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在线 莱芜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04|回复: 0

[健康贴示] 尚云祥先生关于形意拳练法指导,令人深受启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2-25 09: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山东

先师尚云祥,字霁亭(1864-1937年),山东乐陵人。自幼慧颖强识,勤奋过人。得师中华武士会创办人李存义先生,并深得郭云深先生的厚爱。先生倾一生精力,专攻形意,享有“铁脚佛”等美号。

形意拳经过三百多年的传播和演变,至今不论文字转抄或口头授受,都有许多差异。这里谈谈尚云祥先生是怎样教练形意拳的。因先生对形意一生不断探索研习,故各个时期所教的一些既平凡而又有特色的技法来谈谈,或许有益于同好。

桩功是个宝 得它才能好

站三体式是为了强身,打好技术基础,故先生特别注重站桩。并藉以考验人。一天早晨,师兄们还未来,我已在外院(北京十二条辛寺胡同尼姑庵庙内)正殿廊檐阶下两米左右处的香炉旁,站起桩来。先生看罢,问我:“站的怎么样?明白是怎么回事吗?来!我告诉你,站扎实点!”只见先生用中间三个手指在我胸前一划,我竟忽悠一下地撞在正殿门上。我过去虽听说过形意有什么内劲,认为不过是传奇。可是这回,想不到一百多斤的人,被打出丈八尺远,劲真是够大的,可是手打在身上为什么不疼?又摔出那么远?低头再一看前廊下的台阶更为惊讶,这台阶虽高不足尺,可不知自己是怎样背身上来的?就这一下,鞭策我一干几十年!后来,才深知桩功的威力,以及它和发劲的关系。如果不求实效,不认真站,或站得少,是没法尝到的。

先生所教的三体式、夹剪腿三七劲、龙折身,难度大。如桩站得好,不仅拳术基础坚实,而且一站气沛周身,掌指、劳宫穴有热流、气感,虽然处于静态,却有抻筋拔骨、调整五内、惊起四梢之效。

脚打踩意不落空 消息全凭后足蹬

先生讲“腿劲”,常说这两句话。我们似乎明白,又不真懂。也知道形意的槐虫步,是它的特点之一。也知道“打法须要先上身,手脚齐到才为真”的道理。认为利用身体向前冲的惯性,再加手臂的发力,打上就能有效,有效的是“不落空”呗!根据这个逻辑,为了加大身体的前冲力,所以才要“消息全凭后足蹬”吧!至于为什么叫“脚打”?又为什么叫“踩意”?却捉摸不清。一天,我和李明让(振东)师兄在练功,老师说我们的上步劲还不对,过来拉着我的手,随即用脚一趟我的前脚,我就不由自主地连后脚也跟着离地而起。不是我的手被拉着, 定会被凌空摔出,先生淡淡一笑说:“这就叫脚打踩意不落空!劲不对、劲不大能行吗?”这时我才明白什么叫“踩意”,又为什么叫“脚打”!也领悟到“去意好似卷地风”的真正涵意了。如果不跟步只追求着做;或单凭手脚齐到的撞劲来理解形意拳的精华,相差何其远耶!

不知进退枉学艺 不知起落枉伶俐

先生教我们练鹰捉、钻拳等,和一般的练法不同,都有是把前脚拉回半步,接着再进步。且前脚上步脚不外撇,而是直进且有独立之形。此外还有进退、摇转等不同变化的步法。因之用力的方法也不同。先生曾说:“劲不对没用,步不活是病。要进退灵活,还要迅速有力,不知进退枉学艺嘛!”学形意的第一趟拳,人们叫它“劈拳”,而先生却叫它“鹰捉”。

说来是有道理的:1.它是掌,不是拳,就不能叫拳;2.“劈拳之形似斧属金”,是拳经的定论。它既是掌,又是俯掌,根本不似斧之形,就更无法练出似斧之劲,与要求的劈拳劲根本不符,这就说明它不是劈拳;3.经云:“出势虎扑,起手鹰捉”。既然提出起手动作是鹰捉,而五行、十二形等拳的起手,又都用的是它,所以应该管它叫“鹰捉”(先生教我们练的“劈拳”是另外一趟,手握拳,以小臂作斧刃发劈劲的)。

谈到“鹰捉”,说来平凡,练形意的人都有会,但不好练。甚至有一辈子吃不透、练不到的味道。为什么?这就得从形意拳的劲追究起。形意拳竟有什么劲?广义来讲,五行、十二形,一种拳一种劲,甚至一种拳包含几种劲。而形意独具特色的、最根本的劲,却在于起落、钻翻。故经云:“不知起落枉伶俐”。如果把“起落”简单的理解成是动作的起伏,就大错而特错了。我在学站桩时,先生那三指“一划”,不正是“起落”的精华“摩挲劲”吗?也就是人们很少知道的“翻浪劲”。而“鹰捉”正是练它的基本拳,故称之曰“形意母拳”。

经云:“起为钻,落为翻”,“起是去也,落是打也,打起落如水之翻浪”。如果对“鹰捉”的起落、钻翻不理解,就谈不上领会形意的真谛。正象先生说的:“不懂起落,就是傻练!只能闹个好身体没法领会其中窍要!”这话,确值得我们很好地琢磨,弄个明白!

