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1
- 帖子
- 积分
- 79
- 威望
- 点
- E币
- 个
- 相册
- 注册时间
- 2024-1-17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UID
- 882390
|
在讲楼市这一部分时,我先在直播间做了个调研——
2024年,楼市还会不会继续下跌?认为下跌的扣个1,认为稳定或者反弹的扣个2。
结果,上千人的直播间互动的上百个,竟然只有2个人扣了个2,其余全是1。
满屏飘1,大家整整齐齐,直播间瞬间充满了欢乐的气息。
对于2024年的房价,我和满屏飘1的朋友们一个观点,还会继续下跌。
因为,2023年的下跌,并未完全到底。
因为,2024年尚未看到任何能够让楼市反弹的利好。
是的,楼市的下跌还未到底。这是我看完全国房价趋势图之后得出的结论。
2022和2023年咱们感觉房价已经跌的够惨了,但是你去看看全国数据后就发现,下跌其实没有那么多。
全国房价的最高点是2021年的6月,到今年1月相较于最高点也就下跌了17.7%。
全国下跌17.7%,具体到各个城市,差距就比较大了。
比如一线城市,北上广深的跌幅都能差出来一个雅鲁藏布大峡谷。
北京,房价相较于高点仅仅跌了7%,房价仅仅回到了2020年底。
上海,房价相较于高点下跌了15%,房价大致回到了2020年的春天。
广州,相较于高点下跌了15-17%,房价回到了2019年左右。
最惨的是深圳,房价自2021年高点自由落体式的崩塌,跌了30-35%,基本回到了2017-2018年。
二线城市之间的差距也是巨大,有的城市一路俯卧下去,有的城市冲高之后迅速回底。
天津和郑州,从2019年以后一路俯冲,几乎没有任何反弹之力,天津相比于2019年跌了26%,郑州相比于2019年跌了31%。
成都和西安,到现在情绪还依然不错。成都和西安的高点都是2021年的年中,到现在成都跌了14%,西安跌了16%。
杭州和合肥,楼市的情绪已经从高峰回落,两者的高点在2021年年中,到现在杭州房价跌20%,合肥跌了24%。
……
看似全国同跌,但不同城市下跌的幅度差别很大。
我经常拿跳楼来做不同城市房价下跌的比喻。
有的城市已经掉到了19楼,有的城市掉到30楼,有的城市已经掉到了2楼。
房价跌到何种程度,离底有多远,不仅仅看跌幅,还要看当初的涨幅。
因为自2015年棚改货币化安置以来,不同城市的房价涨出了不同的路径。
有的城市涨了一波,比如天津、郑州、重庆。
有的城市涨了两到三波,比如北京、深圳、广州、上海、合肥……
有的城市几年连涨,比如西安、成都、杭州……
当初涨的多,后期回吐的就可能更狠。在无差别下跌的过程中,只有跌的早和跌的晚。
所以,2024年没有跌透的城市,还会继续往下砸盘。
2024年要额外小心两类城市的房产。这两类房价会继续下跌,把全国的房价指数拉下去。
哪两类呢?
一类是在2015年之后经历了2轮以上的涨幅,到现在房价相较于高点还没有跌破30%的城市。
二类是广大的三四线城市。三四线城市在2023年其实跌幅不大,2024年这些城市可能要跟上一二线城市下跌的步伐。
这算是我给持有多套房产朋友们的忠告。
特别是那些当初贷款成数比较高的朋友,要小心房价跌幅打穿你的贷款额。
2024年,对房价反弹不要抱任何幻想。房价反弹就跟等待戈多一样,什么时候来已经成了一个薛定谔的问题。
站在现在这个时点,没有看到任何支撑房价反弹的利好。
在史诗级的房价下跌过程中,想要让房价停止下跌,必须用暴力拉升的方式让房价反弹。
救市在这个时刻,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反弹,要么下跌,不存在中间派的托底。
因为,托底就意味着力量不足,力量不足就难以阻挡史诗级的下降趋势。
过往救市,排山倒海式的暴力拉升,其实只有一个动作,往商品房市场撒钱。
2008年的救市,4万亿的资金撒出去,除了撒向基建之外,很大一部分资金是撒进了房地产市场,为建造商品房的开发商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来源。
2015-2016年的棚改货币化安置,也是将天量的资金以棚改的方式投入到了商品房市场,拿着大把钱的拆迁户杀进楼市,让短时间的供求失了衡。
2020-2021年长三角和珠三角部分城市的房价之所以会涨,最大的原因在于2020年3月4万亿的小微企业贷款计划,被一帮人找到了经营贷的漏洞,撑起了不该有的一波涨幅。
所以,观察房价反弹,只有一个明确的信号——
把水放到商品房市场。
很遗憾,自2022年以来的任何一个关乎楼市的政策,都没有把水放到商品房市场里。
救市动静貌似很大,但是都仅限于解除原有的桎梏。
打个形象的比喻。
我们对待楼市,就像对待一个监狱里濒死的犯人。我们解除了他身上的铁链,给他洗了个热水澡,让他躺到了舒适的床上,给他喝了一碗热粥。
然而,他现在最需要的是救命,要的是速效救心丸。
12月底出台的一系列楼市利好。
不管是PSL重启,还是1万亿的低成本资金支持三大工程建造,主要覆盖的是保障房和住房租赁市场。
对于商品房市场,收购存量商品房虽然能够消灭一部分库存,但是保障房和租赁市场的大规模发展,使得一部分刚需从商品房市场上被抽离。
供给和需求一起缩减,商品房市场等于没有利好。
从各类会议和各项政策传递出来的信号来说,京城的态度很坚决。
不会像以前一样,拉升房地产。
防范财产性收入的过快增长,应该会成为中长期会坚持做的一件事。
明白了态度和信号,就该知道2024年的楼市完全没有机会。
不仅没有机会,一些城市的房价还得继续跌。
知道了这一点,手里有多余房产的朋友就该知道怎么做了。
看看自己所在的城市,看看自己的房产成色,如果还有继续下跌的可能,那不如提前卖了。
承认错误,比等待戈多更重要。
房子不再作为主要的投资升值渠道,大A也是风雨飘摇,与其在国内找不到投资机会,不如去全球市场找找机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