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在线 莱芜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151|回复: 0

[健康贴示] 形意拳鹰捉的练法和鹰捉用劲要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1-6 23: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山东
形意拳所特有的内劲叫“翻浪劲”。翻浪劲的得来,是由于练习了“起落钻翻横竖”的基本功夫,而“鹰捉”则是练形意拳起、落、钻、翻的主要手段,是练“站桩功”之后的第一个动式练习,是追寻形意拳内劲之奥秘的一把钥匙,是为“五行拳”及“十二大形”等打基础的母拳,也可谓母拳中之母拳。拳经云:“出手横拳,把把鹰捉”,又云:“出势虎扑,起手鹰捉”,可见鹰捉在形意拳中的重要地位。前辈形意拳家对此式往往终身练之不懈.真有一辈子品不够的特殊味道。

鹰捉的练法

1.由三体式站桩开始(三体式站桩的练法,参阅本站“站桩功”)

2.左手边向下、向回捋,边握拳,右手亦同时握拳,两拳心均翻至向上,置于肚脐两旁,前臂要靠紧腹侧,眼看前方。

3.上式不停,左拳经胸前由下颌处向前上方钻出(“拳从口出”之谓也),高与口平,拳心斜向外上方,小指朝上,肘尖下垂,肩向前松,肤屈曲约110度一130度;右拳不动,眼看左拳;与左拳钻出的同时,左脚向前垫半步,脚尖外撇约45度,膝微屈,重心移向左腿;右腿向后蹬劲,但膝仍要微屈,不可挺直;同时,吸气一口,吸气尽而式成。

4.右拳经胸前自口前钻出,经左臂脉窝,即由拳变掌,掌心朝前下方以五指之力向前下方划去,高与肩平,五指分开,虎口撑圆,掌心内涵,五指如钩;肩向下沉,肘向下坠,肱屈曲约130度一150度;左掌亦同时变掌,掌心朝下往回挤至小腹左侧停住,拇指贴紧小腹,眼看右手;与右手向前翻掌击出的同时,右脚向前蹬出一大步,左脚跟进半步,呼气尽而式成(图1一8)。此为鹰啄之右式。

5.再前进而变鹰啄左式时,其动作与上述之2,3,4相同,惟左右相反。

鹰啄之用劲要求

顶头,竖项,下颚要无形向前用力。身势要正,肩要沉,肘要垂,舌顶,齿叩,眼前视,两脚十趾抓地,两手如抓物,虎口要撑圆,四指稍张开,掌心要内涵,此之谓“虎爪”。出手起落,要两手护心,两肘护肋,手足上下相顾,齐起齐落,不可散乱。前拳向上一钻时,为吸气,同时提肛、缩肾,自中焦领起肺气,直出中府、云门;手向下一翻一落,同时呼气,其气自云门沿臂内侧而下,直贯于少商,充于五个指尖,,发力时,随着掌之翻落,双腿微屈,臀尾向下垂劲,前掌指向下一划,后掌向回持,如同向下钩物一般。上身放松.胸中空洞洞,气向厂沉,腹内充实,自觉沉甸甸,此之谓“气沉丹田”。进步换式,既要紧凑,又要自然,总以不费力为宜,所谓“打拳如走路”也。虽云“自然”,但切不可松散,必须上下协调一致,内外完整一气,意动则气动,气动则形随。意、劲、神同,方为得体。此势刚中有柔,柔中有刚,久练才能有所体会,得之非易也:

注释:起落钻翻横竖

学形意拳,若不能辨明何谓起落?何谓钻翻?何谓横竖?则无从知道力从何处着手,心从何处领会。盖从外形言之,手一动即谓之起。由动而上而自口出之谓之钻。钻之后,小臂内旋使腕稍扭谓之横。由扭而虎日朝上时谓之翻。逮扭至虎I l完个朝上则成为竖,至此而近于落。再以手前去而逼之,则叫做顺。手翻至掌心朝下而向前下方塌劲,则谓之落:钻而起,翻而落,其中又藏有横竖之变化。落时有顺,又有“落顺不见顺”之妙用。从内中而言,手起气也起,手落气也落。一起一落,一升一降;一松一紧,一蓄一放;鼓荡澎湃,如水之翻浪。出手能打出起落钻翻横竖的变化,才能打出“翻浪劲”来。

注释:气沉丹田

无论是站桩练气,练鹰啄或开步练拳,都须做到气沉丹田,这是练形意拳的要点之一。不能气沉丹田,便打不出形意的内劲来。所以对什么是气沉丹田和如何做到气沉丹田,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气沉丹田乃是采用以膈肌上下运动为主的腹式呼吸,吸气时服肌向下运动,肺体尽量间下膨胀,肋骨微微向外开,下边提肛缩肾将腹内脏器托住;呼气时,膈肌上升,两肋向内向下合,腹内脏器自然下垂,真气沿任脉下行,注人丹田,形成心肾相交以补命门之火,胸背、双肩和腹部以上始终是放松的,而腹部则甚为充实,呼吸也比较深长匀缓。这也就是“先天之气宜稳,后天之气宜顺”的意思。这里有两点需要说明。

