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在线 莱芜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773|回复: 4

钢城地名故事(175)龙巩峪村(田茂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23 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山东
    龙巩峪村,东与沂源县大张庄镇地盘交界,西靠上历山村,南邻霞峰村,北接沂源鲁村镇徐家庄地盘,地处汶河、沂河的分水岭。380户,924口人,总面积7 .5平方公里。
    村碑记载,明洪武年间董姓建村,原名星龙庄,因在山峪中,村南有条天然拱型暗沟名曰龙拱沟,被洪水冲开改称龙拱峪,后谐音龙巩峪。
    传说是因为连续发生水灾,村人把"拱"字改"巩"字。1964年村里开展”四清”运动,破四旧,立四新,横扫一切牛鬼蛇神,因"龙"字为"四旧"产物,改名东风大队。1978年重称龙巩峪。
  龙巩峪有南坪、南横、龙巩峪三个自然村组成,其中"南坪"、"南横"两个自然村位于龙巩峪村南,1970年建东风水库时移民迁来。东风水库占用龙巩峪良田200亩。
  董姓,中国姓氏之一,是一个古老的姓,董姓的由来,源头最早可以追溯到黄帝之裔高阳氏颛顼帝。据说颛顼有子名称,称氏族居今河南东南的汝河地区。称之子老童,老童之二子黎、吴回在高辛氏时代先后任祝融氏。吴回之子陆终,陆终有六子,后分别发展为六个大部落。陆终的第二子惠连,亦名参胡,董姓。惠连之子飂叔安,飂叔安之子为帝舜豢养龙。帝舜封飂叔安之子于董,称董父,称豢龙氏。
   隋唐时期是董姓发展的高峰,隋唐时期董姓的人特别多。 宋朝时期,董姓大约4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0.59%,排在第三十四位。董姓第一大省是江西,约占全国董姓总人口的22%。董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河北、山东、河南,这四省的董姓大约占全国董姓总人口的64%;其次分布于湖南、甘肃、安徽,这三省的董姓大约又集中了22%。
   明朝时期,董姓大约有42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45%,为明朝第五十五位大姓。明朝的浙江为董姓第一大省,约占董姓总人口的25%。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山东(19%),这两省董姓大约占董姓总人口的44%;其次分布于山西(8.7%)、江苏(8.1%)、河北(6.8%)、江西(6.3%)、安徽(6.2%)。明清以后遍布全国乃至海外。
   当今董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北、河南、山西三省,大约占董姓总人口的31%;其次在云南、山东、辽宁、浙江、四川、湖北,这六省的董姓又占了38%。
  据清宣统年间《蒙阴县志》记载:明末清初属蒙阴县瞻岱乡舜圣社;清宣统年间属蒙阴县北一区西舜圣社;随后,黄庄归莱芜、新泰、新蒙、博莱等县,1945年7月划归沂源县,龙巩峪归沂源黄庄管辖,1991年划归为莱芜市钢城办事处黄庄镇,1993年莱芜地级市建立,归莱芜市钢城区黄庄镇,2001年1月黄庄镇改为汶源街道。2019年1月经国务院批复同意山东省调整济南市莱芜市行政区划,撤销莱芜市,将其所辖区域划归济南市管辖;设立济南市钢城区,以原莱芜市钢城区的行政区域为钢城区的行政区域,龙巩峪村为济南市钢城区汶源街道办事处管辖至今。
   龙巩峪村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1940年建立党组织,最早的党员有董可成、刘敬宗、董可池、董及元等。龙巩峪村是黄庄镇建立党组织较早的村之一。
    1943年11月国民党军队吴化文部四师到龙巩峪村强行要粮要钱,没有达到目的,将时任村负责人的刘敬忠抓走,绑在村东10余里路的松崮顶上达20余天,差点冻死在山上,以此胁迫村里交粮。(刘敬忠自1944年8月离开家乡参加当时新蒙县减租减息工作队,建国前曾任区财政助理、县财政科会计股长等职,建国后历任蒙阴县财政局长、郯城县财政局长。他对工作认真负责,作风正派,一身正气。1972年从郯城县离休回家)。
    大动参时,龙巩峪村先后有30余人参军。其中1945年前参军的有4人。在解放战争中有6人为国捐躯,被追认为革命烈士;南下4人。参加过抗美援朝的有4人,其中刘敬吉为正团级,在湖北离休。村人参军参战、保家卫国、报效祖国的革命热情可见一斑。
   村南河边有山泉一处,人称神泉,在神泉上边的山坡上立着一块“英名犹存”的石碑。解放战争中,第十八集团军鲁中军区第四团全体指战员,为第三次讨吴(吴化文),黄庄战斗中殉国的17名烈士立碑,以表示悼念。其中最小的一名革命烈士年龄只有17岁,是沂水县人,名叫杨成德。

