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在线 莱芜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021|回复: 2

钢城地名故事(129)南仓峪村(田茂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2-3 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山东
本帖最后由 网易山东文学 于 2023-12-3 09:11 编辑

    微信图片_20231202131325.jpg
    南仓峪村,东邻磁莱铁路,西邻东施家峪村,南与新泰市高玉铺村、狄家沟村接壤,北邻寨子村,690户,2100口人,耕地面积1200亩。
    据村碑记载:明朝洪武三年建村。原名南藏峪,因臧氏建村得名。后因臧字脏字谐音,又因山峪中便于藏粮食,可免遭匪洗劫,遂改为南藏峪,后演变为南苍峪。因苍字是苍蝇的苍,感到不雅,1958年又改为粮仓的仓。
  据说还有北仓峪,地址在今村北,张山子前怀里。先民们用来碾米的石碾子沟还在一块巨石上完好无损。后来北仓峪的人都迁到了南仓峪村。
    传说,明洪武三年,一位臧姓老汉用一条扁担、两个箩筐,与妻子轮流挑着两个儿子,从河北枣强迁徙山东,不幸的是来到牟汶河时,臧老汉的妻子积劳成疾,染病发烧,高热不退,与世长辞。臧老汉以泪洗面,悲痛欲绝,既不想让妻子独自长眠于此,也没了继续再走的心劲。于是,就在牟汶河以南定居了下来。
   没多几年,迁此的人越来越多,渐成村落,人们依据臧老汉的姓氏“臧”字,取名为“臧峪”,因臧峪村北有北臧峪,故名叫南臧峪。后因“臧”字与“脏”字谐音,又因峪中便于藏粮食,可免遭匪徒洗劫,遂改为南藏峪,后演义成南苍峪。因苍字是苍蝇的苍,感到不雅,逐改为粮仓的仓,取名为“南仓峪”。(北臧峪,现如今已不存在。据说原址在今村北,村里的人全都迁到南仓峪村了)。
   再说那臧老汉为了抚养这两个儿子,不辞辛苦,垦荒种粮,不几年,家道渐殷。臧老汉既当爹又当娘,里外照顾,颇感疲惫,产生了再娶妻子的念头。于是,臧老汉征得两个孩子的同意后,续娶了第二房妻子。一年后,其夫人给他生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小女儿。臧老汉喜出望外,对小女儿疼爱有加。心想,自己能有这般天地,是天赐的福气。每每想起自己的两个儿子和一个乖女儿快乐的成长,臧老汉的脸上就乐开了花。可臧老汉的续娶并不乐观,她天生是个绝户料,有了亲骨肉后,天天防着前头两个儿子争夺她的家产,想尽歪招排斥折磨两个儿子。这时大儿子已经十五六岁,且是臧老汉的长子,经常随父亲一起到田里劳作,没有受到过多的伤害。可二子年幼,最终不胜其虐,离家出走。
    两年后,臧老汉驾崩,长子也不愿看其后母的脸色,一气之下,也远走高飞了。“祸不单行”。一日,小女儿和其她两个孩子去牟汶河里玩耍,人家没事,唯独她的女儿被大浪冲走了。心胸狭窄的臧老汉妻子一病不起,撒手而去。至此臧氏家人和他的姓氏,在南仓峪村消失了。
   南仓峪村中河边有一庙宇,叫七圣庙,据庙碑记载:建于明万历三年,万历三十九年重修,清康熙五十八年再次重修。庙里供奉观音菩萨,居中端座;两边侍立红海小妖,海波浪女;东北角老龙王,东增福神、山神;西北边牛王,西边越福神、土地爷。院内一小石庙是王灵官,东屋里是致公老爷黑白龙王,庙里的神塑在解放初被毁。石碾子沟,在南仓峪村北一里许,据说在北仓峪的地方,有一巨石,石面平坦,上有一沟长约1.5米,深约40厘米,宽约35厘米,底面弧形。相传当时没有碾子,人们在这个沟里碾米。所以这个沟叫石碾子淘,也证明这里曾有先民居住过。除此之外还有鹞子窝、马刨泉、南瓜山、石碾子沟等脍炙人口传说。
