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在线 莱芜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383|回复: 1

[健康贴示] 今日末伏:最凶险的10天来了!牢记三忌,三宜,三秘诀,过好最后三伏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8-10 21: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山东
刚刚迈过立秋,便迎来了末伏。在民间,末伏被戏称为“秋老虎”。

从8月10日开始,未来十天承载了从夏到秋的过渡,炎炎夏日的酷热还未完全散去,而秋日的干燥之气却逐渐升起。

经过长夏的高温袭击,暑湿燥热难耐,人体免疫力下降,加之秋老虎肆虐,季节交替,若不善加养护,很多疾病便会“秋后算账”。

正因如此,人们常常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 “初伏时要防范中暑,中伏时要排除疾病根源,而末伏时则要躲避‘秋老虎’”。

因此,在这个时间段,务必要格外注意健康防护。

三忌

01

忌贪凉

末伏早晚气温降低,但是白天气温依然较高,昼夜温差加大。

若贪图过多的凉爽,未能适当克制,可能导致身体过度内敛,伤害阳气。

中医强调“阳气不足即为病”,脾脏缺乏阳气会导致免疫力下降,容易频繁生病。

此时取凉要有节制,不要吃太多的冷饮,不要猛吹空调,避免损伤脾胃阳气,积聚湿寒。

02

忌辛辣

进入末伏后,饮食宜适度增加酸味,减少辛辣食物,佐以苦味食物,以滋养脾胃功能。

特别是生姜、辣椒、大葱、胡椒等辛辣食物,摄入过多可能会增加体内的热量,容易上火、燥热。

03

忌熬夜

随着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当立秋过后,天地之间的阳气逐渐减退,阴气开始占据主导地位,此时需开始注重滋养阴气。

早睡早起,与鸡鸣同时起床,有益于身体的健康。也是滋养阴气、补充体内气血的首要方法。

三宜

01

宜润燥安神

末伏虽已入秋,但天气依旧炎热,有时候,中午的气温依然堪比盛夏,炎热的环境,让人心烦意乱。

加之换季易烦躁,情绪波动较大,血压不稳定,大大增加了血栓、心梗等心血管疾病的概率。

这段时间,切忌悲忧伤感、暴躁易怒,积极防范“情绪中暑”,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

02

宜补脾养胃

中医认为,湿气通于脾。湿邪容易侵袭脾胃,导致湿气凝聚不化,出现厌食、乏力等问题。

建议及时调整饮食,此时吃点红小豆、茯苓、山药、芡实,可以中和养胃、健脾益气。

也可以适当吃点鸭肉、冬瓜、黄瓜,滋阴养胃,帮助恢复肠胃功能,促进食欲。

03

宜清补饮食

末伏遇上立秋,要开始“贴秋膘”。

饮食上需要清补,不宜温补,更不能大补。主要以高蛋白的鸡肉、鸭肉、鱼肉为主。

但是肉类不易消化,老年人不宜吃太多,可以多吃点蔬菜水果,多摄入膳食纤维,通畅排便。

1.适度锻炼:

适度锻炼有助于促进消化和胃口,但要避免过度出汗,以保护阳气。秋天锻炼需顺应收敛原则,选择稳定情绪的运动如太极拳、瑜伽等。

2.早睡早起:

立秋后,应早睡早起,与鸡同乐。早卧早起有助于适应阳气的收敛,早起能舒展肺气。同时,注意衣着,避免过多,以增强适应天气变化的能力。

3.防治秋燥:

入秋后,易出现秋燥症状,如咳无痰、气逆而喘、咽喉干痛等。秋季防燥养肺,多食小米粥、山药粥等润肺生津食物,有助于减缓秋燥引起的不适,同时平抑情绪,预防咳嗽等问题。

20230810215235front2_0_84182_Fk0kS3KEHJp0Fv-KQ6CY4jGqeZhk.jpg
发表于 2023-8-10 22: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山东
今年夏天格外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隐私声明|小黑屋|联系电话:0531-75627999|济南在线 莱芜在线 ( 鲁ICP备15020683-2号 )

GMT+8, 2025-5-16 04:2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