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在线 莱芜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34|回复: 0

[健康贴示] 习拳六要,难得一见的好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8-7 15: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山东

第一节 要知拳益

  芗斋先生曰:“不学拳是不要性命的傻子。”言拳功对人身关系之极切要,能健身体养性命,人人应知此理,应习此拳,普劝吾人练习之理由,一语道尽。若使吾人知习拳之乐,习拳之益,致力于练习功夫,定有欲罢不能之概。误入歧途吃力努气伤及身体,是学习错误,非拳不可习也。

  拳功如作到妙境,真得窍要时,在他人看来反认为不精熟、不好看者有之。故要知习拳为已,非为他人也,此防身养身贴骨之事也,更须平时一心存之于拳,蓄养气血,无论何时何地何事俱无不拳拳皆在操练,有时限之功夫,不如无时限期之功夫,纯正确切。所以有固定时间,而非广场不能练习者未必尽是也。

第二节 要明拳理

  拳有拳之理,拳之法,拳之意,得其法、理、意,方得谓之能拳。故有拳法,而无拳理者非也,有拳理而无拳意者亦非也。拳之动其法不一,而有原理;动静变化,机神无方,出之自然,臻于神妙,盖由于一意之支配,得理尽法而成其用。所以习拳,理字最为紧要,理字须从规矩得来,能于规矩中将理字参透,方能有成。

妙悟在已,学须自成也。习拳者得其理,然后方可与言气力;有气有力,而不合于理,非有用之气力;知其理而不能用于气,用于力,亦非真理。理与气合,气与力谋,动静合于理,则气为之用,而气力之神妙自见;然神其用者,还权之于意,故习拳之初,对其法、理、意,均须彻底认识,方有所遵循也。

第三节 要重桩法粗迹

  世人多以拳为技,不什一习,岂根本之论哉?拳为吾人动之始基,其理简而明,其迹粗而显,其妙用在几微。故论拳理,言之深者,根于几微,言之浅者,本其粗迹。须知粗迹亡,其几微之理无以存,几微之理亡,其粗迹则非。夫粗迹者,极简极易之动作方法也。

得此粗迹,即能变化无以存,几微之理亡,其粗迹则非。夫粗迹者,极简极易之动作方法也。得此粗迹,即能变化无穷。但非今之拳套招法也。拳之粗迹为何?乃桩法是也,岂可因其平易而忽之耶?观乎拳之功用至神者,无不由此一站生出也。习拳须先求下手及著实功夫之门,习拳下手处,站桩是也,久站乃为著实功夫之门也。舍此恐无真实下手处。故学者应以此教,必以此习认定在此,志向亦在此,终日乾乾奥蕴自得,教习之道不过如此,微乎!微乎!

第四节 要作体认功夫

  习拳须知,“心传意领”四字,是得力关头,此四字系于体认二字中求之,体认是一种实行功夫,运用意之支配,发挥自身之智能体能之作用,将脑所接受者,使身体实行出来,以身验知,并以求其所不知者是也。要知心传口授,非真学真知;须得自已实行,方是实学实知。故习拳重体认功夫,乃易空想为实用之实功夫也。且精神气力之运化,非由体认不足自知自发自成也。

体认功夫有内省、外观、实验三要点,缺一不可,内省者直察自已之意象如何也;外观者内省自已,外观他人,以他人之表现,参证其内容,作内省之助;实验系合内省外观之所得,行之已身,而得有实效之事也。

习拳有得于师者,有得于已者;得于师者为规矩,得于已者乃循规矩,经体认,实得于身之妙用也。学拳不得于身,则规矩无益于已。

论及体认,原有力、气、神三步功夫。力、气、神皆体认功夫,分言之,则为拳功深浅之界限,合言之,心一气齐万力并足。力气神原有不可分离之性,三者实统基于一气,气调则神经之训练、血气之调理、筋骨之锻炼,均得体认之实功,故曰三步功夫也。桩法所示要点,皆为养此气而培人生之基也。

第五节 要去三病

  习拳有三病:一曰努气,二曰吃力(即用拙力),三曰挺胸提腹是也。染得三病,则动静不合于理,拳功定难得力得气而神之于用,慎乎!慎乎!习拳吃力,是一大病。近之授拳者专以快、用力,教导初学者,误矣;教以快、用力,是欲其手足用力也。

要知四肢用力,心身真劲力必淤结,久之为害甚大。于今学拳者应明此害,避之远之,庶几近之,而免入歧途也。

  芗斋先生曰:“今之习拳者,多急急于拳套,用暴力以求迅速和美观,全身气孔为之闭塞,而于自身气血之流通,实大有阻碍。所有拳家凡用暴力是,无不努目皱眉,顿足有声。”是先闭其气而后用其力,至练毕则长吁短叹,急喘不止,伤及元气。所以往往有数十年功夫终为门外汉者,岂非用此拙力之所致哉?

第六节 要作实功

  习拳忌好高求速,恐不达也。余某岁请示发力,芗斋先生告曰:“汝已能得环中味道,当能自信,对发力要领,恐尚未能领略,因发力种类甚多,无应用经验,敢断言不易知也,望加意用功,届时必将详告,现在即告亦不能懂,即懂亦不能行,虑有务高反低之病也。”又曰:“功夫宜恒久,朝夕操练,无时或已,得有新成绩,方是进步真消息。”语云:非有百折不回之真心,不能有万变无穷之妙用。

芗斋先生曰:“用功觉得全身气血川流(身外有物),养神敛性,通体无滞,是初步功夫;若听得全身嘶嘶有声,无论行坐一触即跌人丈外,是中乘功夫;身外生气,光芒四射,如用目视人,其人如失知觉,然后渐入神化之境矣。”

20230807152623front2_0_84182_FlHz7XLxIjjN2iqhNIopqPQqduT0.p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隐私声明|小黑屋|联系电话:0531-75627999|济南在线 莱芜在线 ( 鲁ICP备15020683-2号 )

GMT+8, 2024-11-25 03:5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