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在线 莱芜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729|回复: 0

[健康贴示] 秘传呼降吸升法(打通小周天,就能不生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9-23 17:1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山东
呼降吸升法这种修炼法,其实非常简单。“呼降吸升”是指:呼吸的时候,只要让“呼气”和“吸气”分别对应着“任脉”和“督脉”就可以了。

“呼气”的时候,意想让气息沿着前胸任脉的方向,从上部的百会穴降到会阴穴的位置;吸气的时候,意想让气息沿着后背督脉的方向,从下部会阴穴,直到头顶百会穴的位置。让呼吸的气息沿着任脉、督脉所构成的一个圆环进行流动。也就是传统的小周天气功锻炼法。

神奇的效果:

“盖通督脉可愈身后之病;通任脉可愈身前之病;督任皆通,元气流行,精神健旺,至此可以长生矣。”

要注意的是“呼降吸升”时,意念不需要太重。呼降吸升法可以不通过点按任脉、督脉的穴位,也能够让气息在任督二脉内循环流动,反复循环,化为真气。虽不点按穴位,而百穴气血自然畅通,正如《黄帝内经》所言:“真气从之,病安从入?”

任督二脉的分界点就在人中,起点在裆部。所以在运行小周天吸气的时候要提肛,把阳气提起来。阳气到了头顶以后舌尖就要顶一下“上龈齿之间”,把阴气降下来。这就是动作的要领!注意是自然的,不要太刻意地做。

许多气功在修炼时要求“舌抵上腭”,即舌头轻轻抵住上腭部位。就是指舌尖要轻轻顶在上龈齿之间。气功学认为这是沟通任督二脉的桥梁,俗称“搭鹊桥”。中医学认为,督脉循背,总督周身阳脉,为阳脉之海;任脉沿腹,总任一身阴脉,为阴脉之海,舌抵上腭即可沟通任督二脉,使全身经络接通,上下之气通畅。平时“舌抵上腭”,可疏通气血,条达经络,清爽头脑,强健体质,也有助于多产生津液润喉。舌抵上腭之原则:“嘴闭齿合,舌头尖及舌面前部自然贴在上齿龈处”。

“舌抵上腭”的作用:其一是产生涶津,其二是接通任督脉。舌自然贴上腭,如何做到自然贴到上腭去?那意境就是口象含着舌头,小孩子就是含着舌头的,所以小孩子涶津长流。大家试试,把舌头自然含着,让上腭触到舌头就行,不要管它触及舌面什么部位。这样含着舌头不一会涶津就能满口,这种作法就正确。在练功中,一般不要刻意“舌抵上腭”的,如感觉舌抵上腭不舒服,影响到练功入静,就不用去要求这部位做到位。当通督后要接通任脉时,它自然会有种磁吸力让舌头贴到上腭去贯通任督脉的。

因为人中是任督二脉的中点,所以叫人中。中医每个穴位的名称都是有来历的,是很讲科学的!比如说上为阳,所以头为六阳之首!头顶上的一个穴位就叫百会,就是说所有的阳气都汇集于此!下为阴,所以最下面的一个穴位叫会阴!

   有人会问,“呼吸降升法”是不是只养“精气神”中的气,而不养精和神呢?其实,精、气、神三位一体,相互依存,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正如中医名著《类证治裁》中所说:“精化气,气化神。故精者身之本,气者神之主,形者神之宅也。”经过百年传承的养生良法,都能对人体“精气神”全面补养,而非偏于一隅。

张锡纯本人因悟到《内经》的真髓,专心习练这种养生功法,结果原本40多岁就开始感觉逐渐衰弱的身体,在练习了这种真气治病法之后,直到70多岁,精力体力也丝毫不减。

张锡纯在其73岁时写了一篇《论医士当用静坐之功以悟哲学》的文章,专门针对广大中医同行,倡导用静坐之功,“呼降吸升”之法,达到“聪明顿开,哲学会悟”、“用药调方,随手奏效”的效果。而我用这种方法更是帮助很多久病不愈的患者,让他们恢复精气神,走上健康路。

打通小周天,就能不生病

   如果普通人或者患者能把在人体最重要的任督二脉打通,就相当于为人体接通了“精气神”的输入管道,能够让身体很快有所好转。因为任脉、督脉是人体的前后“生命线”。如果一个人能够用真气打通前后的任督二脉,那么,就被称之为“打通周天”,也就是说,通过养生习练,让人体的真气像泉水一样沿着任督二脉所构成的圆环流动,如此一来,“真气从之,病安从入?”

   为什么任督二脉有如此重要的养生功能呢?这要从被称为“中国近代医学第一人”的中医大家张锡纯说起,因为他可以让大家单用《黄帝内经》中“四气调神论”,就能够进行任脉、督脉的养生保健,效果甚至比药物还要好!

   不信,就请看张锡纯在其著作《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讲述的3个医案故事:

   有人因事北上,在路上偶感风寒。忽然想起张锡纯先生在其医著中提到的“炼气治病法”,于是在车中尝试“呼降吸升”,车走了大约30里路,就觉得心爽体舒,感冒顿时化解得无影无踪。

   有个患者得了屡治无效的严重泄泻病,自己怀疑无药可医。后来,张锡纯教给这位患者“呼降吸升”的练气治病法,仅仅试了四五天,就觉得原来冰冷的小腹部变得温暖起来,再坚持一段时间,屡治无效的顽症终于痊愈了。

   还有位患者得了一种重病,发病的时候喘得厉害,不能坐也不能躺着,吃遍很多药物也都没有用。后来,张锡纯就告诉他“呼降吸升”的练气治病法。一年后,就觉得丹田常暖,热力充满周身,困扰多年的疾病霍然而愈。这位患者感慨道:“医林之秘乎,抑天地之精乎!非明造化之机者,孰能与乎斯?慎之,秘之,非人勿传!”

其它的几个概念:

   上丹田:两眉中间,略深入的部位,大约是大脑所在位置。

    中丹田(绛宫):膻中穴(心窝处)往里,胸膛内部稍偏后,大约是心脏所在位置,靠近脊柱。

   下丹田:肚脐下三寸处往里,腹腔内稍偏后,大约是肚脐、肾脏下面的位置,下丹田附近有神阙穴、气海穴、关元穴等,为元气之海。

   要注意的是练功时不要刻意探求穴位的位置,我们只要知道某一穴位存在的大致区域就行了,没有必要象针灸一样把位置限制到某一个点上。
front2_0_FvpuT5Ec5rfUwI6SWHgPvehnnDjB.1632388223.gif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隐私声明|小黑屋|联系电话:0531-75627999|济南在线 莱芜在线 ( 鲁ICP备15020683-2号 )

GMT+8, 2024-5-2 08:2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