   (一) 鹞子窝传说;古时候,南仓峪村的凤凰峪,有一条通往牟汶河的水路大道,并且还建有码头。据说,在这附近住着一个姓方名聪明的汉子,他人高马大,脑袋精的就像天上的鹞子一样“精灵”,故人们称之他“方鹞子”。方鹞子是个出了名的“机灵鬼”,人们常常茶余饭后谈起方鹞子的故事,那些有钱有势的人却既恨他又怕他。
   一天,方鹞子从牟汶河上游乘船回家,一上船就坐在了一个衣衫阔绰的财主对面。这个财主大约三十多岁,身旁还挽着一个娇滴滴的太太。船快到南仓峪了,太太突然好奇似的问道:“听说南苍峪有个叫方鹞子机灵得很?”财主答道,“别提他方鹞子,他妈的光整人,是个治人的霸王。”太太听了心头似乎有几分不快,但也默默无言了。方鹞子一听这财主骂他,心想他还没尝到过我方鹞子的苦头,让你试试看。一会儿财主太太从奶妈手中接过孩子,准备喂奶。那个太太刚撩起衣服,方鹞子眼尖,一眼就看见那个太太左胁下有一颗大红痣。方鹞子看在眼中,记在心里,也没作声。
    船到南仓峪码头了,人们都陆续的下了船,财主也带着太太上了岸。这时方鹞子几步蹿了过去,拉着那位太太就走,嘴里还不住地说:“你又想跟人家往哪里去,还不给我回家!”财主一看有人抢他妻子,忙上前扭着妻子争吵起来。方鹞子说:“这明明是我的婆娘,你想给我拐骗到哪里去?”财主一听大声呼骂道:“骗子!”方鹞子也大声回骂:“骗子!”把个太太搞得不知所措;众街坊也弄得莫名其妙,只好上前劝解道:听你们说得都有理,我们平民百姓也弄不清,现在县太爷正在升堂问案,你们不会去县衙吗?
    三人扭扯到县衙,正值县太爷升堂。方鹞子急忙上前诉讼说:“老爷,小的家父曾为小的娶了这一妻房,人到长得蛮好,但与小的不睦,被这个骗子拐骗了,想远走高飞,幸得小的赶得快,才被扭到县堂,请老爷与小的作主。”财主听方鹞子说得有眉有眼,一时不知如何对答,只好争辩说:“老爷,这女子实属小的妻房,是他想拐骗我妻,请老爷明鉴。”县太爷一听也搞糊涂了,一时真假难辨。方鹞子说:“老爷,他说是他的妻子,他有什么记号?”县太爷转问财主:“你有什么记号?”“妻子就是妻子吗!哪有什么记号。”财主被这一军将得惊惶失措。方鹞子却说:“小的妻子左胁下有颗大红痣,请老爷验证。”县太爷忙吩咐老妈子,把女子带到后堂验证。不一会儿老妈子回禀说:“禀老爷,此女子左胁下果有一颗大红痣。”县太爷又追问女子道:“谁是你的亲夫,从实招来,免得本县动刑!”那女子用手指着财主说:“他是我的亲夫。”方鹞子一听连忙答道:“老爷,你看这骗子实是高明,我那妻子都被他哄骗啦!请老爷一定为小的作主。”县太爷一听方鹞子有言在先,说他夫妻不睦,这女子怎肯当堂认亲夫,她所认的必是奸夫。便把惊堂木一拍,大怒:“这个骗子实是可恶,拉下去重打一百大板!”那财主大声喊道:“冤枉!”方鹞子说:“老爷,你听他还喊‘冤枉’呢”。县太爷顿时火冒三丈,大声喝道:“再重打一百,赶他出去!”然后对方鹞子说:“你把你的妻子领回去。”那女子早被吓懵了,不得不跟着方鹞子走出县衙。
  方鹞子挽着那女子出到县衙门外,才见那财主被打得血迹斑斑,一跛一拐的出来。方鹞子上前说:“你的婆娘,你还是领去吧!”那女子连忙跑过去扶着丈夫走了。方鹞子马上又转回县衙,大声喊道:“老爷,那个骗子又把妻子给我抢去了!”县太爷一听,心想这个骗子真属无赖,忙叫差人去把他抓回来,不由分地又重达了一百大板。然后又吩咐方鹞子把那女子带走了。这次又来到县衙门外,见那财主被打得更实在了,一瘸一拐地连路都走不稳了,心中有说不出的苦处,方鹞子又上前说:“你的婆娘你领去吧!”那财主吃了前次的苦头,连忙说:“我不要啦!”方鹞子说:“婆娘你还是领去,注意今后不要再骂方鹞子啦!”夫妻俩这才恍然大悟,知道遇着方鹞子了。后来人们根据这个传说,将凤凰峪改叫为“鹞子窝”。另一传说,因凤凰神鸟经常在此栖息,得名“凤凰峪”。后来,一南蛮子来凤凰峪取走了宝藏,并施展法术,这里的山峪才变成了鹞子形,头、身、翅都象一只飞行的鹞子,所以才叫“鹞子窝”。



