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在线 莱芜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65|回复: 0

[健康贴示] 太极乾元出洪蒙——《形意拳学》陈微明序考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2-15 19: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山东
1915年5月孙禄堂的《形意拳学》公开出版,这部拳著是中国武术武与道合的开山之作,更是标志着中国武学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纪元。通过对比《形意拳学》公开出版前后各家武术著作中理法的蜕变可知,孙禄堂的《形意拳学》是中华武术发展史上一个最重要的分水岭。

注:

相关论述参见《绝顶出青云——武者 武学 武道》第二篇第4章、第5章(香港国际武术出版社2021年11月出版繁体版,2022年10月出版简体版)及公众号知乎【武学与武道专栏】“孙禄堂五行拳之意与《礼大学》之互镜”、“孙氏形意拳的难点在何处”两文。

《形意拳学》序1

余从禄堂先生学形意拳术将及四载,始知式简而意精、学易而习难,无过于形意者矣。2夫日月往来而明生,寒暑往来而岁成,造化一阴阳屈伸之理,形意有往体有来体,于顺中而求逆,一屈一伸,不运气而气充,不加力而力无穷,究其功之所至,合阴阳参造化而与太极同体。3故先生是书,首论太极之体。4昧者不察,乃言形意非太极,岂知拳术精微之理乎?5盖能得浑圆一气之意,则合乎太极式与法。6其粗焉者也,世之习太极拳术者,未得浑圆一气之意,虽能演长拳及十三式之形,又乌得谓之太极耶?7先生兼明形意、八卦、太极三家,故能合冶一炉而参论之,好拳术者虚心研察,其益于身心岂浅鲜哉。8
已末春三月郸水陈曾则序

原文1:

《形意拳学》序

考述:

陈微明此序出现在《形意拳学》第二版上。因为孙禄堂《形意拳学》初版出版时,陈微明与孙禄堂尚未熟识。为孙禄堂《形意拳学》初版作序者是赵衡和艾毓宽。在《形意拳学》第二版出版时,孙禄堂所以要加上陈微明这个序,盖因赵、艾之序似未能尽《形意拳学》之意,相比而言,陈微明写的这个序似更合孙禄堂《形意拳学》之旨,故在《形意拳学》第二版中加入陈微明这个序不属续貂。研究孙禄堂的《形意拳学》,该序是必读之作。

注:

赵衡(1857~~1926),字湘帆,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区门家庄乡赵家庄村人。晚清举人,近代著名学者,其学宗颜元、李塨。徐世昌任中华民国总统时,赵衡为徐世昌的秘书。

艾毓宽为孙禄堂《形意拳学》初版所作序中一段话可与陈微明之序互参。艾毓宽写道:“先生曰:‘五行拳者生于无极者也,无极者乃人之无意想,无形朕先天极妙之主体,冲和之本始,太极阴阳动静之初原也。万物之生,负阴抱阳,一物一太极,太极本无极,人之真元所从而来,灵明所从而抱,五行拳生于此而与之通,通则变,完全人身之阴阳而保此灵明者也。永人之天年,畅达人之血脉筋骨,欲从后天反先天而尽卫生之术者也。苟以异端目之远矣,且练此拳非独壮男,即老人童妇皆可随便练习,有百益而无一害,虽以之强我种族可也。’余因是言而悟是学,且识先生欲寿世作人,培中国强盛之基,先生之用意可谓大而远矣!然则形意拳根于无极,能与阴阳合德,四时合序,迥非古时吐纳导引之术所可同日而语,尤非今日之技艺家所可望尘也。”

原文2:

余从禄堂先生学形意拳术将及四载,始知式简而意精、学易而习难,无过于形意者矣。

考述:

陈微明此序写于已末春三月,即公历1919年4月,陈微明讲此时他向孙禄堂学形意拳已经将及4年。据查孙禄堂的《形意拳学》1915年5月出版,由此推测陈微明是在看到《形意拳学》不久,就开始跟从孙禄堂学习形意拳。根据陈微明写的“近代武术闻见录”,陈微明是在第一次拜访孙禄堂时,就开始跟从孙禄堂学习形意拳,但因形意拳学易习难,仅练一个三体式都难以坚持,陈微明练习不久就有望洋兴叹之感。后偶见孙禄堂自己在屋内演化八卦拳,见其极其变化不测,陈微明对此甚感兴趣,提出改学八卦拳。孙禄堂笑他贪多务得,功夫难以练好。尤其是1917年后,陈微明又从杨澄甫、杨少侯昆仲学习杨氏太极拳。故知陈微明作此序时,虽然跟从孙禄堂学拳已经4年,但并未一直专心练习形意拳。尽管如此,因陈微明对孙禄堂的武功造诣、道德及学问修养皆极为钦服,在北京期间陈微明每周都去孙禄堂家中请教拳理,认为孙禄堂的言行、功夫与修养充分印证了道的功用,对此陈微明写道:“惟先生轻利乐道,久而弥笃,负绝艺不自表暴,故能知其深者绝少。容貌清癯,蔼然儒雅,每稠人广坐,静默寡言语,及道艺,则精神四达并流,演绎开说,忽起舞蹈,奇变迭出,连环无穷,往往终日不厌。故微明游客京师,虽饔餐不继,而恋恋不忍去者,以感先生之德,意而欲略窥其门径也。……夫以先生明大道之要,识阴阳之故,通奇正之变,解生胜之机,体之于心,验之于身,精气内蕴,神光外发,孟子所谓直养无害,塞乎天地之间者,先生勤而行之,服而不舍,”由此知陈微明这四年来一直在向孙禄堂学习、探究其武学原理,讨教所谓君子务本之门径。因此他对孙禄堂的形意拳宏旨能有相对深入的了解。

