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在线 莱芜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37|回复: 0

[健康贴示] 形意拳∣学拳须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5-11 17: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山东

学拳,不可不敬。不敬则外慢师友,内慢身体。心不敛束,如何能学艺。
学拳,不可狂。狂则生事,不但手不可狂,即言亦不可狂。外面形迹必带儒雅风气,不然狂于外,必失于中。
学拳,不可满。满则招损。俗语云:天外还有天。能谦,则虚心受教人,谁不乐告之以善哉?积众善以为善,善斯大矣。
学拳,着着当细心揣摩。一着不揣摩,则此势机致情理终于茫昧,即承上起下处尤当留心,此处不留心,则来脉不真,转关亦不灵动。一着自为一着,不能自始至终一气贯通矣。不能一气贯通,则于太和元气终难问津。
学拳,先学读书。书理明白,学拳自然容易。
学拳,学阴阳开合而已。吾身中自有本,然之阴阳开合非教者所能增损也。复其本,然教者即止。
练习拳术,必须心静,心静则意专,意专则动作无不如意,意之所至即力之所至。尤须知拳术姿势,变换进退,内外一气,含蓄在胸。

两肩松开,气自下沉。力起于脚跟,主宰在腰腹,而运用则在两肩,往来伸缩如前面有物阻挡,前进后退有不丢不顶之意。
初练时务要认定一种,勿贪多,勿嫌少。须知拳虽一派而式不同,法出一源而用殊异。故学一式须时加练习,勿专求重,重则滞;勿专求轻,轻则浮。尤不可专求一部之气,一部之力,务求全身平均发展。
盖拳术顺者自然有力;内外和者自然气聚神凝;得其中者,身体自然沉重;神意静逸者,身体自然轻灵。故不可专求一事。
久之,身体自然健康,自然可以怯病延年矣。今请与初学者循序渐进,虽不能成为名家,但也可免误入歧途矣!
学练形意拳要经遇的三道坎:困倦坎、酸疼坎、浮躁坎。
初学形意拳,不可贪多求快,急于求成。一招一势,一起一落,一开一合,一转一换,都必须循规蹈矩,顺乎自然。不可自以为是,不听师训。
若一味地单求其力,必然会造成僵滞不活;若专求其重,则必形成沉而不灵;若是专求其轻浮,又必神意涣散,积成象墙头的芦苇一头重足轻根底浅,似萍草无根之弊。

所谓“孤阴不生”,“孤阳不长”,就是说不可专求其一,一定要有刚有柔,有阴有阳;有内有外,有开有合。
因此,在练习形意拳时,必须首先求得张而不疏、放而不肆;其次求得敛而不拘、约而不迫;最后求得含而不露、含而不僵,身灵而不偏于飘浮,沉静而不偏于迟钝,方才符合形意内家拳的要求。
因此,学者必须持之以恒勤练习,细心体会悟其奥,久而之方能达到内外相合、阴阳相配、动静相依、虚实兼备、起落自如、刚柔相济之目的,才能由严守循规一相合于规,自然合规,最后进入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藏真意的高级艺术境界。
诸前辈之训嘱,乃多年经验之谈,吾等晚学后辈,当认真领悟。

注:本公众号部分文章、图片和视频,来源转载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相关文章。

20240511172447front2_0_84182_FhUr8y-EdSBc2CPlTZST-2Tg8r1W.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隐私声明|小黑屋|联系电话:0531-75627999|济南在线 莱芜在线 ( 鲁ICP备15020683-2号 )

GMT+8, 2024-6-17 12:4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