 楼主| 发表于 2023-12-3 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山东
本帖最后由 网易山东文学 于 2023-12-3 09:09 编辑

   (二)马刨泉的传说,在南仓峪村转山子上,有一水坑,常年不干,从不外流,人们称之为神泉。传说,西汉末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农民纷纷揭竿起义。刘秀也起兵造反,遭到了王莽的追杀。在被王莽的一次追杀途中,刘秀逃到了南仓峪村东转山子上,此时,刘秀已是人困马乏,干渴难耐,跌落马下。
    忠诚而灵性的战马见主人昏迷不醒,非常着急。只见它前蹄腾空,仰天长啸,悲鸣不已。在两个前蹄重重落地之际,竟砸开了一个深深的蹄坑。奇迹出现了!只见一股清泉从坑底喷涌而出,一会儿就溢了满坑。昏迷的刘秀被战马推醒,爬过来后喝了个痛快。刘秀和战马喝足水后精神大振,稍事休整后便跃身上马,疾驰东去。自此,“马刨泉”便成为一处刘秀遇难呈祥之地。现在,马刨泉的遗迹犹存,其状形似马蹄,大小2米见方,泉水充盈甘甜,无论天气怎么大旱,马刨泉仍泉水充盈。另一个传说,唐朝大将尉迟敬德,骑马过此,人困马乏,又饥又渴,在此休息片刻。马奋前蹄,刨坑出水,人马饮足而去,从此,泉水一直从未干涸。
    (三) 南山的传说,又名“南瓜山”。相传,很早以前,在南仓峪村南有个土古墩。这年春天,南仓峪村有一农妇在自家院子里种南瓜。其小孩见大人种南瓜,他也拿着一粒南瓜种跑到离村不远的土古墩上学着种,谁知这粒南瓜种正好埋在穴眼上,出土后南瓜藤一天能长一丈长,而这个土古墩就能往上长高一尺;如果南瓜的须子够着河沟里的水,这个土古墩一天就能长一丈多高,南瓜藤自然长得更快了;如果南瓜藤爬满了土古墩,这里必然会真龙出世,且天下无敌,定夺当代皇帝的江山。
    常言道:“天上一颗星,地下一个丁”。一天,京里观星台预测到要出一员反将。急忙奏禀**,已观到牟汶河以南反星大显,要立即派兵镇压,七日之内火速赶到,如若迟误,等南瓜爬满土古墩,连兵马也不须发了,只好死守京城。**一看奏折,没等三六九上朝,慌忙召集文武大臣共议征讨反将大计。最后,决定发兵十万,日夜兼行,速至牟汶河岸边。
    谁知这棵南瓜出土长出两个瓣,两天后刚要长出水叶时,有位村妇到土古墩上去挖野菜,看到这棵南瓜苗,心想,我找了一春南瓜种没有找到,我快挖回家去栽着吧! 她蹲下正要扒拉一下南瓜苗周围的干土,一根草根弹起一股细土,正打进她的眼里,难受地她直流眼泪,她忍住痛,将南瓜苗挖了出来,放在菜篓子的一边。
    当村妇回家栽时,南瓜苗已蔫了,尽管浇了很多水,还是没有栽活。当天夜里,京里观星台观到反将已被一农妇斩首。第二天奏禀**,**只好传圣旨,调回征讨大军。 自从村妇挖了那棵南瓜苗,这座山再也没往上长高。后人们把“瓜”省略,改叫为“南山”。
  (四)石碾子沟传说:位于南仓峪村北一里许。此沟风景优美,清爽宜人,是夏日避暑休闲的大好去处。沟中,有一巨石,石面平坦,上有一沟长约1.5米,深约40厘米,宽约35厘米,底面弧形,酷似石碾沟。尤其是雨天,那水之清韵,石之奇峻,真是令人心醉。
    传说石碾子沟,当时并没有石碾,村里的娘们加工粮食得跑2里以外的寨子村碾米,不方便不说,还得看人家的脸子。过了几年,村里有户人家的日子过得有了起色,便打谱在村南峪沟里安个石碾。山顶正好有块巨石头,他雇石匠凿石碾,没出半月就凿好了。可是望着上吨重的大家伙,主人家却犯了愁,人少了抬不动,人多了靠不上,又使不上劲。幸亏这户人家中雇了一长工,人称纯阳子,是哪里人都不知道。他不但劲大,饭量也不小,一顿饭吃十个煎饼,喝两罐子粥还不饱。
    这天晌午,纯阳子从地里干活回来,走到大门口就闻到一股子香味。一进门,碰见女东家正从锅里往“盖垫”上拾白面馍馍。庄户人家一年到头以地瓜、煎饼和菜团子充饥,平日里饭桌上难得见到白面馍馍。纯阳子感到十分奇怪,就问道:
“嫂子,不过年不过节的,你蒸馍馍干什么?”