注:

见1947年9月9日《小日报》“近代武术闻见录”。

见陈微明著《太极拳术》自序(1925年出版)。

见1947年9月15日《小日报》“近代武术闻见录。

《孙禄堂先生六十寿序》陈微明撰,写于1920年,刊载在《国术声》第三卷第四期,上海市国术馆1935年出版。

原文3:

夫日月往来而明生,寒暑往来而岁成,造化一阴阳屈伸之理,形意有往体有来体,于顺中而求逆,一屈一伸,不运气而气充,不加力而力无穷,究其功之所至,合阴阳参造化而与太极同体。

考述:

陈微明这段论述源自孙禄堂的武学理论,即借日月天地自主循环运行这一现象来形容人体阴阳相合形成的自主(自动)调节机制。这一机制就是在此10多年后被现代生理学发现的人体内稳态机制,亦即在此30年后控制论提出的具有负反馈自动调节作用的适应机制。孙禄堂将此机制称为太极,亦称为内劲,认为其是道的功用在技击上的显豁,所谓“究其功之所至,合阴阳参造化而与太极同体。”需指出,孙禄堂定义的这个太极与其他各派太极拳定义的太极之意完全不同。

而孙禄堂的形意拳之所以能够“一屈一伸,不运气而气充,不加力而力无穷,”正是因为其形意拳“究其功之所至,合阴阳参造化而与太极同体。”即武与道合之故。陈微明的这个认识是非常深刻的。

所以,武与道合不是削弱武艺的技击效能,而是将武艺的技击效能提升到极致即与道同体,故能立于不败之地。其法是顺中而求逆。

注:

对此进一步的论述参见《绝顶出青云——武者 武学 武道》第二篇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

孙禄堂指出:“太极者,属土也,在人五脏属脾,在形意拳中属横拳,内包四德。四德者即劈、崩、钻、炮之拳名也。形者,形象也。意者,心意也。人为万物之灵,能感通诸事之应。是以心在内,而理周乎物,物在外,而理具于心。意者,心之所发也。是故心意诚于中,而万物形于外,内外总是一气之流行也。”(《形意拳学》形意太极拳)孙禄堂对此又进一步指出:“太极者,在于无极之中,先求一至中和,至虚灵之极点。其气之隐于内也,则为德,其气之现于外也,则为道。内外一气之流行,可以位天地,孕阴阳,故拳术之内劲,实为人身之基础,在天曰命,在人曰性,在物曰理,在技曰内家拳术。名称虽殊,其理则一,故名之曰太极。”(孙禄堂《太极拳学》第二章)

《拳意述真》孙禄堂自序,1924年3月出版。

参见《绝顶出青云——武者 武学 武道》第二篇第8章和第9章(香港国际武术出版社2021年11月出版繁体版,2022年10月出版简体版)。

顺中而求逆其旨是由后天而返先天,其原理及法要见孙禄堂所著《八卦拳学》第18章及第20章,1917年4月出版。

原文4:

故先生是书,首论太极之体。

考述:

其实不仅是孙禄堂的形意拳,孙禄堂在其《八卦拳学》、《太极拳学》中也是首论太极之体。因为孙禄堂建构的武与道合这一武学体系就是以体用内劲为基础、为核心的,其内劲又被孙禄堂称为太极,二者本体同一。所以,孙禄堂在阐述其武学体系时,自然要首论太极这个本体。

原文5:

昧者不察,乃言形意非太极,岂知拳术精微之理乎?

