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庄花鼓锣子民间艺术在当地很出名,自清朝末年流传已有百多年历史。当时莱芜荒饥穷馑,民不聊生,许多人流落集镇,靠乞讨卖艺谋求生路。这些人往往根据自己的职业特点或唱或说并加以表演,以求招徕顾客或博得怜悯。
相传清朝末年(1887),那时的颜庄村土地荒凉,人民生活饥寒交迫,衣不遮体,食不饱肚,乞讨者到处皆是。当时颜庄村位于莱(芜)新(泰)路之要冲,既是商贾来往、匠人聚散的重要集镇,又是迎神赛会、焚香祭祀的主要场所,经济较为发达,民间文化艺术自然活跃。当时有村民张凤旨、苗传美、刘俊田、杨春庆、吴庆乾等人,酷爱民间艺术,时常聚在一起戏耍唱跳,自娱自乐。成为本村春节过年、迎神赛会活动的中心人物。经过多年的演练,他们逐步将乞丐的敲花鼓、艺人的打铜锣,卖鼠药人的耍旱伞,磨剪刀人的打夹板等技艺融为一体,演变成一种独特的歌舞说唱表演形式,由于以花鼓、铜锣为主要演出道具和伴奏乐器,故取名:花鼓锣子。
"花鼓锣子"的起源与发展和当地的民间民俗及庙寺的祭祀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过去的村民衣食无助,家境贫寒,他们时常去庙寺烧香跪拜,祈求神灵保佑家人平安,把生的渴望寄托在神灵上,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他们不甘于贫穷和寂寞,时常聚在一起唱唱跳跳,自娱自乐,以穷欢乐来档誉巴寻求精神上的满足和心灵上的沟通。久而久之,则形成了花鼓锣子这一独特的艺术表演形式。
在每年的春节前后是"花鼓锣子"表演活动的热闹时期。他们五位艺人及乐队鼓手一起到村中庙寺去烧香跪拜,祈求神灵赐福平安,保佑"花鼓锣子"代代相传。拜完神灵后,花鼓锣子表演队便集中排练演出,开始对台词、凑戏文、并修整演出服装和道具等,进行演出前的准备工作。此时,本村的村民可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给他们送些米面和布料等,送钱送物,图个祥和吉利。过了春节,先在本村演出三天,然后,再按请贴顺序到外村和集镇上去演出。正是这种形式和内容巴键赋予了它顽强的生命力。
花鼓锣子最早的演唱形式为五人集体舞。领头者为青年英雄扮相,一身青,紧束口,腰系板带,足穿薄底靴,头戴英雄巾,此人打鼓;第二人打小锣,为姑娘扮相,梳一条大辫子,绿褂红裤镶金边,足穿大缨子花鞋;第三人为丑角扮相,一身青,翻穿山羊皮坎肩,手打夹板;第四人为姑娘扮相,穿着同第二人,打小衩;第五人为丑角扮相,打扮同第三人,肩背褡子,打雨伞。演唱中,演员用携带乐器敲打节秦,见景唱景,见物唱物,即兴表演,说唱舞蹈穿插进行。演员表演时上身双手动作不多,主要是双脚蹦跳,舞姿优美朴实,并不时插科打诨,做许多滑稽动作。这种舞蹈队形变化多端,形式生动活泼,音乐节秦明快,唱词通俗易懂,既可单独表演,又可穿插于龙灯、狮子舞、高跷等队伍中配合演出,情趣横生,生活气息浓,深受群众喜爱。
表演时,由鼓带领全体跑"龙摆尾"队形出场,跑的队形有"八字串花"、"控门"、"转灯式"等。接着先由鼓出场站在表演队中间数板,"正月里来是过年,我给父老拜个年,拜得好了你别夸,拜得不好你多包涵",最后大家合说"多包涵"。数板后大家便开始演唱,演唱多以祝愿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等为戏炒删内容,曲调多为鲁中地区的民间小调。表演时见景唱景,见物说物,时歌时舞,穿插进行,即兴性很强。后来也唱一些表现某种情节的固定唱词,如"画扇面",先由鼓数板:"四月里,四月八,奶奶庙里把香插。小两口,去赶会,素白小扇手中拿,无心观看庙中景,回家把那扇面画。"接着由打夹板和握伞者两人轮流演唱,唱词是:"四月里立夏少寒风,白居英房内坑定霸定似笼蒸,手拿扇面仔细看,高丽纸,白生生,扬起扇股血点红,(哼哎哎嗨哟乘兵愚)扇面上面缺画工。"接着内鼓再数板:"叫声爱妻你是听,丈夫有话记心中,都说你的手艺巧,画个扇面是本领,愿你细心来绘画,留在身后传美名。"大家合说"传美名"。数付嚷誉阿板后再由夹板或伞演唱。打鼓者掌握着节奏的变化和队形的转变,小锣、小镲边敲乐器边跳舞,增添了表演的色彩。
"花鼓锣子"舞蹈动作的基本特点是:拧腰扭胯风摆柳,抖肩缩脖脚步轻,两腿靠拢弹跳步,身斜碎步一溜风。其中再伴有"翘胡子"、"调情"等滑稽可笑的动作,形成了自娱娱人、插科打诨、风趣幽默的演唱形式与风格。
颜庄大集是钢城区四大集之一。北有颜庄,南有寨子,东有黄庄,西有庙子。颜庄大集是初一和初五,南北有三里路长,有菜市、羊市、牛市、肉市、鞋帽、针织、百货、玩具、瓷器、根雕,小吃等等。集市上人挨人,有时连鞋被扎下来都顾不上提。颜庄村还有很多名吃。如,魏家牛肉、徐家牛肉、羊汤等等。
楼东有两座水泥桥(一是莱韩路桥,二是通东泉桥)供车辆行人用之,两座水泥桥都跨越牟汶河。据说楼东有“三娘庙”,上个世纪”四清”时被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