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在线 莱芜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954|回复: 2

钢城地名故事(156)三岔沟村(田茂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2-28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山东
    三岔沟村,东至莱钢百顿电炉(石家岭旧村现已搬到山下新村),西临牟汶河,南靠牛马庄村,北接东泉村。磁莱铁路从村庄中间由南向北穿过。150户,440口人,土地面积296亩。
    据村碑记载:三岔沟村建于明朝末年。村南有一条大沟,是夏季山洪暴发冲刷形成,洪水经此沟流入牟汶河。沟的两旁及沟南长着一片片繁茂的茶树,故而得名为“山茶沟”。后因茶树被砍,只留下一条流水沟。村东、村北也各有一条天然洪水沟,沟水汇流牟汶河,所以,改名为“三岔沟”。
     据说村民迁居此地时,只有10来户人家,人口不足30人。后渐渐增多。村中有一盘石碾,供村民使用。因长年碾轧和雨淋,碾被损坏,后来更换。在牟汶河东3米处挖吃水井一眼,井筒深不足3米。后来因水量不足,又加深2米,并扩大井底面积,一直到1996年,村民都是吃此井之水。
     村民大部分靠做擀毡生意谋生,当时三岔沟村产的羊毛毡非常出名。只有少数村民靠种山岭薄地度日,庄稼有谷子、高粱。一年一季,收入甚微,生活困窘。
    三岔沟村不大,人口也不多,因靠近牟汶河的缘故,在村里流传着这样脍炙人口的故事。传说古时候本村有个姓胡的青年,不安心耕种,一心想修炼成仙。他听说人喝上一百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化为仙体。于是就到九龙山、黄羊山、莲花山等山川找水仙花。
     胡姓青年东奔西窜,到处找水仙花,一天来回几次横跨牟汶河,常常和牟汶河打交道。转眼过了九十九天,再找上一棵水仙花,吮吸一天花的汁液,就可成仙了。胡姓青年很得意,过河去西边一个山沟找水仙花。胡姓青年趟水过牟汶河,到了中间,突然河水上涨。人一慌,脚下打滑,跌倒在河里活活被淹死。
     胡姓青年死后,一肚子冤屈怨气,咬牙切齿地恨透了牟汶河,就到玉帝那里去告牟汶河的状。玉帝听说牟汶河没人管教,到处横流撒野,危害百姓,也很恼火。他见胡姓青年已吮吸了九十九天水仙花的汁液,也该成仙了,就问他愿不愿意去当牟汶河的水神,治理牟汶河。胡姓青年喜出望外,一口答应,成了管理牟汶河的一名河伯。
     民国初年,三岔沟村属颜庄区所辖,后区以数字称谓,颜庄区改称四区,三岔沟村归四区所辖,1948年归属颜庄区,1958年属颜庄人民公社,1984年4月公社改称为办事处,下辖乡镇,三岔沟村隶属颜庄办事处颜庄镇(小乡镇)1985年10月撤处并乡镇,三岔沟村隶属莱芜市颜庄镇。1991年划归为莱芜市钢城办事处颜庄镇,1993年莱芜升格为地级市,三岔沟村归莱芜市钢城区颜庄镇。2019年1月,经国务院批复同意山东省调整济南市莱芜市行政区划,撤销莱芜市,将其所辖区域划归济南市管辖;设立济南市钢城区,以原莱芜市钢城区的行政区域为钢城区的行政区域,三岔沟村为济南市钢城区颜庄镇,2020年6月30日颜庄镇改为颜庄街道办事处,三岔沟村归颜庄街道办事处管辖至今。

 楼主| 发表于 2023-12-28 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山东
本帖最后由 网易山东文学 于 2023-12-28 21:41 编辑