考述:

陈微明这句话呈现了一个史实,就是即使在当时武术界也多是以外部表现形式来判断形意与太极之别,囿于表象,鲜能深入其理。这种情况一直延续至今,今天的武术界仍是如此。故无论当时还是现在,能明孙禄堂太极之意者罕有。这也说明孙禄堂武学中的太极与其他各派太极拳之太极其意完全不同,在作用机制、体用理法与效能上皆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异。

注:

进一步介绍参见《绝顶出青云——武者 武学 武道》第二篇第8章和第9章(香港国际武术出版社2021年11月出版繁体版,2022年10月出版简体版),以及公众号【知乎专栏:武学与武道】“孙氏太极武学的定义、原理、体系、法则与战绩”一文。

原文6:

盖能得浑圆一气之意,则合乎太极式与法。

考述:

在这里陈微明根据孙禄堂的武学理论,判断是否具备太极式与法的标准是,此拳的式与法能够获得浑圆一气之意。否则,无论其形式如何,皆不符合太极的式与法。

那么什么是浑圆一气之意?

浑圆一气之意是一种由虚无之意中产生的气势,这种虚无的气势由孙禄堂创设的无极式开启,并通过孙禄堂武学的拳式结构与理法体系将此气势逐步拓展,直到技击制胜的层面,具有于无形无意中,感而遂通因敌制敌的效能。从这个角度讲,孙禄堂创立的形意、八卦、太极三拳皆合乎太极的式与法。所以,孙禄堂的浑圆一气之意绝非是在外形上两臂抱圆,亦非浑圆桩之类可以获其效。浑圆一气之意需至虚无、至中和、至虚灵之式与法方能获得。

注:

进一步介绍见公众号【知乎专栏:武学与武道】“孙氏形意拳的难点在何处”及“孙禄堂五行拳之意与《礼大学》之互镜”两文。

原文7:

其粗焉者也,世之习太极拳术者,未得浑圆一气之意,虽能演长拳及十三式之形,又乌得谓之太极耶?

考述:

陈微明认为,若未得浑圆一气之意,即使你练的是太极拳的架子,但也得不到太极的效能。

实际上,浑圆一气之意的拓展及其效能是有层次之分的。在不同阶段,一步不到一步迷。如尚云祥,中年时差不多获得了武与道合的一些基本道理,孙禄堂在《八卦拳学》中鼓励他:“阳火阴符之理(即拳中之明劲暗劲也),始终两段工夫。……再加向上工夫,炼神还虚,打破虚空脱出真身,永久不坏,所谓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进于形神俱妙,与道合真之境矣。近日深得斯理者,吾友尚云祥,其庶几乎。”但是尚云祥后来所修脱离了正轨,晚年不仅不良于行,而且患有沥尿不知的疾病,良可慨也。

注:

见《武林名门尚芝蓉》一文,2001年发表,作者四海浪子沛声,该文是该作者根据采访尚芝蓉的记录所作。尚芝蓉(1922——2004),山东乐陵人,尚云祥之女。又据披挂、八极拳师徐雨辰的回忆(《武林》1991年第8期)。

原文8:

先生兼明形意、八卦、太极三家,故能合冶一炉而参论之,好拳术者虚心研察,其益于身心岂浅鲜哉。

考述:

孙禄堂兼明形意、八卦、太极三家,并非仅仅是因为兼练这三家的武艺,而是孙禄堂通过研修十数门武艺,发现了各派武艺中技击制胜的共性,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提炼出了技击制胜的三大特性——直中、变中、空中,这三大特性涵盖了技击制胜的一切法则。孙禄堂由此构建了自己的形意、八卦、太极三拳,将直中、变中、空中这三大特性提升至极致,融合完备一体,建构了自己的武与道合的武学体系。孙禄堂是在这个基础上兼明形意、八卦、太极三家,故孙禄堂的武学著述是在融会贯通各家武艺的基础上而参论之。陈微明也认为孙禄堂的合冶一炉是在“融化各派,旁及九流”基础上的合冶一炉。所以,孙禄堂的形意、八卦、太极三家武学的技击效能是那些未经如此合冶的形意、八卦、太极三家的技击效能不可企及的。

注:

《八卦拳学》孙禄堂自序(手稿),写于1916年4月,1917年4月《八卦拳学》出版时,孙禄堂对此自序内容进行了删改。

进一步的论述参见公众号【知乎专栏:武学与武道】“形意、八卦、太极三拳兼修不等于三拳合一”及“究竟什么才是孙禄堂武学的三拳合一”两文。

《祭孙禄堂先生文》陈微明撰,刊载于1934年《金刚钻月刊》第1卷第6期。

《绝顶出青云——武者 武学 武道》第二篇第13章(香港国际武术出版社2021年11月出版繁体版,2022年10月出版简体版)。


20231215195350front2_0_84182_FgbbEWDCDPivw4NwthY6FIOYcmIl.p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隐私声明|小黑屋|联系电话:0531-75627999|济南在线 莱芜在线 ( 鲁ICP备15020683-2号 )

GMT+8, 2024-5-17 20:2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