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在线 莱芜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072|回复: 5

钢城地名故事(145)大回家庄村(田茂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2-18 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山东
本帖最后由 网易山东文学 于 2023-12-18 09:33 编辑

    大回家庄村,北依葫芦山,西傍牟汶河。东与小回家庄、清泥沟接壤,南与卧龙岗、雁埠子村隔河为邻。现全村103户,273口人,耕地215亩。
   据《康熙莱芜县志》记载:明朝初年回姓人氏由河北枣强迁此建村,以姓名村,叫回家庄。
该村地下水资源丰富,是莱钢(701)生产用水主要水源地之一,每逢春季枯水期,许多井枯干无水,而沿河4眼300米深井,昼夜抽水不停而不竭。
    传说清朝初年,河北枣强一带,天气大旱,颗粒无收,就是这一年,回老汉在走头无路的情况下,领着老婆孩子,一路要饭逃到这里。
    一天,回老汉到村北依葫芦山砍柴,啦呱当中,一砍柴老头问他是那个庄里?回老汉不加思索地回答是“回家庄的”!于是,回家庄名字在四邻八乡传开。 清光绪25年,回家庄河水改道至村北,第二年,洪水冲毁了部分村民房舍,刘姓村民无奈,为避洪水迁至葫芦山前偏东南处建村(小回家庄),村名以冠“大”字,称大回家庄。
   回姓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出自祁氏尧帝之贤臣吴回,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吴回,是生活在吴山(今浙江杭州西镇)的一个杰出人物。吴回是颛顼高阳氏的曾孙,老童之子。在远古时代,吴因迁居吴人之地称吴回。吴回氏族部落以叫声宏大的驺虞兽为图腾,吴回之兄重黎担任帝喾火官,叫做祝融,后因办事不力被帝喾所杀,吴回便接替了管火之官,任祝融。祝融之官的职责,主要是观察天空的火星火宿,另外掌管部落用以照明、取暖、熟食方面的大火,这是蒙昧时代和野蛮时代一件极为神圣的事情。正因为如此,吴回任祝融后远近闻名,威信很高。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二十七年,出鸡头山,过回中焉”。在史籍《汉书·武帝纪》中记载:“元封四年冬十月,待幸雍,祠王畴,通回中道,名四中。”在史籍《明通志》中记有“陇西北有回城,亦中回中。”吴回部落发展后,广布于今陇县千山和陈仓区吴山一带,故曰“回中道”,“回城”,吴山,千山均为其吴回姓名而命名。吴回部族的一部分留居吴山,至夏,商、周仍存。其族的另一部分人约在尧舜之际渡河而迁晋南,于商末形成吴山(在今山西省平陆县一带的吴伯国,并留下“虞”的地名。吴回又带领部分族民从于祝融之墟(今河南新郑),吴回逝世后亦葬于该地。在江南一带亦有吴山,虞山之名。吴回死后被尊为祝融神,即火神。历史典籍皆把他列为中国远古的三皇之一,也叫“朱天菩萨”,乡间民俗,一遇火灾,则口中大呼‘米天菩萨保佑平安’双膝跪地而拜。在五行学说的神秘理论中,火与南方相配,于是火神祝融又成为五方帝中南方之神。吴回的子孙后代,有称吴氏者,有称回氏者。
   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市、伊犁市,江苏省的徐州市沛县,河北省的沧州市沧县、青县,衡水市枣强县,邢台市柏乡县,天津市的和平区,吉林省的扶余市,山东省的荷泽市巨野县,辽宁省的海城市,云南省的隆回小沙江地区,台湾省等地,均有回氏族人分布。我国河北、山东、西北今居住着不少姓回的回族。
    明清时期,属莱芜县黄山保;民国时期,属颜庄区;1941年5月至1945年10月,属于新甫县清泥区;1951年属于莱芜县清泥乡;1958年属莱芜县颜庄人民公社,1984年属颜庄办事处城子坡镇(小乡镇),1985年10月属于莱芜市城子坡镇,1991年属于莱芜市钢城办事处城子坡镇,1993年归莱芜市钢城区城子坡镇,2001年寨子乡和城子坡镇合并,起名艾山街道办事处,归钢城区管辖。2019年1月,经国务院批复同意山东省调整济南市莱芜市行政区划,撤销莱芜市,将其所辖区域划归济南市管辖;设立济南市钢城区,以原莱芜市钢城区的行政区域为钢城区的行政区域,大回家庄村为济南市钢城区艾山街道管辖至今。
