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在线 莱芜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591|回复: 0

[健康贴示] 练功经典:内家拳强壮脊柱的好功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10 09: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山东
站看起来很简单,其实里面有很大的学问,在其他章节当中我已经描述过正确的站姿,以及这些站姿对身体的好处和原理,在这里就不再赘述,下面给大家讲的是少林寺把站练成了一种功夫,叫做少林站桩功法,通过站不但可以强壮脊柱,还可以祛病强身,提高人体免疫力,可以说是百练不如一站,一站五脏安。

  少林医药学中最富有特色的是少林功夫中多姿多彩的少林功法,它不仅是少林功夫的基础,还影响到中医药学的针灸和推拿学,翻开中医推拿学统编教材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传统推拿主要的几个流派不同程度上都受到少林功法的影响,例如一指禅推拿流派讲究学习手法之初练习少林易筋经;内功推拿流派讲究少林内功等等。

  由于佛门戒律森严,功法秘不外传,一切动作,功理, 历来师徒之间口授单传,不立文字,所以常人难窥此功法奥妙,这种少林寺特有的练功术,既不同于一般的少林动功,也不同于一般的禅定静功,对姿势、气息、意识要求特别严格,刻苦锻炼能疏通经络,调整人体的气血,使之达到阴阳平衡,脏腑功能协调,从而起到祛病健身,益智延年,搏击实战的作用。余自幼习武,略有所成,弱冠之年幸得少林真传,为进一步造福后人,今天因篇幅原因仅简要阐述一下少林桩功的基本姿势。
   
  人的自我锻炼不外乎形体和精神两个方面。桩功也离不开这些原则。初练时,以形带意(意自形生),久练后以意领形(形随意转)。人的自身锻炼又有静和动两个方面,细分起来又有意念的动和意念的静,形体的动和形体的静。由人的生理功能来说,人身的动是基本的,绝对的;静只是相对的,是为了更好地动。而静和动又是矛盾的统一体,所以练功者要静中求动,动中求静,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内静外动,外静内动。

  站桩功的指导原则是“大动不如小动,小动不如不动,不动之动才是生生不已之动”。这里所说的不动,实际上是外静内动,静中求动,所以是先生不已之动。因此练习站桩功要保持一定的姿势不变,有了一定基础之后,才能“从不动中求微动,微动中求速动”。静如渊停兵峙,动如潮涌山移,缠绵如春雨,迅捷如雷霆,练习既久自能有此体会。本桩功主要作用是返先天之体能,求取整体之功力。如果讲述还套用传统的诸如“含胸、拨背”“沉肩坠肘”之类词语就变的毫无意义了,为了使学者加深理解和便于掌握,只能请大家莫厌其繁尽量详尽的介绍一下练功的方法和要领。鄙人在此抛砖引玉,望方家指正。

  桩式的基本姿势:身正体端,双足平行站立,注意肩井穴对涌泉穴,双脚趴地,膝部微屈,身体保持正直平稳,重心放在两脚掌上,膝有前顶之意,臀部后坐,两手缓缓抬起,与胸同高,掌心相对向内,距离约30厘米,臂半圆,腋半虚,呈环抱状,十指自然分开,略有撑意,心平气和,排除杂念,精神集中,呼吸通畅。

1、头颈部调整:

头顶如被绳吊,意识当中好像下肢悬空,身体仅仅被一线悬于百会穴一缕头发,但顶心在意念中似向内收缩。下颌微收,如同夹住一个鹅蛋,用力适度。颈部微上耸,锁骨向两侧铺放下降,颈锁相互对称,形成上体头、颈和两臂的整体协调。脖子微微梗起,感觉后脖子贴在了衣领上,头颈不可过分用力,用力过度就失之于“僵”了。整体上的感觉就好象是站在墙这边伸长脖子探着腰看墙那边,与尾椎的沉坠之势自然形成了对争。

头部随顶拔之势撂在项骨上这时后脑部的皮毛肌腱会随之发紧,用手触摸颈后的凹沟会由肌腱运动而鼓平,两目睁开向前平视,半开半闭或闭目均可,但两眼睁开时要神光内敛,不可注意任何目标,须有视而不见之意,谓之神不外驰。散线视觉内敛于鼻尖,至口至心,这就是所谓的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牙齿如咬一根牛筋但不能咬断,舌微上卷,其中尤其要注意的是:舌要抵住上齿龈部位,不能太用力,在这种状态下口腔内的唾液会增多,将其慢慢下咽,并随其势向丹田处布气。

面容讲究呆若木鸡,不要象有些书本所讲的面带微笑,因为这样会带动面部肌肉收缩,从而不能有效放松。平锁的要领甚为关键,因为习武者大多知道练功时必须使双肩窝和胸口窝处放松,但无此要求就根本不能真正放松,大家可以做个试验:举臂或踢腿,再用手触摸锁骨处,常人的锁骨和其周围的肌腱都会随动作而上起,只要锁骨上浮,就会出现耸肩和胸部发紧、气向上浮的现象。如果有意识地保持其向两侧下降和铺放做动作就不会僵肩浮气了。平锁同正颈同时正确,才能形成上体和双臂的对称协调。此点尤为重要,实为少林功法秘传。

2、胛肩调整:

练功之人常讲松肩是练功的至要决窍,其实此说不确切,因为上肢的根节不是肩部而是肩胛骨,只有肩胛骨下降放宽才能真正作到肩放松,才能连通上肢,通过训练获得发力时与整体涨缩一致,同时有利于脊柱控制上肢的运动。肩胛骨向两侧横拉包裹的同时胸部须向下松沉,这不同于传统拳术中的含胸或涵胸的模糊概念,这一要求包括胸廓正形和剑突定位两个主要法则。胸廓正形指将圆形胸廓向后靠并使之定形,通过锻炼形成阴面凹圆阳面凸圆的形状。剑突定位是指剑突略向后下并保持定位。这一要领的目的不仅是为了保持胸窝的松软,更重要的约束胸廓的单项运动,加强心脏弹力,均恒心脏的位置,保证在运动条件下五脏位置合适,以符合心为君主之官的要求。