拳法意来本五行 生克里边变化精

先生曾说:“你要健强五脏六腑,改变精神气质,打好技术基础,就是先练好五行拳。”还说:“五行拳不仅锻炼外在的技术动作,还对培养和发挥内在的精神作用,有显著效果。”并常说:“五行五精即是五虎”、“五行本是五道关,无人把守自遮拦”、“四梢但齐,五行乱发”、五行合一处,放胆即成功”等等。细心玩味,确感到它有助精神、长勇气的作用。这在技击上该是多么重要的一环。先生说“内要提”就是要把内在精神提起来,包括把内五行发动起来。“心动如飞剑,肝动似火焰,肺动成雷声,脾动肾加功。”这样发动,会增强克敌制胜的信念与威力。

人们练五行拳,大多数是按金、木、水、火、土,形成劈、崩、钻、炮、横的顺序来练。而先生则不然,先生说:“讲五行,就是讲生克制化。练五行拳即为治病、健身、提高支柱,就得按五行相生的道理来做,也就是按金、水、木、火、土,劈、钻、崩、炮、横的顺序来练。否则,钻与崩的顺序一颠倒,就出了问题。因为劈属金,崩属木,使用形成了金克木,钻属水、炮属火,又形成水克火。讲五行却又违反相生的规律,从道理就说不通,当然效果也就不能理想。”

虎未扑食头先抱 出洞入洞紧随身

有人曾对“虎抱头”提出质疑,引起不少议论。我以为,在形意拳术中“虎抱头”是正确无疑的。它是形意技法中独具特长的动作要领。必须理解并要在平常练习中,严格掌握和运用。至于“虎豹头”则是与“虎抱头”同音,由于臆测误解而产生的。

尚先生讲形意动作,一开始就强调“肘不离肋,手不离心,出洞入洞紧随身”。这是形意拳出入手的原则,起到“先打顾法后打人”的作用。“顾”是为了打而储蓄力量。因为肘不离肋,手不离心,会使身臂成为一体,臂借身力而大,身借臂力而得发。再加上钻、翻、拧、裹、坠使蓄力增至极强,威力乃更大。因之它是有利于防守、发劲的窍要所在。而“出洞入洞紧随身”不仅是上述涵义的引申,而且是对即将出手的刹那间的要求。“洞”即人的嘴,“出洞入洞”就是说出入手都有要从“嘴”这走。在手未离身蓄力待发时,手是在头下抱着,这正和虎扑食的形意相同,故名“虎抱头”。虎之扑食不仅因蓄力而发既快又猛,而且是爪到嘴也到,故使被扑之物难于抗脱。形意虎形拳的技击威力,正是借助虎抱头的束身蓄力,既顾又打而产生的。并成为形意拳的主要技法,列为“四象”即“鸡腿、龙身、熊膀、虎抱头”之一。

火机一发物必落 硬打硬进无遮拦

先生教练的形意拳术和器械,都要求打好刚劲,迅猛刚实。只有迅猛,才能达到“起如风、落如箭,打倒还嫌慢”,“起如箭,落如风,追风赶月不放松”的打法要求。吸有刚实,才能达到“火机一发物必落”、“硬打硬进无遮拦”的技击作用。因之在形意技法中,练不出迅猛刚实的爆发劲,是不符合拳经要求的。刚劲,与用拙力去求“迅猛”是迥然不同的两码事。形意练功有“返先天”之说,要求一切动作顺乎自然。练刚劲也要顺乎自然,在轻松、和谐中按照技法要求,逐渐去追求上下内外、完整一气所形成的刚劲。

如果是靠笨力气蛮练,就谈不到什么“刚劲”了!形意拳有“刚(明)”、“柔(暗)”和“化劲”三步功夫,三种劲的划分。运用中疾用骤发的为刚劲,缓动遂发的为柔劲,不意而发的为化劲。但是,这三者不能截然分开的。它们同是在上下相随、内外合一、周身完整一气,这同一基础上求得的。而且三者还有个同一目的--“发(打)”。讲“发”不论柔劲还是化劲,在发劲时,都必须有刚劲来作本钱。否则,就是借力而发,也发不出理想的效果来。故先生年过古稀时还说“我若再有三十年阳寿,我就再打它三十年刚劲。”因而先生认为柔(暗)劲的操练,不能分阶段单趟地练,否则会得不偿失的。

特别是化劲,根本没法分阶段单趟去练,更不是单趟练能练得的。只有在刚劲打好,身力得发的基础上,根据掌握的技法,把发劲前的过渡动作,从运用默悟中,按技法要求去找,才会渐有所得。这就是尚云祥先生给予我们“拔云见日”的指迷之谈!

先生教学十分注重练功、找劲,很少讲着法。先生说:“不论什么高着,绝着,都不是灵丹妙药,都会因人、因时、因地的不同,发生不同的变化,甚至有时反被他人所乘。”“哪沾哪有,欲发则发”、“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用先生的话说:“只有追求这个才是形意拳术的真正精华。”

先生对形意拳的提炼升华,有许多独到和阐发这处有待我们后辈去认识与发扬。1986年的11月28日,是先生诞生122周年,仅借本文,略志怀念!并为同好引些借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隐私声明|小黑屋|联系电话:0531-75627999|济南在线 莱芜在线 ( 鲁ICP备15020683-2号 )

GMT+8, 2024-11-24 16:5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