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网易山东文学 于 2023-3-20 20:39 编辑
柿子峪村,南邻胡家桥,东邻罗圈崖,北接洼子峪。地处山区,全村97户人家,194人分散在相距几华里的3个山坡上,面积2.5平方公里。174亩耕地,272亩山滩地。 传说,清嘉庆年间(1807年),天气大旱,百姓民不聊生,村民看不到希望,没有出头之日。干姓被迫由莱芜西曹村、李姓由草埠迁此;因址在山峪环山之中,柿子树又多,故名柿子峪。1962年舜皇庙、罗圈崖两自然村,归柿子峪村。 相传,建村之前,明太祖朱元璋还未当皇帝,要饭曾来到这里,霜降节,要饭要不到,贫困了到,朱元璋靠这里的柿子树上柿子填饱了肚子,救了他一命。 后来,朱元璋当上了皇帝,有一年(明洪武三年),霜降节他又再次重返此地,见到这棵救他一命柿子树,朱元璋喜出望外,立即将此树封为“凌霜侯”(至今存在)。自此,霜降节吃柿子成为柿子峪村民的一种习俗! (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今安徽凤阳钟离人。明朝开国皇帝(1368年—1398年在位), 年号“洪武”。朱元璋幼时贫穷,曾为地主放牛。至1344年入皇觉寺,云游四方,增长见闻。25岁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元朝。至1356年攻占集庆路,改名应天,至1364年称吴王。他陆续消灭陈友谅、张士诚等割据势力,并在1367年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 为号召,派遣徐达、常遇春举兵北伐,以推翻元朝统治。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即皇帝位于应天府,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同年秋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其后平定西南、西北、辽东等地,最终统一全国。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病逝,享年七十一岁。 干姓也作邗姓,是中文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第173位。在现代是极罕见的姓氏。需要注意的是在简体中文里乾和干都被合并到了“干”,但作姓氏的“干”不是指“干活”和“树干”,在繁体中文中也应和“天干地支”一样应写作“干”。干姓来源有多种说法,其一为以国为姓。古代有干国(在江苏扬州一带)。春秋时被吴国所灭,国人便以国名为姓,遂成干氏。其二认为出自子姓。比干之后,为避祸改姓。春秋时,宋国有一大夫干犨,他的后代子孙以他的名字中"干"字为姓,亦称干氏,成为干姓的一支。除此之外还有多种解释。 李姓源出嬴姓,血缘先祖为皋陶(一作咎繇,嬴姓,一说:姬姓),皋陶曾被任命为舜的大理(掌管刑法的官),遂以官命族为理氏(“理”“李”古字相通),先为理氏,后为李氏。 至商纣王时,世袭为理官的理徵因直谏触怒纣王被杀,其子利贞随母亲契和氏逃难,后到豫东鹿邑定居。因沿途食李子(木本植物的果实)得以生存,为了报答“李子”保命之恩和躲避纣王的追捕,并且理、李同音,自利贞开始改理为李,从此中国有了李姓 。得姓始祖为李利贞,李耳为十一世。 舜皇庙,清宣统三年修《蒙阴县志》载:舜皇庙在城北历山庄南,修于清朝康熙九年,主修王三时。张氏从张庄西沟迁此居住,形成村落,以庙号而得名,址在柿子峪村的舜皇庙自然村村东,该庙现已荡然无存。 庙的前方有一棵高大笔直的银杏树,栽植年代不详,需6至7人方能合抱,树荫遮地面积有半亩地之多,村民夏季休闲时多聚此乘凉;1956年沂源县人民政府伐之,运回沂源,用于县委礼堂建设。相传,木工在砍此树时,树干有一小洞,小洞内又生出一棵小银杏树,村民们就保护下来,现如今此树已长得高大挺拔,树围有2.5米,枝繁叶茂,郁郁葱葱。 罗圈崖,坐落在历山脚下,柿子峪东1公里处,据《卢氏家谱》载:“卢氏祖于清道光年间,从西冶迁此,以村东有罗圈形山崖而得名”。 柿子峪村民自清朝中叶聚居此处,繁衍生息。村中现有李、干、卢、张、房、赵、高、王8姓,以李、干姓居多。村民在此居住生活,不分宗族、贫富、众寡,世代和睦相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勤劳勇敢,耕读传世。 柿子峪先民迁居时,分散居住在3个山坡上,住着简陋、狭小的茅草屋,土地不成块,全部是“猪脸地”,土地贫瘠,又无水灌溉,仅靠种高粱、玉米、花生维持生活,温饱根本得不到保证,生活非常贫穷。 柿子峪村村民生活,自建国以后逐年改善。1971年柿子峪村开始“农业学大寨”,整治“猪脸地”,开山、平坟、围堰,以弥补耕地之不足,增加耕地面积80多亩。1990年前,柿子峪村水源条件极差,只有两口水井,仅够人畜用水,浇灌耕地明显不足,村干部组织村民兴修水利,打机井、修管道。村两委干部率先垂范,寒来暑往,到1992年柿子峪村用水难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1994年筹集资金6万元村里建了扬水站,将山下的水送上了山;同时全村的群众都吃上自来水,克服了地形复杂、居住分散等困难,搬动土石1000立方米,铺设地下管道6000米,修建30立方米的蓄水池2个,从此打水吃成为历史。 柿子峪村民自迁居此处,在每一个历史时期都踏实前行;今后的生活将会更加日新月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