3、脊柱调整:

脊柱为人体最重要的运动中枢,矫正脊柱就是矫正脊柱后天形成的三个生理弯曲,使之成为大椎上拔,尾闾下沉背部后靠上下对称拉拔的后绷形态,从而带动四肢和腰背部的肌肉连通放长,并在运动中以脊柱带动身体各种整体一致的运动。脊椎形成对争,坐臀提身,领颈拔背、节节拉长、通脊贯顶。

感觉如同“隔墙视彼物,牛拉重车行”,伸长脖子拉长腰。脊椎对争首先应找出沉坠之力,即尾椎沉坠,沉坠之力一失,往往发力时上体与下盘脱节、断劲、上下难以贯通,易被对方拔根。尾椎沉坠,具体的感觉是在下盘对争的基础上,身体微微压下,又被稍稍顶起,既有沉坠之势又不失弹性。另外一个重要之处就是命门顶起,正常人的腰椎有一个向内的生理曲线,用手一摸便知,站桩状态中,就要将这个生理曲线拉直、填平。

具体方法就是在尾椎内扣下坐同时,命门穴有意识向后顶起,可以这么体验一下:整个后背贴在墙上,然后将后腰凹陷处也向后顶起,贴在墙上的感觉。这里要注意一点,就是命门顶起能够将后腰弯曲处自然填平即可,不要刻意、过分地向后顶,否则会造成驼背、折腹,这就是错误的桩态。在做到尾椎内扣下坐,命门顶起,小腹下掖,头颈上领这些要领后,整个身体的对争状态就形成了,整条脊椎连同两侧的大筋被上下拉伸,如同一条被拉起的弹簧,充满弹性,在这种情况下,人身最为重要的浑圆弓劲形成。

4、上肢调整:

上肢双臂环抱,如同抱一棵大树,其形式要求肩部完全打开,向前硬抱,双臂内侧以至胸腹,是被撑圆了而不是有棱有角的。腋下外侧形成一条绷紧的大筋。卷肱要求肱骨头向内下方卷压,肘尖部则反向外翻滚,注意外翻之力与内裹之力必须同等。卷肱对肩部的要求就必须同时作到松、垂、撕、撑、翻、卷、压等要领,而另一关节处肘部必须象拧毛巾一样对应反向运动。

意念两手臂环抱一气球,抱紧球破,抱松球飞,同时球似涂抹一层肥皂沫,随时会滑落于地。食指一定要极力挑起,虎口张圆,这是个关键。只有食指挑起,腋下大筋直通指端,劲力才能贯通梢节,其余几指微微弯曲略有抓扣之意即可。两手前伸成环抱状,指尖相对,掌心向后,手指分开自然微屈,两手距离约七八寸,高度在眉下肩上,意如抱球,但同时又向外撑,十指弯曲每节都要向外顶力,指尖伸力以加大腕部涨力。

5、下肢调整:

腰部是调身的关键,少林名家以“腰有束带”一言概之,实为经典。中盘松韧适度,连接下盘,同时臀部微敛,大腿内裹之力将胯部关节打开称为拧裆翻胯。小腹向胯内沉插,这样人体的上下部的连接处就会形成插式的对接状,而小腹的边缘和胯部又是人体的总重心,两部插接要比平口对接的形态稳固得多。小腿随大腿内裹之力外翻,膝部需前顶亦要悬提,这里要注意双腿的弯曲并不是所谓略蹲,而是臀尖和脚跟定位后用膝部的顶提之力将双腿拉弯的。

  前脚微微用力往后蹬,后脚同样稍用力往前蹬,两股力方向相反,相互顶住,感觉象要把脚下大地从中间撕开,前膝微前顶略有上提之意,后胯后挣,形成膝胯互争之意,后膝略有下跪之意,后大腿稍向内裹,注意前后对争并非两腿各自独立的前蹬后踩,而要将这两股劲以胯、裆为枢纽汇集,使两腿形成内在的贯通,此时必然形成裆胯圆张,敛阴吊裆的状态,感觉如同一个有弹性的气球将裆胯撑圆一样。
那么,下盘的整体状态好比一张弓,弓的两端落在地上,两个脚就好似弓的两端,两腿就如同弓身,处处保持崩劲撑起,形成一个无棱角的内在贯通整体状态。双足十趾不要死抓地面,意想双脚下有蚁虫,踩紧则死,踩松则跑。足掌和足根着他,足心向上吸,意如双足吸着地面,自腰以下,意如埋在土里。

  按照以上要领的同时到位,周身阳面的肌腱都会感到发紧绷涨,如同一张张开的网,此状态传统拳种只有朦胧的局部认识和理论。如一身备五弓和伸筋拔骨等所谓秘传。其实双脚后根大筋和脖项的连接使人体成为一张大弓外,每一处部位和另一处部位又相互牵引形成许许多多的小弓。依照上述要领桩能使整体肌肉连结为一个整体并使之整体放长,同时能消除肌肉的天然紧张,增加肌肉原来的长度使之均匀,并能自如的进行整体的松紧交替运动。

20220110095333front2_0_84182_Fj3KJ9qYGg9falEeMjkHufVp9QNH.p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隐私声明|小黑屋|联系电话:0531-75627999|济南在线 莱芜在线 ( 鲁ICP备15020683-2号 )

GMT+8, 2024-11-25 12:3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