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100
- 帖子
- 积分
- 338080
- 威望
- 点
- E币
- 个
- 相册
- 注册时间
- 2007-6-12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UID
- 84182
|
道家重性命双修,继炼性而后,当以养性为首要。周易参同契云:「将欲养性延命却期。」渊鉴类函道部元山濑乡记云:「老子为十三圣师,以养性得仙。」史记老庄申韩列传曰: 「老子百有余岁,或曰二百余岁,以其修道得寿也。」修道首在养性,而养性即所以养命延命也。孙思邈真人养性篇有曰:「夫养性者,欲所习以成性,性自为善,不习无不利也,性既自善,内外百病,悉皆不生;祸乱灾害亦无由作;此养性之大经也。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是其义也。故 养性者,不但饵药餐霞,其在兼于百行。百行周备,虽绝药饵,足以遐年。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故夫子曰:陆行不遇虎兕,此道德之佑也,岂假服饵而祈遐年哉! 」道家北宗,首重性功,认为修得一分性,即保得一分命,旨在此也。忍怒以益阴,抑喜以养阳,守道以全性,循德以立命,虚心以去累,寡欲以全真,绝虑以养心,简事以养神,集义以养气,节房以养精,存神以养血,导引以养形;此十二者,养性之都契也。故仙经曰:「虽常服饵,而不知养性 之术,亦难以长生也。 」道家以「清静无为」为旨,亦即为养性之纲宗,凡百事为,以此衡之,即可得其都契矣。
尚书召诰有「节性」之训,吕览继之言节性有曰:「是故先王不处大室,不为高台,味不众珍,衣不燀热。燀热则理塞,理塞则气不达。众珍则胃充,胃充则中大鞔。中大鞔而气不达,以此长生,可得乎?……五者圣王之所以养性也,非好俭而恶费也,节乎性也。」故养性之道,即在于节性之方,务使不任其性情之极,而得其中和之道,则几矣。故淮南子曰:「全性葆真,不以物累形。」管子亦曾语:「凡人之生也,必以平正。所以失之,必以喜怒忧患,是故止怒莫若 诗,去忧莫若乐,节乐莫若礼,守礼莫若敬守敬莫若静。
内静外敬,能反其性,性将大定。 」平正即中和之旨,静敬为定性之功。礼记不云乎:「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故养性之要,总以「清静无为」「寂寞恬淡」以复其性,率其性,定其性,全其性为圭旨。或为物扰,或为境迁,或为利累,或为名诱,均所以失其性也。又乌得其所养哉?不怵于好,不累于俗,不化于物,不动于欲;不随于俗,不恔于世,则自有一段性光虚灵,而超越人天,独处清虚矣!
夫善养性者,在涵养其「至善」之先天本性而已。性体至善,有不善者,诱于物而迁于欲,动于中而狥于外也。佛家重见性,重见父母未生前之本来面目,即指此先天一点灵明,不动不【疑为“變”。變即是“变”】不攘不化之真性本体也。彻见本体,则一得永得。复其本体,则一真全真。养其本体,则一善全善。以一应万,圆融无碍,即在能悟见此宇宙之真常本体,并把得此本体而毋或违或失也。包举天地,实无有出吾性分之外者,明而存之,虚而待之,寂而守之,显而应之;涵养深纯,则举而措之天下万世,亦无不宜矣。禅家以参悟为学,参者参引,悟者悟此也。又以无念为宗,本来无一物,又有何念之有?道门炼性,亦在彻得此虚灵澄澈,寂静空明之宇宙之真体。颜曰修真,意即在兹,能了乎此,自当知所养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