    据清嘉庆年间(1617年)孙氏家谱记载:“屯置四面环水,形如舟,水涨舟高,宝地也。”据考证,大写之“字”亦形如舟也,亦似银元宝,或铜硬币,有聚财之意。后回姓人氏逐渐绝其宗族。战乱年代,村民有逃难到山西,闯关东到吉林、辽宁、黑龙江,避荒乱到河北、淄川者,有漂落数年返归故里者,亦有定居于外地者。
《孙氏族谱》载:培裕,字兰田,清同治廪生,德高望重,村民偶有纠纷,请其调之,无不和解。其门前有一古槐,树下一石,长7尺有余,宽5尺有余,厚尺许,人称“上马石”,古槐栽植年月不详,虬劲苍郁,粗越3围,高达5丈,茶余饭后,村民多纳凉树下,听长者谈古论今。后树中空成洞,依然枝繁叶茂,1964年全村搬迁后,树渐枯死,村民伐之为薪。

 楼主| 发表于 2023-12-18 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山东
    树南建有**,其地处全村低洼处,据说,虽村庄数次被淹,而庙无水,本村及邻乡村民皆日天神有灵,虔诚信奉,逢良辰吉日多往叩拜。此庙1964年(四清)破四旧,立四新被拆毁,现庙基尚存。村西有一池塘,占地两亩,称“西汪”,塘中所产白莲藕;白、香、脆、美闻名乡里。村北有桑园20余亩,村民有植桑养蚕之传统。孙氏祖茔自然生长一巨大白杨,高十余丈,粗可三围,枝叶茂盛,覆盖地面半亩有余。更有奇者,树干约一人高处分为中东西三枝,其中枝直如垂笔,两侧枝向东西微弯,且三枝等粗,村民称为“三炉香”,过往行人无不称奇。
    河流改道后,村南河段,逢冬春则枯,夏秋则流,村居河中,地形如船,故有船地之说。村居险地,水患频繁,危及村民生命财产,故在村东南北筑有土堤防灾。每遇洪水,村民自动巡堤,如有险情,不分男女老幼,皆抱薪负土加固河堤。堤内庄稼拔去筑堤,而田主未有怨者,民风淳厚如此。1964年大回家庄为避水灾,全村迁到葫芦山前怀。村前有一大片洼地,称前洼,十年九涝,有“古墩旱死荆棵,回家庄来了熨贴;回家庄淹死老鼠,古墩到了好处”之说,因此,庄稼十年九不收。后来村里组织人力、物力,将其改造为“台”田、压沙治碱,田中种植小麦、高粱、大豆、玉米等农作物。沟宽2至3米,种植水稻数年,开创大回家庄种稻之史。后气候干旱,沟已填平。
   村北的葫芦山,因状如葫芦而得名(原名叫饿狼山)。相传很早以前,山脚下住着一户姓胡的人家,夫妻二人,以农为生。老两口勤勤恳恳,心地善良,谁家有事都乐于帮忙。凡有饥渴的过往行人,他们都主动招待茶饭,行善积德,人人称赞。只是到了晚年也没生下一个儿女,实是一件憾事。
    这一年,他们在后院种了一棵葫芦。老两口精心管理,秧子越长越长,后来竟攀过院墙,爬上山崖,在悬崖上开出一朵很大的花,花色迷人,芳香四溢。过了些日子,又结出了一个倒挂的葫芦。葫芦越长越大,人们在几里之外都看得见。冬天来了,冰封了大地,吞噬了一切绿色。只有胡家的那棵葫芦依然秧青叶绿,在皑皑白雪中生机勃勃。这样一连数载毫无二致。更为奇怪的是每逢大比之年,皇家开科,葫芦便放出奇光异彩,笼罩全山。
   有一天夜里,大风将葫芦从山崖上刮了下来正巧落在胡家后院里。老两口珍爱葫芦,将它抱进屋里。第二天黎明,老两口刚从梦中醒来忽听有轻微的响声。睁眼一看,只见从葫芦里走出一个美貌少女,忙着为他老两口生火做饭。从此以后,少女便天天服待二位老人,每到晚间又回葫芦中去。这事被庙里贪色的恶僧知道了,便妄图霸占那位少女。
    一天夜里,恶僧破门入室,将胡氏夫妇杀死,掠走了葫芦。恶僧把葫芦抱进庙里,眼巴巴地守着等少女出来。黎明时分,少女果然从葫芦里走出来。恶僧欣喜若狂,正要上前搂抱,突然惊天动地一声雷鸣,将庙宇轰倒,恶僧被抽筋扒皮而死,少女却安然无恙。她下山来掩埋了胡氏夫妇,便销声匿迹,不知去向。人们痛恨恶僧,从此不再修建庙宇。人们怀念两位善良的老人和美丽贤孝的少女,便把饿狼山改名为葫芦山了。
