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100
- 帖子
- 积分
- 338080
- 威望
- 点
- E币
- 个
- 相册
- 注册时间
- 2007-6-12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UID
- 84182
|
在武术内家拳的流派传承中,往往会流传着“大架子”与”小架子”的区别,即某某老师教的是“大架子”,某某老师教的是“小架子”等等。尤其是太极拳流派,其实这是尚未对训练方法全面认识的一种误传。实际上,并不存在。
所谓“大、小架子” 两种不同形态的拳法传承,所谓‘’大架子”与“小架子”的练法,是指内家武术在不同阶段训练的两个存在着区别的步骤而已。
刚开始练习内家拳武术的时候,应该采取“大架子”的方法进行训练,即所谓的“先求开展” 的练法,这是内家拳训练的第一个步骤。咱以形意拳为例,这时候的练习,每把每式必须尽量展开,大开大合,上下、左右、前后,尽力扭转。对应、抻拔、开合……步型以 “弓步”为主(也有的以“单鸡步”,即前脚实、后脚虚的单重“鸡步’”来练习),步幅大,踩力猛,速度快;手法舒展,送到极位,发力刚猛,劲力外露;身法起落、开合、升降、反侧等动态明显,变化频率快,幅度较大。
这一个步骤的训练区间大约一到两年左右,最长的也不应超过三年(否则容易落下疾病),这是“明劲”练习阶段。拳谚所谓“形意一年打死人’”,指的就是这一阶段。这个阶段的练功要求以肩架饱满,动作协调,对应到位,发力明确,虚实分明,上下一体为上乘。
这一阶段以“练形” 为主要目标,练习者的骨骼、筋腱、肌肉、腑脏等得到高强度的训练,整体的拳术劲力增长迅速,体质与身体外观变化明显,达到了“换劲” 的目的——使练习者从一般人变成了“拳术人”。
在“大架子”训练的目标达到之后,便应该开始进行“小架子” 训练,即将原先极具舒展的动作收缩幅度,减短路线,将练习的架子缩小,聚为一体,收束成团,着重于意识的运用与对于身体内在力量的把握。即所谓“后求紧凑”的练法,这是内家拳武术训练的第二个步骤。
以心意拳为例,在这个步骤的练习中,步型以“双鸡步”(即双重鸡步)为主,步幅短小,着意摩擦,踩劲较轻,步速较慢,粘着地面行进;身法变化幅度缩小,起落、升降不明显,着意中轴的牵动、连结;手法动幅较小,尽量使原先较明显的刚直动作圆转流畅,环环相扣,不直露痕迹;发力则趋于含蓄,抛弃“大架子”练习中较为明显的“梢节力”倾向,而着重于“中节力”特别是“根节力”的练习。着重于大关个带动小关节,整体带动局部,中间带动两边,大圆带动小圆等等劲力连结、贯通、呼应练习。这里较为明显的特征是“摩”(即摩擦):“内五行”(即内脏)要“摩”,“外五行”(即肢、体)也要“摩”,愈“摩”身体愈实;愈“摩”内劲愈大;愈“摩”功夫愈强。
以上是第二阶段,大约在两到三年内可望有成。如果想达到较高级的境界,则起码要积累八到十年的功力。由于这一阶段着重的是内在的练习,故称为“暗劲” 练习阶段。这一阶段以“练劲” 为主要目标,练习者的意识与身体产生了高度的认同,灵与肉的结合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身体内部的劲为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拙力完全退净,内劲无所不在,功夫达到了“有感皆应,一触即发”的境界。此时就拳术修为来说,可以称为“高手”了。
在“暗劲”训练具备了较为扎实的基础之后(大约两到三年),就可以进入内家拳武术训练的第三个阶段即“化劲” 阶段的练习。所谓“化劲” 练习,就是将前两个阶段训练所具备的基础劲力进行实战性的转化、运用即劲力的变化性应用,使各种动力与实战的技术.战术结合更加紧密,明、暗劲的运用愈加得心应手,刚柔相济,反应敏捷,对各种不同情况均能够应付自如,一搭手即可制住敌劲,“人不知我,我独知人”,处处占据主动,制敌于举手投足之间。这是拳术大成的最高阶段,没有十几二十年的刻苦修炼是难以达到的。
综上所述,内家拳武术的训练从两个步骤到三个阶段,每个步骤与阶段都有一系列具体的训练方法,像入门换劲阶段,现在通常都采用桩功,站无极桩修正身法,站混元桩换劲,养生和练功夫兼而有之,何乐而不为?站桩换劲的要领比较多,通常的文字描述大都抽象,让人看不懂。然而这些都是前人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长期以来由于大多的滥竽充数者以“名师” 自居而使其蒙上尘垢,不能焕发“真我” 的风采,诚可叹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