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在线 莱芜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221|回复: 1

吴伯箫与王统照的深厚友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22 10: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山东
作者:讷言
20220122103856front2_0_877827_FhOZCbLvGSdSP-R1BQxWfZhpIiRK.jpg
   王统照与吴伯箫都是山东人,他们是1931夏在青岛相识的。1937年10月吴伯箫为了保护学生,带领200名莱阳乡师的学生迁址临沂,两个人就离开了,两个人在一起只有短短的6年时间,但他们的友谊却延续了一生。

        王统照(1897-1957),字剑三,笔名息庐、容庐。现代作家。山东诸城人。1924年毕业于中国大学英文系。1918年办《曙光》。1921年与郑振铎、沈雁冰等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曾任中国大学教授兼出版部主任,《文学》月刊主编,开明书店编辑,暨南大学、山东大学教授。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山东省文联主席,山东大学中文系主任,山东省文化局局长。                                       

        如果说来青岛之前的王统照意气风发,顺风顺水,那么,他人生的一次重大转折发生在1926年的青岛。“他是1926年回到山东的,他母亲当时在青岛,因为病重,临终时让他把家业承担起来,因为他母亲是当地的大地主,以农业为主。他不得已答应了。因为诸城不适合他创作,他家里在青岛有买卖,他小时候经常在诸城和青岛之间奔走。他喜欢青岛淳朴的民风,这里比较安定。他在观海二路买了一块地,自己出钱盖了 49号这一圈房子。那时那里住户不多,买地很便宜,他还在后面的观海山建了一个望海亭,能看到海,现在已经没有了 ,让日本人给毁了。”青岛文史专家、青岛大学教授刘增人告诉记者。对于王统照家里的布局,臧克家在回忆文章《剑三今何在》中如此描述:“我在(国立)青岛大学读书期间,不时到他的观海二路寓所去。大铁门向西开,院子很小,一进大门,右边一座小平房,两个通间,这就是会客室。室内陈设简单,只有一张桌子,几把椅子和一匣‘全唐诗’。我一到,老工友上楼通报一声,一会儿看到主人扶着陡直的栏杆,滑梯似的飞跃而下。楼很小,又高高踞上,真可成为危楼了”。

        刚来青岛时,王统照很苦闷。尽管如此,王统照还是以其人品、文品和创作成就,成为本土作家的一面旗帜。因而,他也如“磁石”一般吸引众多“文人墨客”,他的居所成为文学青年和作家们的活动中心,闻一多、老舍、吴伯箫、洪深等人都是这里的常客。在青岛居住期间,他曾在铁路中学 、市立中学等任教,不但自己创作了短篇小说《沉船》、长篇小说《山雨》、散文《青岛素描》、诗集《这时代》等佳作 ,还以激情、热情、诗一般的语言鼓励文学青年投身时代的洪流。他在青岛撒播文学的种子,培植文学苗子,大力扶植过臧克家、于黑丁、杜宇、吴伯箫、王亚平等文学爱好者。臧克家的第一本诗集《烙印》就是王统照和闻一多等人帮忙出资出版的 。此外,王统照不但支持杜宇创办《青痕》,还于1929年亲自创办了《青潮》。1935年,王统照还与老舍、吴伯箫、洪深、杜宇、臧克家等12人在《青岛民报》创办《避暑录话》,“《避暑录话》的编辑部不是在老舍的寓所,就是在王统照的家,要不就是在小酒馆里,没有固定的地点。讨论讨论稿子就发一期,一共出了10期”。刘增人说。

        吴伯箫与王统照的交集在青岛,他们是在青岛相识,吴伯箫出生于1906年,比王统照小9岁,与王统照在青岛相遇的时候,是1931年夏,这个时候,吴伯箫刚好25岁,王统照34岁,吴伯箫非常敬重这位大哥哥,王统照也非常赏识这位小老弟。两个人很快就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的。

        从北师大毕业后,吴伯箫返回山东,去青岛谋生,到抗日战争爆发为止,他先后任职于青岛的几所学校。在这期间,他认识了很多与他一样的青年作家,还有一些文坛上的老前辈。他们之间的互相交流,极大地鼓舞了吴伯箫散文创作的热情。“九一八”事变后,他针对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撰写了《黑将军挥泪退克山》,导致发表作品的报馆被日本浪人放火焚毁。1935年,他还与老舍、王统照、洪深等作家一起,借《青岛民报》的版面,办了几期《避暑录话》。吴伯箫在莱阳乡村师范任教期间,对在校学生进行军事化的管理和训练。

        1937年10月,吴伯箫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学生,带领200余名学生从莱阳乡师迁移到临沂。

        1937年9月,吴伯箫把剪贴的《羽书》稿本托付给王统照。这本散文集后由王统照编选成《羽书》集,于1941年由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吴伯箫后来是在延安偶然得知《羽书》集早已出版的消息。《羽书》集的成书,也是战争年代王统照与吴伯箫深厚友谊的见证,也表现了王统照对吴伯箫文学素养的赏识与肯定。王统照先生亲自作序,言“伯箫好写散文,其风格微与何其芳、李广田二位相近,对于字句间颇费心思”。《羽书》集中的作品多为主观情感的抒发,情感细腻。《羽书》集可以说是吴伯箫早期文学创作的奠基之作,预示着吴伯箫散文创作独特风格的日益成型。

       王统照对吴伯箫的赏识与提携,加上他自己的个人努力,再加上吴伯箫奔赴延安的经历,是吴伯箫走上中国散文一流作家方阵的充分必要条件。

        1957年6月参加四次会议系带病参加,在怀仁堂听周恩来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心脏病猝发,被送入医院。同年11月29日,王统照不幸病逝于济南,享年60岁。中共山东省委送了挽联:文艺老战士,党的好朋友。其遗骸安葬于济南市金牛公园(今济南动物园)。
20220122103904front2_0_877827_FhnOuEn_XPbVTdqn8uDlr8Bx06A1.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隐私声明|小黑屋|联系电话:0531-75627999|济南在线 莱芜在线 ( 鲁ICP备15020683-2号 )

GMT+8, 2024-4-28 06:3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