   大回家庄村在老百姓口中,有三个之说,一是葫芦山之说,盘古开天之时,泰岳之阳生一葫芦,生长至此结一金葫芦,硕大无比,南蛮子至此见其灵脉,以为罕见之风水,欲携之南归,断其根,灵脉枯,其蔓化为汶水,其果为此山,故名"葫芦山"。二是饿狼山之说,清朝时山顶一道长居此修道,日则下山布道、化缘,夜则观中诵经吟诗,近村乡民辄闻吟诵之声。某夜道长月下吟诵,狼入其室,后道长拴门而寝,狼不得出,伤道长而食之,久之,饥渴而毙。待乡民知之,只剩白骨狼尸,故得名。 三是船地之说,大回家庄旧村址在牟汶河之中一狭长地带的东首,其地势东高西低,登山俯瞰,其形如船,此地为逆水上行之宝船,水涨船高。然时经一甲子(60年)则有翻船之灾,历次重大水灾年数皆得。此说寄托了村民对乡土的热爱之情,又流露出对水患的无奈之感慨。
 楼主| 发表于 2023-12-18 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山东
   葫芦山山顶,有古碑、观音菩萨殿堂、文昌阁等。文昌帝君,是民间尊奉的掌管士人功名禄位之神。传说,两宋以前,“文昌”仅仅只是三垣二十八宿之一,其虽象征文学,但并非人格神祇。文昌封为帝君,当是元仁宗时之事。
    张亚子即蜀人张育,东晋宁康二年自称蜀王,起义抗击前秦苻坚时战死。后人为纪念张育,即于梓潼郡七曲山建祠,尊奉其为雷泽龙王。后张育祠与同山之梓潼神亚子祠合称,张育即传称张亚子。唐玄宗入蜀时,途经七曲山,有感于张亚子英烈,遂追封其为左丞相,并重加祭祀。唐僖宗避乱入蜀时,经七曲山又亲祀梓潼神,封张亚子为济顺王,并亲解佩剑献神。
    宋朝帝王多有敕封,如宋真宗封亚子为英显武烈王,宋光宗时封为忠文仁武孝德圣烈王,宋理宗时封为神文圣武孝德忠仁王。元仁宗延佑三年封梓潼神张亚子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梓潼神与文昌神合为一神,于是张亚子遂被称为文昌帝君。《明史》的《礼志》称,梓潼帝君,姓张,名亚子,居蜀七曲山,仕晋战殁,人为立庙祀之。
文昌帝君除有抗击战死、忠主救民之功绩外,《梓潼帝君化书》称,张亚子“生及冠,母病疽重,乃为吮之,并于中夜自割股肉烹而供,母病遂愈。后值瘟疫流行,梦神授以《大洞仙经》并法箓,谓可治邪祛瘟,行之果验。”因此,文昌帝君也是慈祥孝亲的楷模。成书于宋时的《文昌孝经》认为孝乃万善之源;万行之端。上慈下孝推己及人,尊敬自家的长辈,推广开去也尊敬人家的长辈;爱护自家的儿女,推广开也去爱护人家的儿女。
   历朝历代的帝王对文昌帝君十分尊奉。唐朝时,玄宗僖宗因避安史之乱来到四川,将士皆因水土不服,病倒了一大批。玄宗皇帝十分着急,在夜里梦到张亚子得治病药方一帖,治好了大军。玄宗僖宗加封张亚子为“左丞相”、“济顺王”,以万乘之尊向张亚子叩拜。从此张亚子身价百倍,被世人尊奉到同孔子齐名的地位,故世间有“北孔子、南文昌”之说。之后,宋朝的各位帝王又先后加封张亚子为“忠文仁武孝德圣烈王”,“英显王”,“神文圣武孝德忠义王”等。
  元代仁宗又加封张亚子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明清两朝也大肆尊供文昌。凡天下学官,皆去文昌祠,并修筑大量的文昌宗庙隆重祭祀。历史上,文人士子,儒、佛、道都十分崇拜张亚子,还借文昌帝君之名,降写了大量著述,据不完全统计达80余部,数百种之多。这些经语中许多是劝善勉学的诗章。
    文昌帝君,又称更生永命天尊、梓潼帝君、雷应帝君、七曲灵应天尊、保德宏仁大帝、宝光纯一天尊,全称“九天定元保生扶教开化主宰长乐永佑灵应大帝”。是中国民间和道教尊奉的掌管士人功名禄位之神。志心皈命礼。不骄帝境。玉真庆宫。现九十八化之行藏。显亿千万种之神异。飞鸾开化于在在,如意救劫以生生。至孝至仁,功存乎儒道释教。不骄不乐,职尽乎天地水官。功德难量。威灵莫测。大悲大愿。大圣大慈。九天辅元。开化主宰。司禄职贡举真君。七曲灵应,保德弘仁大帝。谈经演教。消劫行化。更生永命天尊。
   大回家庄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日寇侵华时期,经莱芜至新泰修建铁路,企图掠夺当地资源,古墩经大回家庄西至雁埠子长约5华里地段,需要筑高大路基。日寇从附近村庄抓来大量民夫修筑路基。被抓民夫白天消极怠工,夜间则在当地抗日政府领导下,将路基破坏,铁路因此未能修成,粉碎了日寇掠夺资源的企图。解放后村西尚存有低矮路基50余米,沈家崖村南水泥结构涵洞至今尚存。此处抗日战争时期,当地抗日武装曾于此处伏击日军,毙伤日寇多人,并炸毁军车一辆。
