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1
- 帖子
- 积分
- 5209
- 威望
- 点
- E币
- 个
- 相册
- 注册时间
- 2021-10-30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UID
- 877827
|
作者:讷言
吴熙禄,1948年1月生,山东省济南市钢城区人,大专学历。1965年参军,1969年退伍,当过矿工、宣传干事、政治教师。在报刊发表文章五十余篇,出版诗集《汶水流情》、散文集《玉壶冰心》、长篇纪实《荣河纪行》等。
吴熙禄老师是我周日参加第七期“箫韵讲堂”刚认识的新朋友,虽然说是新朋友,但是已经神交已久。我们在微信群里经常聊天,因为都爱好写作,所以经常谈一些写作方面的事情。过去,我们虽然没有见过面,但是微信群里都有头像,所以一见如故。说来也有机缘,吴老师一进门坐定,我们就成了对桌儿。因为早已脸熟,我就主动跟他打招呼,并自我介绍说:“我是讷言。”,吴老师说:“你是讷言正好,我给你拿来了三本书。”接着就把装有三本书的方便袋交给了我。
我接过来掏出来一看,都是吴老师的新作,其中就有我很久以前就想看的《大明清官吴来朝》。吴来朝是山东莱芜人,虽然由于族谱年久失修,宗不起来,我们也是同祖本家,毕竟一笔写不出两个吴。
人之初,性本善。大概人都有正义感、祖情荣誉感,吴来朝是清官,人们就都乐意去传颂他;虽然吴来朝是莱芜东吴家,我们是莱芜西吴家,因为都是口天吴的原因吧!因为吴来朝有好名声,我们莱芜西吴家人也倍感荣耀。小的时候,祖辈、父辈就经常给我们讲吴来朝在山西省做官的故事。(那个时候只知道山西省,不知道荣河县。)其中,收茅草、起垄子、间苗是最经典的,不知道听多少人讲过,也不知道听过多少遍,总是百听不厌。更多的细节我们就不知道了,大概那些大人也说不上来。所以我非常急着想看吴熙禄老师的书《大明清官吴来朝》。我们那个时候还是小孩子,大概大家都一样,都有这么一个打算:等以后有了老婆,生了孩子,我也要把吴来朝的故事传承下去,因为吴来朝是我们吴氏家族的光荣。那个时候,就懵懵懂懂产生了莱芜吴姓是一家的意识。我还听爷爷说,莱芜东与莱芜西的吴家,是叔叔领着侄子从淄川到莱芜来逃荒,一个落户到了莱芜东,一个落户到了莱芜西,经年累月就形成了两大分支。掌握的故事多了,讲给孩子们听,教育他们要是做官就要做一个吴来朝这样的为民办实事儿的清官,也是每一个做家长的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从小时候就喜欢看书,大概从十四五就迷上了看长篇小说,后来也听过一些艺人说书,再后来也听过一些专家评论书。总之,接触的书比较多。前几年莱芜区教体局征集个人读书数量,我仔细回顾了一下,把自己看过的三十多本大部头的书的书目报上去了,获得了莱芜区读书一等奖。当然,这些是相对而言的,与那些博览群书的人士相比,这些都是微不足道的。读得书多,贪多嚼不烂,有的书读明白了,有的书没读明白,有的书读着读着读不下去了。这与我个人的阅读能力差有关,也与书的难度有关,也与作者对书的章节、开篇的安排有关。我在山东卫视上就看过山东大学张瑞芳教授讲评《红楼梦》,她听别人说:“《红楼梦》我看了多次了,也没有突破前五回啊!”张瑞芳老师说,《红楼梦》最难看的就是前五回,过了第五回,再看就容易了。看来,不光我笨,笨的人还有不少。曹雪芹的《红楼梦》开篇安排的难了点。什么《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什么《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什么《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什么《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乱判葫芦案》,你写那个干什么?人家要看的是连环画上的贾宝玉与林黛玉谈情说爱。大概影视人就看中了这一点,所以我们从影视剧中没有看到过这些与“贾雨村”有关的破烂情节。大概古书都这样,我听郭永章老先生说书《罗成算卦》,也是一时半会儿听不到罗成算卦的情节,中间附加的小篇儿太多。
后来看二月河的《康熙大帝》就显得明快多了。今天再来看吴熙禄老师的《大明清官吴来朝》就更是一番好风光。开篇的前两章短小精悍,主要故事情节从第三章开始到第八章结束,重点章节根据情况分为3~15个小标题,后面带有简洁明了的尾声、附录、后记,让人一看感觉耳目一新。
开篇的那两章《天宁寺会高僧》《夜访县丞老乡》也是简洁明快,紧扣主题,与中心环节紧密相连,为故事情节的展开做好了铺垫。为吴来朝在荣河县后来大展宏图埋下了伏笔。要想把一个民生凋敝、经济萧条的荣河县治理好,不了解情况怎么行?而要想了解情况,一个是到人多的地方去,一个是到对情况熟悉的先遣者那里去。这就是第一二章的内容了。
吴熙禄老师的《大明清官吴来朝》是一本好书,读来犹如登上了泰山极顶,看到了天下阔。看准了阔天下的位置、方向,你再往细了看就不会迷失自我了。
《大明清官吴来朝》是一部廉政教育、倡导勤政爱民的好书,值得党员干部和正在成长中的孩子们一读。
以上是自己的一点浅薄的感悟,如有不当之处,请各位读者、吴熙禄老师本人提出批评指正,定当笑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