  女东家叹了口气,说:
“大兄弟,这不咱家新凿了石碾嘛,明天要请人把那个石碾抬下来,这些馍馍是做了给下力的人吃的。”
纯阳子听后吸溜了下鼻子,道:
“那个碾子有多重?”“听你大哥说,大概有吨数斤吧。”
“才吨数斤?”纯阳子听罢,心里仿佛一块石头落了地,就跟女东家商议道:
“嫂子,要不你跟俺大哥说说,把这锅馍馍给我吃了,我保证自己就能把那个碾子扛下来!”
女东家听罢吓了一跳:
“就你一个人?俺知道你有劲儿,可是再壮的汉子也扛不动1吨重啊!”
“嫂子,我一年的工钱也值两锅子馍馍吧?要是我扛不下来,您扣我今年的工钱顶账。”
等男人晚上回来,俩口子一商议,觉得纯阳子不像是胡吹乱嗙,心里说:
‘’反正不就是一锅馍馍嘛,再说还有工钱顶着。要是万一他能扛下来,倒还省了好几个人的工钱呢。想到这里,俩口子便痛痛快快地答应了壮汉的要求”。
    第二天早上,女东家将那锅馍馍端上来,纯阳子就着咸菜三下五除二的下了肚,直看得东家两口子大眼瞪小眼。纯阳子吃完,拍拍肚子说:
“多少年没吃这么顿饱饭了。”
他找了件破小褂往肩膀上一搭,双手一抱拳道:
“请大哥前头带路。”
  两人便往山上爬去。到了山顶,纯阳子打量了一下,上前将碾子三滚两滚就滚到了一个石帮台上。他不慌不忙地把破小褂在肩膀上垫好,弯下腰喊了声:
“起!”上吨重的碾子就稳稳当当地立在了他的肩膀上,然后迈开腿,大踏步的往山下走去。不一会便来到了村南峪沟里,纯阳子将碾子稳稳当当地放在地上,拍打拍打手说:
“大哥,俺没说诳语吧?这不给你扛下来啦!”惊得东家光伸大拇指:
“神力!真是神力!”
   这事传出去以后,一些人家都来找纯阳子去帮忙干重活,可是纯阳子谁也不应,仍然像往常那样早出晚归,好像从来没有扛碾子这回事儿一样。
   过了些日子,纯阳子说要去看个朋友,连工钱都没要就一去不归了。后来,人们才知道这是仙人吕洞宾,人们根据这个传说故事,故起名叫“石碾子沟”。
   南仓峪村,在明清两代属蒙阴县黄庄区寨子乡管辖;1941年至1946年隶属新甫县颜庄区;1946年划归新泰县翟镇办事处寨子乡;1991年划归莱芜市寨子乡;2001年划归艾山街道办事处。2019年1月,经国务院批复同意山东省调整济南市莱芜市行政区划,撤销莱芜市,将其所辖区域划归济南市管辖;设立济南市钢城区,以原莱芜市钢城区的行政区域为钢城区的行政区域,南仓峪村为济南市钢城区艾山街道办事处管辖至今。
   南仓峪村是艾山街道办事处最南边的一个村子,南与新泰接壤,莱新高速公路、磁莱铁路、205国道三条交通干线南北贯通。南仓峪村在群山怀抱之中,坐落在一条西南——东北走向的山峪里。村南是南山、尖子山、普子山,西南有鹞子窝山,西面有小鹞子窝山,西北是张山子山。房子散落在山峪两边的山坡上,村中的一条大街与峪底的小河平行。小河上有一座小桥,连接着村两边的交通。河中建着道道拦河坝。河两岸有开垦的农田。
    解放前,吃水十分困难,人们需到村东南转山子处的马刨泉排队打水。解放后,村里成立了打井队,在村西南峪里打了一眼井,深五六米,打水时井绳一大抱。即使这样,到了春末夏初也还得下井底去用瓢刮水。
  1957年,村里调集劳动力在村中庙东边打了一眼井,深6米以上,虽然有水了,但水又咸又涩,不能饮用,当地人叫懒水,人们用来洗衣、洗菜、刷盆、刷碗,也可以和泥、浇菜,村民们也十分知足。       1973年,'农业学大寨”的口号叫得响,党支部书记方得茂下大决心解决生产生活用水问题。经公社水利站考察论证,决定从寨子南河里打井提水,用水渠向南峪引水。引**程主要有水池、扬水系统、红旗渡槽、水渠、饮水设施等五部分。水池建在寨子村南河边,池长60米,宽20米,深5米。四周用石砌成。扬水系统,机房400千瓦电机两台,上山的生铁管道100米,垂直高度30米,每小时上水190立方米。红旗渡槽,在村西北两山之间,渡槽工程足双层拱桥总高18.7米长105米,用石砌成.环山水渠深l米,宽1米,长1900米水渠建成以后,南仓峪历史上第一次有了水浇地,共400余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地瓜等农作物。