 楼主| 发表于 2024-1-23 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山东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龙巩峪村没有井,没有泉,水贵如油,百姓吃水要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挑。挑来的水质也很差,村民一个个都因饮水的缘故,成了拐子、瘸子,个个疾病缠身,娃娃一般都长到十五、六岁时就不再长个了。据说,在村中住着一位年过半百的瘦老头。
     一天,他来到村南河边,刨地干活。时值中午,天热出汗,老汉口渴难忍。于是,他用镐头乱刨找水,镢头刚一放下,突然,汩汩!汩汩!一股像筷子一样粗细的泉水从石缝里潺潺流出。老头高兴极了,他看了看清澈、清凉的泉水,就爬在石缝边,美滋滋地喝了一大口。咦,他无意中摸了摸下巴,胡须咋不见了?他又喝了一口,弯了多年的腰也直了起来;又喝了一口,顿时觉得自己神清气爽,好象年轻了十几岁!
  老汉觉得这泉水很“神”,便高声叫道:
  “啊,啊,神极了,神极了!”
   村子的人听见老汉吆喝,纷纷好奇地跑来驻足观看,捧泉而饮,水特别清,特别甜。喝了泉水后的村民,有病的没病了,年老的变得年轻了、长得丑的变得俊美了。大伙儿无比欢喜高兴,异口同声地叫它“神泉”。
    “神泉”,能治百病,能叫老的变得年轻,能叫丑的变得俊美。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的传开了。故前来求泉水的人络绎不绝。每年的农历三月初十,附近村中信男信女都在“神泉”旁烧香、烧纸、挂红,以祈平安健康。
   龙巩峪人一贯崇尚文明,重视教育。1942年建村办学校,一至四年级复式班,房义柏为校长兼老师。1983年举全村之力,集资在村西韩莱路北新建学校一处。从1978年恢复高考以来,先后210余人考入大专院校。第一个本科毕业生是董土利,山东大学化学系毕业。龙巩峪村自古以来就有玩杂耍的习俗。舞狮子、踩高跷、跑旱船、耍大刀等活动,当时在蒙阴小有名气,每年接受各村邀请,从正月初开始,挨村演出,直到二月春耕。自古以来龙巩峪村有唱大戏的习惯,从唱历史剧到现代样板戏,是黄庄镇很有名气的庄户剧团之一。但由于种种原因,至20世纪80年代中断。
   龙巩峪村,四面环山,土地贫瘠,解放前,大部分土地属少数富人家所有,村民靠租种富人家的土地或扛长工、打短工度日,过着衣不遮体、食不果腹、饥寒交迫的生活。1947年解放后,实行减租减息,村民生活仍无保障。直到建国以后,实行土地改革,人人有地种。但由于落后的耕作方式和传统的种植模式,也只能是半年糠菜半年粮。
    1952年在党和政府的引导下,成立了互助组;1953年成立了初级农业合作社。当时称东西两社,分别由董科池、董科贵任社长。1954年秋二社合一,成立了高级农业合作社。1958年9月过渡到人民公社。1960年至1962年度过了三年自然灾害。
    1964年龙巩峪村里开展了”四清”运动,破四旧、立四新,平坟头,扩大种植面积。砸封、资、修,斗地、富、反、坏、右。1966年开始了文化大革命,白天村民种地干活,晚上闹革命。当时口号是:”抓革命,促生产”,粮食产量稳中增产。
   由于龙巩峪属于库区,良田被水库占用,剩下的全是山岭薄地,面对山高路陡的现实条件,村民不等不靠,引水上山,建电灌站,修水渠,改河造田,修路,在山上开穴种树,大大地改善了生产条件,使村民生活得以改善。
    由于本地水土条件适合桃树的生长,生产的桃子个头大、色泽好、味道正,加上便利的交通,给蜜桃的销售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吸引了省内外客商,逐步形成了黄桃的集散市场,同时吸引四周村庄果农前来卖桃。龙巩峪桃批发市场成了价格合理、信誉良好的市场之一。
    1980年龙巩峪村成立村委会,大队改为村委会,是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群众基层组织。一选5年,届满选举,可连任。
    改革开放后,土地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民由年年吃国家统销粮到粮食基本自给。部分村民承包集体的老式苹果园,成了当时经济收入比较高的。到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这种"吃饭没问题,花钱没着落"状况渐渐满足不了村民现实生活的需求。
   1985年开始产业结构调整,龙巩峪村成为当时沂源县有名的林果村。村支部书记董科学带领村民从沂源县荆山园艺场引进优质果树(桃、苹果、梨、花椒)分四大片栽植,当时的林果是村集体经济的支柱。村民总收入的90%来自果品销售,每年从"四月半"开始到中华寿桃上市,一直持续5个月之久。主导品种有(早、晚)黄金、(早、中、晚)蟠桃、雨花露、烟台蜜桃、秋桃、寒露蜜等。全村果树总面积600亩,总收入620万元。
   十八大后,村中出现好多能工巧匠和有头脑的经济能人。最有代表性的是村民董昌利,他经营的黄庄建材批发部,靠自己诚实守信,吃苦耐劳,逐步发展建材批发销售生意,凭着良好的信誉,越干越红火,现在已建成了产权属于自己的二层楼房搞经营。年收入在百万元以上。
   随着村民生活条件的改善.村民有99%以上的把原来的草房修成瓦房,家家户户有了小汽车,全村吃上了自来水。
 楼主| 发表于 2024-1-23 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山东
    归了济南市以后,龙巩峪村民发展经济劲头更大,村民人均收入由生产队时不足200元增长到2023年19000多元。村民生活如同芝麻开花节节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隐私声明|小黑屋|联系电话:0531-75627999|济南在线 莱芜在线 ( 鲁ICP备15020683-2号 )

GMT+8, 2025-4-21 12:4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