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吕姓从大陆迁居而来,始于康熙二十三年,有福建泉州人吕阿四和吕阿南珂兄弟最初开垦于台北县莺歌镇。这支吕姓据称是南宋大学者吕相兼后裔。吕祖谦之后,由浙江省金华移居贵州,再由贵州迁居福建漳州,后又从漳州分汀至泉州,并有一部分移居广东。自吕阿兄弟入台之后,从福建和广东迁台开垦的吕无源源不断,以台北县为最多,其次为嘉义县。1895年日本占据台湾时,曾强迫吕姓旨民改姓宫本等日本姓,直到1945年台湾光复后,台湾吕姓才恢复祖姓。1949年,国民党政权退守台湾时,部分吕姓人士随之从大陆移居至此,扩大了吕姓人数。
建国前吕家庄隶属蒙阴县,民国初年(1912年)为蒙阴县北一区西舜圣社,该社辖22个村庄,1940年归新泰县管辖;1941年又划归蒙阴县;1942年划归博莱县;1944年7月博莱县撤销复归蒙阴县;1945年5月张黄区解放,划归沂源县为第六区;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1984年黄庄办事处下设黄庄、丈八丘、东王家庄三个乡;1985年撤区设乡镇,吕家庄属黄庄镇丈八丘管区,1986年10月改称居委会,1991年划归为莱芜市钢城办事处黄庄镇,1993年归莱芜市钢城区黄庄镇,2001年1月黄庄镇改为汶源街道办事处。2019年1月,经国务院批复同意山东省调整济南市莱芜市行政区划,撤销莱芜市,将其所辖区域划归济南市管辖;设立济南市钢城区,以原莱芜市钢城区的行政区域为钢城区的行政区域,吕家庄村为济南市钢城区汶源街道办事处管辖至今。
抗日战争时期,吕家庄与西冶合为一村,1943年为解放区,1944成立抗日民主政府,薛庆文任指导员,王元贵任村长。当时寨子驻有顽匪陈三坎。为了保卫家园,防止顽匪侵扰,成立了以苗传江、索向成等人组成的革命武装组织,时有七八条枪,有力地打击了敌人,保护了人民。
莱芜战役间期,村民为部队送军粮,抬担架,积极支前。1947年土改工作队深入农村,发动群众,村成立了农协会。组织佃户们,打土豪,分田地,烧地契,实行耕者有其田。穷苦人民翻身做了主人。
1950年吕家庄村成立了互助组,后吕家庄与西冶分开,各自成为独立的行政村。1956年成立初级农业合作社,吕家庄称第五福兴社农业合作社,社长赵合龙,书记王元贞,会计赵海龙,保管王秀山。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大炼钢铁村内“唐槐”被砍伐。
1959年冬天,省第十八劳改局副局长徐光来此组建沂蒙生建铁厂,厂址选在吕家庄居住地,随后,吕家庄大队整体搬迁。1960年春天,吕家庄大队48户搬迁到西冶东侧的洪沟大队,两大队合并叫吕洪大队,吕家庄大队不复存在。196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山东省军区一个营的兵力进驻此地,(铁铜沟一个连,石棚一个连,吕家庄一个连,营部设在吕家庄。1975年撤军)。1970年省革委在沂蒙生建铁厂的基础上建起了莱钢(701),开展了千军万马的701大会战。
1980年吕家庄村民与洪沟村民共同生活了20年后,又搬迁回吕家庄旧址,在未被征用的小河南果园里重建家园。
1982年4月,吕家庄社员要求沂源县黄庄人民公社恢复吕家庄建制,黄庄公社写报告请求沂源县批复“恢复吕家庄大队”。同年7月李振副省长、临沂地委书记李洪成,在沂源县委和黄庄公社一把手的陪同下来吕家庄考察。12月28日根据省政府51号文件,批复了“恢复吕家庄大队”,确定了搬迁费60万元。
1986年7月1日,吕家庄村民农转非,莱钢首批从吕家庄(失地农民)招工26人。同年10月吕家庄成立了居委会,书记王子堂,主任赵金城。建居后,由于莱钢的改扩建,吕家庄的耕地大部分被征用,居民的靠劳务输出,干建筑,干莱钢的杂活等维持生活。
改革开放后,居委会领导,为让居民过上好日子,积极引导居民多种经营,个体办、联办、居办,三个轮子一起上,经济不断发展,居里上了汽车修配厂,成立了建筑公司,开办了百货商店。小卖部、小百货、修理店、饭店等,安置了居民就业,生活水平不断改善。
随着人们的经济意识越来越强,涌现出了大批的经济能人和创业者。如,自强自立的苗成海,农民企业家苗宗福等。在他们的带动下,吕家庄的经济有了大跨度,超常规,跳跃式的发展。全居欣欣向荣,日新月异。现在95%的村民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楼房;电视普及率100%,99%的家庭用上了天然气;99%的家庭用上了冰箱等高档家用电器;家家户户有了小汽车。吕家庄地处钢城腹地,发展经济,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路两边,楼两旁,除了搞个体经济,就是对外出租,居民年收入都在19000多元以上。
特别是归了济南市后,吕家庄的居民发展经济劲头更大,居两委班子,思路开阔,不断改善居容居貌,提升道德素质,引导居民发展经济,走上了共同富裕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