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一黑戏三黄 于 2023-8-11 09:01 编辑
大家都知道,秦国、秦朝的国姓是嬴,秦始皇称嬴政。嬴秦的始祖是谁呢? 说到瀛秦的始祖,不能不提到一个人,这个人就是伯翳。 四千多年前,伯翳是舜、禹时代的一个著名人物。从古籍记载可知,伯翳是高超的驯兽奇才,最早的农业专家,同时又是卓越的政治谋士,大禹治水的两大助手之一,后期几乎当了大禹的接班人。 在伯翳协助大禹完成治水任务后,已接任帝尧大位的舜十分赏识大禹,大禹十分谦逊,说治水成功也有伯翳辅助之功。帝舜问伯翳,伯翳则赞扬大禹之功,帝舜认为他高风亮节,便赏赐皁游(古代旗帜挂的黑色飘带。《史记·秦本纪》:“ 帝舜曰:‘咨尔费,赞禹功,其赐尔皁游。’”)作为表彰,同时将本家之女嫁其为妻,并赐他姓嬴氏。伯翳恭敬接受以后,辅佐帝舜调驯鸟兽,很多鸟兽被驯服。 那么,伯翳的父系祖先又是谁呢?据史料记载,即伯翳的祖先为少昊。少昊是上古时期五帝之一,华夏部落联盟的首领。在传说的三皇五帝时代,一个人的姓,除继承祖先者或受帝所赐者外,往往以他的出生地、成长地、居留地、发祥地之名,包括山丘江河之名,作为其姓。炎、黄、尧、舜等均以地名姓,少昊也不例外。正是依据“因生以赐姓”这一规律,表明少昊居于嬴滨者以得嬴姓。与炎帝之姜姓、黄帝之姬姓、虞舜之姚姓,嬴同样来自水名、地名。 少昊所居的“嬴滨”,即嬴水之滨,究竟在哪里呢?据考证,就是今莱芜市境内的城子县村一带。嬴水,又称嬴汶,乃山东汶河上游的三大支流(嬴、牟、柴)之一,流经城子县村“嬴城遗址”,全长86公里。少昊生于嬴水而得赢姓,而后“登帝位在鲁北,后徙曲阜”。故《史记·鲁周公世家》称曲阜为“少昊之墟”。宋代在曲阜所建“少昊陵”至今保存完好。 帝舜为什么赐伯翳姓嬴氏而不姓他氏呢?在《史记·秦本纪》另一处,司马迁告诉我们:“昔伯翳为舜主畜,畜所息,故有土,赐姓嬴。”此处点明伯翳有了封地,舜赐嬴姓依其封地。 现在已经知道,嬴滨之地是少昊出生及得赢姓之故地,帝舜将这块土地赐给伯翳,固然是对他驯兽有功的奖赏,但最重要的是让他认祖归宗,由母系姓氏转入父系姓氏,继承和发扬少昊的光辉业绩,担当起嬴族部落的领导重任。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原齐国嬴邑首置嬴县。他用自己的皇姓作为东方一县之名,自有其特殊之意义。汉沿秦制,仍设嬴县。
秦人起自东方,但何时到了西方(甘肃)?又是在什么背景下去的呢? 大禹死后,大禹的儿子夏启夺了权,残忍地杀害了伯翳。整个夏代,伯翳的后代子孙境遇悲惨,也是嬴秦人处于历史低谷时期。 夏朝末年,商国兴起,展开了与夏朝争夺中原统治权的斗争。伯翳的后裔,为了摆脱夏朝的政治压迫,背离夏而归顺商。伯翳次子若木的玄孙费昌,为商汤御车,在呜条(今河南封丘东)打败夏,遂成为商朝的开国功臣。《史记·秦本纪》中有记载“中潏在西戎,保西垂”,中潏就是伯翳的长子大廉的后代中衍的玄孙,中潏的儿子蜚廉和孙子恶来,都是殷纣王的宠臣。 因保殷事纣诚心竭力,“故嬴姓多显,遂为诸侯”。辅佐殷商世世有功、“嬴姓多显”的秦人,正是借着商王朝的政治势力进入了关中。中潏为商在中西部守边,带去了第一批秦人,商代末期,他们已经来到了渭水和西汉水上游地区。作为最早入陇的秦移民,当然也是华夏族西进的第一批了。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商,攻陷朝歌。蜚廉参与反周,失败后东逃到奄。奄乃当时的东方大国,蜚廉带领奄国等嬴姓东方国族反周,蜚廉也在这场战乱中死去。 平定叛乱后,周把盘踞在老根据地魏(河南)、齐(山东)的“殷顽民”和紧跟殷“亡民”的东夷嬴族秦人坚决西迁,“分而治之”。秦人被流放到了陇山之西去,过着半耕半牧的生活。 由于秦人向来具有“调驯鸟兽”、养马御车的传统与天赋,所以在其名见经传的后人中,多保持着这一擅长。蜚廉另有一子季胜,顺降周朝,其子孟增,受到周成王的重用。孟增的孙子造父,日驱驰千里,是著名的驭手。他不仅为周穆王驾车西巡出力,又回头东南平息了徐偃王叛乱。穆王念他功显,遂把赵城(今山西洪洞县北)封给他。造父遂以赵为氏,其后裔建立了赵国,才有“秦赵同祖”之说。 在土地广阔的犬丘,蜚廉的孙子非子“好马及畜,善养息之”,喂养的马匹膘肥体壮,有如鹤立鸡群般显眼,很自然在当地赢得了一片赞誉声。周孝王得知后,召见了非子,并委以为国家养马的重任。周孝王时,受重用的非子为王室养马而越过大陇山,进入甘肃清水流域。 受命运捉弄的嬴姓部族,来到甘肃开始艰苦的创业之路。尽管陇山之西空旷荒漠,生存条件较差,而披荆斩棘开历史新面的秦人并没有气馁,在周人统治下忍耐着,苦苦地挣扎着。秦人变不利为有利,繁衍生息,生根开花,经过几代人的发展,完成了从经济生活到社会组织的转变,进而向政治上谋取。 秦人由周人的敌对立场,沿过忍辱求生的曲线,把东夷人的文明带到了中国的西部。再同当地戎、狄、周文化融合,发展壮大自己,终于最后推翻了周人800年的统治,建立起一统的大秦帝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