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在线 莱芜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018|回复: 0

[健康贴示] 保持慈悲心,是最好的养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9-19 14: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山东

万病心中生,万境心中起,养生之道在养心。

现代人养生的方式多种多样,数不胜数,但是却忘了,养生不如养心。

最好的养生,是内心慈悲。

《中庸》里讲:“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大德必得其寿。”

一个有道之人,慈悲的人,定然福寿安康。

1

人有了慈悲之心,就会变得宽和

一个慈悲的人,从不斤斤计较。

他们总是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为对方开脱。

被别人冒犯,情绪也不容易走极端

他们能容人,能谅人,内心常常处于安宁的状态。

晋代著名养生家葛洪云:“常其宽泰自居,恬惔自守,则身安静,灾害不干。”

内心安宁的人,身体更少出现问题。

因为情绪稳定,不会大起大落,所以气血就不会停滞。

他们敞开心扉,宽恕了别人,把愤怒、焦虑、恐惧都放出去,气血自然通常无碍。

正所谓心宽一寸,病退一丈,宽恕才是最好的药方。

2

人有了慈悲之心,就会懂得感恩

父母养育我们,不是理所应当,我们要懂得感恩。

自然万物供我们取用,也不是理所当然,我们是自然的一部分,享受的是自然的赠与。

世界不是围绕着我们转动的,明白了这一点,人才会有谦卑之心,才会懂得感恩别人的赠与。

不懂感恩的人,总是天上地下唯我独尊,他们不懂谦卑,总是狂妄自大,索求无度,贪婪狂妄。

周润发、邵逸夫、比尔·盖茨,这些富豪们正是因为懂得感恩,所以才会选择裸捐。

所有人都在苛求财富,他们却选择把财富还给公益、感恩大众。

他们从不认为自己占有了财富,反而谦卑地面对世界。

他们内心没有贪婪郁结,反而活得简单通透。

《黄帝内经》有言:“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者,“德全而不危”。

索求无度,不懂感恩的人已经丧失了德行,迟早要遭受祸患。

3

人有了慈悲之心,就会变得善良

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说道:“夫养性者,性自为善……性既自善,内外百病皆悉不生,祸乱灾害亦无由作,此养性之大径也。”

保持善良,百病不侵,才是养生的大道。

李嘉诚退休之后,醉心公益,出入各个公益组织,为人们带去温暖和快乐。

他有时候要工作到凌晨,甚至比退休之前还要忙。

家人看不下去,希望他能爱惜自己的身体,但是他却越忙越精神。

他说:一个人最要紧的是内心的快乐,物质的富足只是一方面,更多的是内心的快乐和富足。

现代医学也认为:快乐的精神状态可以让人的免疫力大幅提高,增强抗病能力,利于治病防病。

有一个仁慈善良的心,能让人收获快乐,它让人长寿,是健康的源泉。

孙思邈说:“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

一个人不讲究品德修养,即便服用灵丹琼浆,也无法延年益寿。

最好的养生,是养心,养一颗慈悲的心。

心怀慈悲之人,以爱待人,宽容仁厚,不役于物,也不伤于物,不忧不惧,所以才能长寿。

20230919140936front2_0_84182_FuUW6-xenleTsCE27GTF736IKBGS.jpg
20230919140936front2_0_84182_Fggq-HkXyKCHMjKTLwkPJ9tnm2K4.jpg
20230919140936front2_0_84182_FpZW7-BV4tX0h0SDibSSK2zbrWxi.jpg
20230919140936front2_0_84182_FseUBGhklE9_DHhbIG1CF_Y57W4O.jpg
20230919140936front2_0_84182_FuPxYT5oAWJEVfYQ8RcJhCUd-CnV.jpg
20230919140937front2_0_84182_FpiXH86CoDnlj_LT418AkftVpNEq.p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隐私声明|小黑屋|联系电话:0531-75627999|济南在线 莱芜在线 ( 鲁ICP备15020683-2号 )

GMT+8, 2025-5-11 09:2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