   三岔沟村西有土地庙一座。庙的外围长着三棵“谢雨树”,树木虬劲苍郁,均有一搂多粗;有“龙头柏”一棵。1958年大炼钢铁树被砍;土地庙也毁于1964年“四清”。
    土地庙西“大石流嘴子”的石壁上有沂南游人国文光刻诗一首,诗句曰:“佳节清明三月三,国氏文光是沂南,今日游春到此处,与着雪诗谈妙玄”,迄今字迹清楚。村东400米处,有两棵参天白杨已生长50多年,现枝叶繁茂,二人合围之粗。
    三岔沟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抗日战争时期,在党的领导下,纷纷加入游击队,抗击日寇。解放战争期间,莱芜战役,村民为部队送军粮,抬担架,积极支前。1947年三岔沟村成立了农协会,组织佃户,打土豪,分田地,烧地契,实行耕者有其田。穷苦人民翻身做了主人。
    1950年三岔后村成立了互助组。1954年成立初级社,由14户入社(72口人),社长(原农救会会长)胡德震。1955年三岔沟村民全部加入初级社,村民按“地四劳六”分粮。1957年初,三岔沟村、牛马庄村、上河沟村、下河沟村、曹庄村、沈家崖村、吕家林村联合成立颜庄区河沟乡高级农业合作社,实行“按劳分配”。1958年加入人民公社,1962年度过了三年自然灾害。1964年三岔沟村里开展了”四清”运动,社员破四旧、立四新,平坟头,扩大耕地面积。政治上砸烂封、资、修,斗地、富、反、坏、右。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白天社员下地干活,晚上和冬闲搞革命,村里有红卫兵造反队,学校有红小兵。当时是政治挂帅,思想领先,纲举目张。
   1974年遵照毛主席的”斗则进,不斗则修,不斗则垮以及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阶级敌人斗,其乐无穷”的指示,社员挖土方,打水井,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粮食产量大增。1982年三岔沟村,分田单干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
     三岔沟重视教育,1952年三岔沟村建立了一所复式小学,由亓付吉老师任教,刘兴教、朱司光、赵恒杰等也在此做过教师。该村是建国后当地建校较早的村庄之一。当时,东泉村、牛马庄村的学生也来该校读书。随着学生人数逐年增多,至1975年,学校有教师两名 。1991年合校到吕家林小学。该校2001年改名为“鲁能莱芜希望小学”。自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至今,村里共考取98名大学生。
   1971年三岔沟村开展了农业学大寨运动,到1973年底,村修建一级、二级扬水站共600多米,配备动力44千瓦。由于河床降低,水位下降,扬水站至1995年不能利用,1996年新建泵房一座,另设地下水管道800余米,及时保障了农田浇灌。
    三岔沟村民自迁居至1996年,一直喝着牟汶河边那口不足5米深的井水。后来井水有了污染,不能再用。
   1997年,由莱钢投资19 .6万元,牛马庄村和三岔沟村联合打自来水井一眼,建泵房两间,水塔一座,容量达70多立方米。至此,三岔沟家家安上了自来水,彻底解决了多年来村民吃水难的问题。同年,三岔沟村修宽3米、长2公里的道路,给交通运输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近几年,三岔沟村一部分有远见的村民,从事个体经济,成了共同致富的带头人,村中各业兴旺,运输业尤为发达。村民黄振平率先在本村建起了养鸡场、长毛兔养殖中心。另有5户养鸡、**,5户养蚕户也紧跟而上,1998年,村里建起了石料厂,占地面积26亩,现规模有所扩大。好多村民多业并举,室内装修、个体运输、房屋建筑纷纷兴起。村办企业和个体私营业不断发展,村民经济收入、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特别是归了济南市后,三岔沟村的村民发展经济劲头更大,村两委班子思路开阔,敢于创新,不断改善村容村貌,提升道德素质,引导农民发展经济,走上了共同富裕之路。
   三岔沟村,现村中胡、黄、王、蒋、狄5姓,其中胡氏、黄氏居多。村民不分宗族、贫富,世代和睦相处,民风淳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隐私声明|小黑屋|联系电话:0531-75627999|济南在线 莱芜在线 ( 鲁ICP备15020683-2号 )

GMT+8, 2024-11-5 05:3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