第一,气沉丹田,不同于练硬功时的“气贯丹田”和“人力丹田”,贯和人力是努力压气向下使其贯人丹田,沉则顺其自然而因势利导,有松静之意。

第二.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练拳是动功,其势有开有合,有蓄有发:呼吸也必然随之,有人有出;其气也要有升有降,有紧有松,不能总在丹田僵死不动,要鼓荡开合,纵横飞腾。这也就是《神运经》上所言:“纵横者,胁中开合之势,飞腾者,丹田呼吸之间。”可见丹田要有呼吸,并不是气存于丹田而不动。那么.为什么要气沉丹田呢”首先从保健、养生的角度来看,人自初生,而少壮、而衰老的发展过程,也就是肾气的生长、发育、充实到衰退的过程,如能延缓肾气的衰退,也就能推迟人体衰老的到来,这已经为中、西医理论所证明。中医所说的肾,其包含的范围甚广,不仅仅是两个肾脏,还包括了生殖、泌尿和部分q-要的内分泌系统。自脐下到耻骨这一范围,笼统称之为丹田,即练气结丹之所。此处正是产生性激素的位置,内有前列腺、睾丸,女子卵巢等,肾脏亦在其附近,经过腹式呼吸,膈肌上下运动和提肛缩肾的练习,可增强这部分脏器的功能,使其延迟衰退,人体也就可延缓衰老。产生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功能加强,则人不但精力充沛,且抵抗外来风寒湿热的能力增强,如同吃了“强的松”一般。对内练一口气来说,丹田是生气之源,练气时先从丹田结成气丘.然后沿经络运行,形成人体经络场;所以练丹旧者,可起到“补肾”之功,肾气足,则武艺才能精进也。再者.气沉丹田对的腹式呼吸,使膈肌与腹肌的力量增强,加大腹压变化,改善腹腔血液循环,减少体内淤血,也改善了心脏的工作。从技击角度来看,采用腹式呼吸.虚胸而实腹,气向下沉,膈肌大幅度向下运动,肺体向下膨胀,肠胃等脏器垂注于腹内,以及肩之下沉,胸肌、背肌的放松等,可使腹部充实而沉重,而使人体重心降低,在力学七体现了稳定作用,在运动中可达到立身中正安舒,桩步稳健,、同时,由于胸、背、腰肌始终处于空虚松静状态,既能宽舒轻盈。又复灵活而具有弹性;既便于随对方进攻之势纵横缠绕引劲落空,得势后又便于运用腰为弓把的作用,发出丹田命门之力。这就是前辈形意拳家常说的:“活泼于腰,涵蓄在胸,运丹田之力.发肾气以打人”。那么,在练拳时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和步骤,才能做到气沉丹田呢?前边已经提到过,在练拳过程中的“气沉丹田”,并不是把气沉人丹田后坚守不动,而是根据拳势的变化让气在丹田(气海)与中脱之间有提有下,起伏鼓荡。对于练拳已有初步功夫的人来说,只要在走架时注意做到:头正而起,肩平而顺,胸出而闭,背圆而正,塌腰松胯,随拳式的动作,蓄吸放呼,开吸合呼,吸为提,气至中院,呼为下,气下于海,则自然而然就做到了气沉丹田。对于初学的人来说,一时不易掌握,可分二步去做。

第一,先练松静站立,即“自然桩”是也,无论采取形意拳的.三才桩、八卦掌的定劲桩、太极拳的浑元桩,或少林拳的马步桩,都是一样。按要求将姿势站好,全身放松,要松而不懈,精神贯注,气势腾挪。完全采用自然腹式呼吸,不要勉强,多着意于放松。每天早晚各站半小时即可。练上2个月左右,以达到能够彻底松静为佳。

第二,仍按所采取的桩法的姿势松静站立,采用逆腹式呼吸,吸气时小腹内收,提肛缩肾,两肋微向外开,将气提到中脘,与吸气的同时,两手向回收;呼气时,小腹放松,外凸,仍要微微提肛,两肋微微向内向下合,同时两手向外推。随着熟练程度的增加,呼吸时,两手向回收和向外推的幅度也越小,最后变为以意领气向回收和以意领气、以气催力向外放,从外形上基本看不出手的动作。如此再练3个一6个月,即可、多练更好。练的时间越长,则功夫越深:

第三,选几个动作简单而收放开合、蓄发节奏分明的拳式,将动作与呼吸相配合,开吸,合呼,蓄吸,发呼,收吸,放呼。吸为提,呼为下。练时千万不要快,要自然,不要勉强,不需很长时间,就可以自然而然地达到气沉丹田了。此时自己会明显地感觉到,两腿前节有力,小腿肚子发沉,双脚有人地之感。每一动作力之源都是起于脚跟,沿躁骨而上。腰胯与大腿松快自如,两膝有力,腰以上轻松灵活,动作幅度大而敏捷,整个身子如同一根鞭子,鞭把在脚跟,鞭杆在腰,两臂两手如鞭梢。此后,不论练什么拳套,不论走架快慢,都可保持气沉而不浮,步稳而不乱,动作发劲,整而不散,如风吹大树,百枝摇曳,妖烧自然,妙趣横生矣。


20231106230111front2_0_84182_FntPGM0nSw_jvGyT3Stq43OTfQXt.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隐私声明|小黑屋|联系电话:0531-75627999|济南在线 莱芜在线 ( 鲁ICP备15020683-2号 )

GMT+8, 2024-11-24 20:5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