子豆油,放上一遭捻子,就这样照明唱戏。我们村的吴焕召是一个开明地主,每年俱乐部唱戏,都是他捐助提供照明的豆油。她说的早头里就是指的解放前。

        简易煤油灯比起豆油灯来说,虽然简易了一些,但也是一种进步,豆油灯是敞开式的,适应了豆油不易挥发的特点,简易煤油灯是封闭式的,适应了煤油易挥发与易燃的特点。

       很明显了,也就是说,是解放后,才有了洋油灯、罩子灯、提灯、汽灯,当然也才有了洋油、洋火、大洋钉子、大洋针、白洋布、洋车子。也就是说,共产党毛主席来了,就已经对外开放了,不然这些洋人制造的东西,中国里一切都不会有的。也就是说,共产党毛主席就开始奉行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了。创办于1957年4月25日,每年春秋两季在广州举办的广交会,就是我国经济贸易对外开放的具体途径。1964年9月1日毛主席提出“古文今用,洋为中用”的文艺方针,又对文化战线做出了全面对外开放的新要求,这是我国包括经济、文化领域在内的全面对外开放的开始。


  尽管后来通上了电,有了电灯,但是由于电力供应不足,停电的情况时有发生,所以洋油灯一时半会儿没有被淘汰。我1985年结婚的时候,还时兴罩子灯,因为它已经是非常高档的照明设备了,所以夫人的娘家还是陪送了两盏罩子灯,取好事成双之意。

        一盏煤油灯,说明了对外开放的起点是从解放后就开始了。只是那个时候,帝国主义国家对红色政权实行冷战思维,他们对我们开放的程度有限,这不是我们的事,是他们的事,我们何尝不想他们对我们更加“友爱”,可是,他们做不到。
20240513095118front2_0_877827_FsuYuEloGsmHm096zZiWw-GT_Zu8.jpg
20240513095118front2_0_877827_FhrPTEr9UBhD96J67w_BHyVrUbLN.jpg
20240513095118front2_0_877827_FpBCSfUfMr1M8onEQf0CJ0VrP0OZ.jpg
20240513095118front2_0_877827_FjC7feLABRaPv2rv9s0FUy2ffg_W.jpg
20240513095118front2_0_877827_FtA88mLva4-MIh5FnBnTkmtq4Mq5.jpg
20240513095118front2_0_877827_FtjIIg-gX4faBTwz4YjT4vntFvdr.jpg
20240513095118front2_0_877827_FjwrnmoNfVF-izZqTl4dn13FVhn_.jpg
20240513095118front2_0_877827_FocthFPEI3EyxkAayW-t6WfigjA6.jpg
发表于 2024-5-13 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山东
好文,满满的回忆,瞬间穿越回了那个年代
大家有个误解,总觉得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才有了对外开放,其实这些思想方法那个年代早有了,只是怕资产阶级重新上台,限制的比较紧
如果按照毛主席路线走过来,可能没现在经济发达,因为毛主席路线不会像前些年那样亲美,也不会放任私有制和资本的任意发展,可能经济会受限制,但自力更生下发展过来也未必差,毕竟现在的工农业、军事基础都是毛主席时代打下的
至少不会像现在假货遍地、啥都有毒、信仰崩塌人只认钱,生不起,养不起,都不敢生了,看不起病,还死不起,骨灰盒、公墓都商品化了,房奴车奴各种奴,都累成狗……
发表于 2024-5-13 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山东
没见过呢                           
发表于 2024-5-13 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山东
60后70后的回忆,,,,,,,
发表于 2024-5-13 12: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山东
好文,受益匪浅!
发表于 2024-5-13 12: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山东
本帖最后由 wunaijiazhang 于 2024-5-13 12:14 编辑

我印象很深的还有嘎斯灯(电石气),放上一块电石,倒上水,一点就着,虽然味道不好闻,是真亮
我家用的比下图这种还简易,网上都找不到图

67499026173bf0c69955bfb92700338a.jpg

发表于 2024-5-13 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山东
本帖最后由 wunaijiazhang 于 2024-5-13 12:34 编辑

我家用的嘎斯灯可能是最简易的,用白铁皮扣的,下面一个茶杯似的盛水和电石,上面一个盖子,盖子中间竖起一根上尖下粗的白铁管出气
大体这样
111.png
2024-05-13_122240.p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隐私声明|小黑屋|联系电话:0531-75627999|济南在线 莱芜在线 ( 鲁ICP备15020683-2号 )

GMT+8, 2025-7-11 15: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