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在线 莱芜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087|回复: 0

[健康贴示] 道家古传气功腹脐鼓荡法,专注丹田练气的功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2-21 10:1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山东

以肚脐为中心的下腹,有丹田、命门、会阴等重要窍穴,是道家气功修炼的主要区位。

其中丹田为人体的中心,是生命力的焦点,为炼精化气之处,所谓“此窍非凡窍,乾坤共合成,名为神气穴,内有坎离精。”(《金丹四百字》)所谓“十二经脉皆自丹田生,散之为四肢百骸也”(《太极祭炼内法》)。

命门在两肾之间,肾主水而藏精,为人身元阴之处;

命门主火而升发,为人身元阳之处。

元阴是先天的真水,元阳为先天的真火,只有阴阳水火相互作用,才能产生真元之气。

会阴即丹经上说的阴蹁之窍,又称“生死根”、“复命关”,为任、督、冲三脉之源。

该窍上通泥丸,下透涌泉。

《八脉经》谓:

“使真气聚散皆从此关窍,则天门常开,地户永闭,尻脉周流于一身,贯通上下,和气自然上朝,阳长阴消,水中火发,雪里花开。

”激惹丹田、命门、会阴等窍穴,鼓荡下腹部气机,是传统气功健身的重要方式。

传统内丹功强调意守丹田,凝神气穴,用持续的静守来孕育酝酿真气,让真气不断充实、活跃,进而激惹会阴、命门,鼓荡整个下腹乃至全身经脉,最终实现健身强身的目的。

但道家气功中还有一类以动(意动、内动)引动,以动制动的方法,这类功法通过一定的意念存想活动和吐纳运动,可以直接激发腹脐气机,促使真气萌发。

通过持续修炼,真气会不断充实、活跃,从而产生良好的生理效应。

下面就介绍几种易学易见效的道家腹脐鼓荡法。

一、意念打圈法。

此法见于《性命圭旨》。

具体操作为:

起初用意引气围着肚脐旋转,由中而达外,由小而大,至36遍而止。

及至收回,从外而旋内,从大而至小,亦数36遍而止。

开始为单纯意念活动,以后出现气感,即用意念引导气感活动。

修习久了,气感强烈,可渐渐减弱意念活动,乃至最终不用意念,让内气自动旋转。

此法操作简易。

见效明显。

《性命圭旨》引韩逍遥云:

“当其转也,渝然如云雾之四塞,飒然如风雨之暴至,恍然如昼梦之初觉,涣然如沉疴之脱体。

”真是“美在其中,而畅于四肢”。

二、用目内旋法。

此法见于《尹真人寥阳殿问答编·秘授篇》。

具体操作为:

移目下视脐内,自觉直达丹田,随目下注,须更用目内旋。

初则自中至外,旋旋如此,自觉下田渐宽。

乃复令自外至中,旋旋如之。

此中自觉渊如,而觉暖气内发,渐至沸如。

这是用内视的方法在肚脐周围旋转。

经过一段时间修习,会觉得丹田渐宽,甚至会觉得像深渊一样,同时气感也会越来越明显,心中更会有畅快难言之景。

此时仍应用两目内视深渊之处,并以心意导之,使此气机旋转腹中,初则自小而大,后则复收为小。

久炼此法能使心肾相交,水火既济,令人浑身轻松,畅快难言。

三、火轮运转法。

此法见于《道枢·修真拾玄篇》。

具体操作为:

“默存丹田如火轮焉,甚转不倦。

”就是说,运演时心态放松,呼吸自然,默默地存想丹田部位出现一火轮,火轮有节律地不停地徐徐运转。

这会对整个下腹部产生广泛的鼓荡作用。

已故气功家赵光设计的一种简易内丹功,与此法十分近似。

该法要求思想集中在腹部的起伏上,意想腹内有一团火球,随着呼吸在腹内起伏鼓荡。

该法腹部得气快,功效明显。

四、内火烧脐法。

许多道家典籍都载有此类功法。

如《道枢·众妙篇》说:

“想大火焚丹田,丹田发热时以意引太阳之光或月亮之光人体。

”再如《活人心法》所载的“十二段锦”,为明清时期广泛流传的优秀功法,被誉为“上古遗法”,“古圣相传”。

其中的第七式,便是“尽此一口气,想火烧脐轮”。内容来自武术丹道气功公众号。演练时要求存想心头之火,下烧丹田,至丹田有热感,再缓缓自鼻呼气出。

又如《摄生要义》载的“十六段锦”,其第十六式也要求“以意念想丹田火生,由下至上,遍烧身体内外,全身热蒸为止”。

总之,存想内火焚烧腹脐,能够促使真气萌发,血行旺盛,对强身祛疾有明显作用。

五、吐纳激惹法。

这里主要是指丹田呼吸法。

它的特点是把呼吸运动的注意点从鼻咽部迁移到丹田部位,让主体觉得是丹田在进行呼吸,所谓“出从脐出,入从脐灭”(《摄生三要》)。

这样,就能将呼吸时产生的各种动觉,整合起来集中指向腹脐部,从而可以强化呼吸运动产生的震动波和内压力对丹田、命门和会阴的激惹。

丹田呼吸有两种比较简易的操作法,其一是,深吸气,小腹外凸,觉得气体正源源不断进入腹腔,内容来自武术丹道气功公众号。并有鼓荡四周之势,稍作停顿,再深呼气,小腹内凹,觉得气体正由丹田向腰骶弥散。

反复为之。

《千金要方》所说的:

“引气从鼻入腹,足则停止,有力更取(吸),久住气闷从口中细细吐出尽”。

便是属于这一类操作法。

其二是,深吸气,从丹田引气下达会阴;

稍作停顿,再深呼气,从会阴引气升至丹田。

反复为之。

《寿世保元》提到的心肾呼吸法,是“以意随呼吸一往一来,上下于心肾之间,勿急勿徐,任其自然”。

便是属于此类操作法。


20240221101225front2_0_84182_Ft3IBrTDzPxT7yzRBlC-358uapy9.p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隐私声明|小黑屋|联系电话:0531-75627999|济南在线 莱芜在线 ( 鲁ICP备15020683-2号 )

GMT+8, 2024-11-24 11:3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