    解放前后,大回家庄先后共有10人参军,其中孙书俊在战争年代壮烈牺牲,孙兆宾曾随志愿军入朝参战,孙式元从部队复员后任大队书记多年,为改变家乡面貌做出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大回家庄村成立互助组,1954年成立初级社,1957年与古墩村联合成立高级农业合作社,1958年加入了人民公社。1964年村里进行了”四清”运动,破四旧立四新,平坟头,砸旧物,扩大种植面积。为防止水害侵入家庭,1966年县政府派工作组进村动员部分村民外迁,由于村民热恋故土未迁。大队革委领导推心置腹、循循善诱、苦口婆心上门去做工作,后终于说服般迁的社员。文化大革命初期,村民利用农闲,在旧村东西及新村西南沙滩植树达30多亩。1975年"农业学大寨"运动中,全管区在此会战,缩河造地,树木全部毁坏,所造的土地分别归大回家庄、于家庄、清泥沟三村所有。
    1989年大回家庄村遭受特大暴雨袭击,冲毁农田,损失惨重,十多户村民宅基被淹,四户村民房屋倒塌。村两委在城子坡镇政府领导下积极开展生产自救,帮助受灾户重建了家园(当时城子坡镇拨救灾款一万余元及部分救灾物资,帮助受灾户渡过了难关)。
 楼主| 发表于 2023-12-18 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山东
本帖最后由 网易山东文学 于 2023-12-18 09:37 编辑

    大回家庄村历来崇尚文明,信奉"忠厚传家远,耕读继世长"古训。解放初无条件办学,村童多去外村借读。1965年创办村小学,由新泰一中毕业回乡的乔永祥任教,一开始就是三个年级的复式班,后至五个年级的复式班,村中学子多授业其门下。1986年因校舍破旧并入清泥沟小学,四年后复校后因生员少,又于1989年与古墩村并校。1994年莱芜市实施合班并校后,学生开始到城子坡中心小学就读。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到2022年,全村有95人考人大专院校。
    回家庄人自古诚实、勤劳。几百年来,均靠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涌现出了不少能工巧匠。20世纪六十年代,村民孙淑连是一位颇有名气的铁匠。当初他在河北一家铁匠铺打工,由于他起早睡晚,认真观察学习打铁技术,后店老板将绝技传授于他。他回家后,点起炉灶,起初生意少差,一年后名声大振,他的打铁技术,至今留传。
    一次他到新泰泉沟打制了一把铡刀,刀主想当场试一试质量,拿来一捆谷草,铡草时,铡钉找不到了,临时用了钩炉的铁棍,铡时他再三叮嘱刀主要挺住手腕,一刀下去,将铡钉截为两段,在场人无不赞叹。原来刀主为了试探他的手艺,把铡钉放在干草里了。他打制的刀、枪、剑、戟、锄、镰、锨、镢,既精致又锋利。
    回家庄人有种菜的传统,尤其是莱钢(701)在当地建设后,为莱钢服务,靠莱钢发展,大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大回家庄两委的指导思想,动员各家各户种植蔬菜。现在全村蔬菜面积达到130多亩。农民靠种菜走上了富裕之路。
大回家庄水患严重,道路泥泞。20世纪70年代莱钢的废水排放,牟汶河水被污染,村民饮水成了问题。历届村领导班子把治水、修路和解决村民饮水困难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开山凿石修筑河堤达2000米,对保护农田起了重要作用。2010年以来,村两委先后解决了村民吃水难、行路难、用电难和农田灌溉难的问题。现在全村家家有小车,户户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

    特别是大回家庄归了济南市后,两委班子,精诚团结、思路开阔,引导农民发展经济,走上了共同富裕之路。
    现在村里有孙、乔、贾3姓人氏,以孙姓人氏居多。但居民世代和睦相处,性情温和,民风淳厚耕读传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隐私声明|小黑屋|联系电话:0531-75627999|济南在线 莱芜在线 ( 鲁ICP备15020683-2号 )

GMT+8, 2024-6-26 07:3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