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100
- 帖子
- 积分
- 340291
- 威望
- 点
- E币
- 个
- 相册
- 注册时间
- 2007-6-12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UID
- 84182
|
站桩时,不管有无意念活动,都会有感觉和反应,正常的感觉有助于水平的提高,否则站桩就没有意义了。而意念与感觉,二者常常是难以分开的,正确的感觉用语言形容出来,再有意识地运用到站桩中去,就是意念,而意识活动产生出与之相似的反应就是感觉。不同的意念活动可以有相同的感觉,而同一意念也可能有不同的感觉,究竟怎样是正确的感觉,只能从大体上讲一下,因为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同,解决问题时还要作具体分析。
一般讲来,在练习时,只要感觉舒适得力、协调平衡,不憋气,不过于紧张,练习后稍有疲劳或留有余兴,都可以认为是正常的,就可以坚持练下去。练习时,不要针对某一种意念找某一种感觉,那样易流于形式,而可能练出副作用,只要注意精神切实、意念具体就行了。让各种感觉自然而然地形成,自然而然地消失,这样才能把功夫练到自己身上。即使有时需要找一些意念产生的感觉,也是求意感,不要求力感,力感和意感的区别,很大程度决定于用意的深度和凝重程度。所以,功夫不到,不要用过于强烈的意念活动,所用的意念活动,要保证你能灵活地掌握并控制它的含义。!站桩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进行自我调整的过程,由于间架、意念引起感觉,又用这些感觉对照间架、意念的要求去调整,同时检验意念活动的正确与否,就在不断思维、感觉、调整中,气血不养而自养,肌肉不练而自练,达到了锻炼的目的和养生的效果。桩功的不同阶段不同层次会有不同的反应并表现出不同的功能态,此外,由于各人的体质不同,病情不一,练功目的各异,个体神经敏感度有差异,因而练功者也会出现各种各样、各自不同的反应,对这些反应,一般不必介意,任其自然即可。
站桩时常见的感觉
练功不求功,功在其中;求功不出功,枉费心机。只顾耕耘,不顾收获,而收获自得,所谓“功到自然成”。
1、人体皮肤上出现蚂蚁爬行之痒感,也会出现肌肉振颤、身体摇晃等动感。
2、皮肤发麻,尤其是手掌和脚掌部位感觉强烈
3、出现温热感,感觉身上某部位有一股热流在流行,或者全身发热,并伴有微汗。
4、感觉自己某些部位发胀,这是气血运行过程中筋脉扩张的正常反应,到了高级阶段会感到周身微胀而及其舒适。
5、有肌肉发酸或酸痛的感觉。站桩初期,往往松紧不能协调一致,或者虽然放松了,但松不透。要全身放松,松而不懈。
6、感到局部疼痛加重。可能是练功后气血冲击病灶的良性反应,符合“痛则不痛、通则不痛”的中医理论原理。
7、感觉极其舒适愉快、心旷神怡,感觉是幸福、最惬意的时刻。淡然视之,不可贪恋喜气,过喜伤心气。
8、肌肉、内脏、骨骼、关节都有不同程度的不同响动,如嘶嘶声、塔塔声等,还会有打呃、肠鸣、放屁等现象。
9、有浑厚、沉实、沉重的感觉,重心下沉,势如“不倒翁”,进一步则有“身如灌铅”的感觉。
10、全身似被凝固,动弹不得,两手欲撑不开、欲合不拢、欲抬不起、欲放不下,人体与外界形成了整体,再进一步则会有“体整如铸”、“肌肉如一”的感觉。
11、周身轻灵如燕,肌肉松柔,柔若无骨。身心同时感到轻松,如欲拔地起飞,随风飘荡。
12、身体好似飘飘然,如一缕烟霞,身心无拘无束,欣喜快乐,形体只有依稀自知。此时身已失重,但尚未失形。
13、形体越来越轻,其轮廓越来越不分明,最终形体“气化”,与宇宙自然之气融为一体。
14、内无身心,外无世界。
15、感到自己身高体大似能顶天立地。
当站桩达到“四如”境界,即“身如铅灌”、“体整如铸”、“肌肉如一”、“毛发如戟”的境界,就基本具备了“周身无点不弹簧”的功力,所谓“整体力”、“浑圆力”、“弹抖力”和“穿透力”也都基本拥有了,技击相搏,往往“打人似电击,放人如挂画”,这并非虚语。王芗斋在论述站桩的功感效应和功夫层次时曾说:“用功觉得周身气血川流,身体有物,养性敛神,全体无滞,是初步功夫。若听全体嘶嘶有声,无论行坐,一触即能跌人丈外,是中乘功夫。身外生气,光芒四射,如用目视人,其人如失知觉,然后渐入神化之境矣”。
每一位学子,只要恪守宗师遗训,知行统一,持之以恒的坚持站桩,功夫都会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如果练练停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则功夫就会如磨刀之石,不见其减,日有所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