   水到田间地头以后,南仓峪村人又在村里沿街修了6个水井,由地下管道连接,水流到了大门口,挑水最远的不过百米。1993年,村里打深井一眼250米,每小时上水30立方,1998年打一口井每小时上水10立方,自来水管到了家家户户,水终于到了锅头、缸边,南仓峪结束了无水吃的历史。
   南仓峪村的“丰收渡槽”和“红旗渡槽见证了当年南仓峪人战天斗地,为改变家乡贫穷落后面貌的历史。如今“丰收渡槽”和“红旗渡槽”早已失去了灌溉功能。却在默默地诉说着自己往日的荣光。它承载了南仓峪人无数的历史情感,是南仓峪人的精神坐标!
    在解放前,南仓峪村有私塾,先生是本村的方义芝、方得修。1949年成立小学,教师刘延祥,邻村卞家泉人。第一个读初中的是方得莹,1951年到新泰一中就读,1954年毕业。第一个读大学的董仲奎,北京大学水产系。第一个攻读博士学位的是方恒忠,1996年青岛海洋大学毕业,2001年获硕士学位,2002年8月到北大攻读博士学位。
    南仓峪地处山区,革命历史较早,1937年董玉彬在黄庄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任蒙阴县黄庄区指导员,回村发展党员董仲举、董玉艳、董玉兰、方得典、陈西胜、袁庆礼、董玉炳等人,并任南仓峪支部书记,他是原寨子乡最早的党员之一。
    南仓峪参加革命的人很多,其中董仲俊,1938年在陈粟部参加抗战,朝鲜战争时任营长,1953年,回国后任团长,1978年任烟台军分区司令员,济南守备区司令员等职。
    董仲和1940年入伍,因读过国民小学入伍后任卫生员,1950年至1955年在哈尔滨军医大学学习,5年后毕业到齐齐哈尔实习,后到上海空军医院任职,医疗水平较高。上个世纪70年代初,国家派医疗队支援非洲,曾率医疗队到阿尔及利亚、坦桑尼亚、尼日利亚三国为非洲人民治病。并与尼雷尔总统建立了友谊,先后任副队长,队长等职,董仲和诗文底子很厚,著有《新甫诗集》一书,书前边有对诗词格律的专沦,后有五、七言律诗20余首,回乡时曾遍赠亲友。
    进入21世纪,南仓峪人生活水平日益改善,物质文化水平逐年提高,村民家家有闭路电视,有冰箱,有小汽车。村内人居环境得到了整治,两委班子,思想解放,思路开阔,抓住乡村振兴的机遇,亮化、美化、绿化,使村民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如今南仓峪人,手里有钱、囤里有粮,百姓家日子红红火火,过着幸福的生活。
    南仓峪全村有16个姓氏,分别为方、王、陈、董、袁、吴、林、李、程、怀、郇、刁、魏、马、吕、孙等姓。村民不分宗族、贫富、多寡,世代和睦相处,耕读继世,民风淳朴,勤劳善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隐私声明|小黑屋|联系电话:0531-75627999|济南在线 莱芜在线 ( 鲁ICP备15020683-2号 )

GMT+8, 2024-9-29 05:0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