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在线 莱芜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900|回复: 0

[健康贴示] 宋代武术发展并不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7-9 13: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山东

960年宋朝建立,中国的物质文明进入,一个划时代的新阶段。农业技术发展,土地的开垦以及农业产量的提高,奠定了宋代经济繁荣的基础,城市商业和手工业到了迅猛的发展,出现了以商人为代表的新富人阶层,促进饮食文化、茶文化、建筑和居住文化的发展。

传统的科学技术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颠峰状态,货币流通中纸币的出现与火药及火球投掷器的发明、罗盘针用于航海、造船技术中防水隔壁的发明等,都出现在宋朝。同时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是政治上的一大进步。

历史学家们普遍认为:宋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中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张择端画于1126年的《清明上河图》,形象地再现了北宋鼎盛时期东京的繁华景象。

武术在这一时期的发展也呈现出勃勃生机。宋与契丹、西夏、女真、蒙古族人的连年不断的战争阻断了这一发展势头,南宋走向衰亡。

宋朝军中武艺
在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复杂、军事斗争激烈紧张的形势下,宋元时期的军事武术教育和训练大大加强,以骑射为中心的武艺训练得到进一步完善。因此,宋元的军事教育与训练都有许多新发展宋代募兵时先量身材,"次阅走跃”重视身体素质的考核。

在训练方面,北宋时多次颁布“教法格”对训练内容、训练方法、使用器械均作了明确规定,成为训练的法典。如在神宗元丰二年(1079)九月颁行的《教法格并图像》 "步射,执弓、发矢、运手举足、移步;能马射,马使蕃枪、马上野战格斗、步用标排,皆有法像。凡千余言,使军士涌士焉”。

同时,关于考核方面也作了明确详尽的规定。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 , "诏颁河北诸军教阅法:凡弓分三等,九斗为第一,八斗为第二,七斗为第三;弩分三等,二石七斗为第一,二石四斗为第二,二石一斗为第三。”

而且宋代的军队训练中还十分注重对军队训练经验的总结推广。

不论是训练经验的推广,还是教法格的实施,都须有专职人员进行传习,因此“教头”便应运而生。庆历四年, "遣官司人陕西阵法分教河北军士”,就是中央派出教头推行教法格的。王安石的《将兵法》使其作为一种制度确定,要求中央派出武艺高强者到各路军中充任教头,兵知其将,将练其士”。元丰元年(1078) 曾向各路派出巡回教头队。并且为满足各路军中教头的需要,还采取短期培训或轮训的办法训练基层教头。

此外,宋代军队的武艺表演也很盛行,马端临《文献通考》卷152 《兵四》载: "太宗选军中勇士,教以剑舞,能掷剑凌空绕身,承接妙捷如神。每契丹使至,赐宴,乃出以示之。凡数百辈袒惕操梃刃而入,各献其技,霜锋雪腭,飞耀满空。及亲征太原,巡城耀武,必以剑舞前导,观者神耸。”这种看起来令人“神耸”的徒步集体表演,一方面声势增大了,另一方面难度和实用性却是明显减退了。

宋代武举与武学宋代武举,始于宋仁宗。武举考试先试骑射,然后试策“以策为去留,弓马为高下。”可是不久就停止了(《宋史》卷一五七, 《选举志》三).后来,虽然也曾设立武学和恢复武举,以马射、步射、武艺、策略作为教学和考试,但是并不被人重视。宋代武举考试程序分四级:比试、解试、省试、殿试,每级考试的内容包括两大部分:武艺和程文。武艺常分弓步射、弓马射、弩踏、抡使刀枪器械等课目。程文包括策问与墨义。所谓墨义试,即讲释《韬》、《略》、《孙》、《吴》、《司马》诸兵书大义,“以能用己意或引前人注说解释义理明畅者为通”。所谓策问,即、以时务边防或经史事涉兵机者为问题,限七百字成文。宋代武举考试内容兼顾文武最大的意义在于促进了武艺人向文武兼备方向的发展,是对武艺人重武轻文现象的一种纠正。

宋代武学始于仁宗庆历三年(1043)五月,经三月而废停。神宗熙宁五年(1072)复建武学于武成王庙。“武学生员以百人为额”。当时对武学入学的资格作了不同规定:在京无品位低级使臣、门荫子弟、平民。

北宋元丰三年(1080)四月,宋神宗下诏交定《孙子》、《吴子》、《六韬》、《司马法》、《三略》、《尉缭子》、《李卫公问对》七种兵法,称为“七书”,并雕版刊行,颁之武举,定为武学必读书,这是史上著名的《武经七书》又名《武学七书》或《七书》)的来源。宋朝南渡以后,又规定武举考试以《七书》命题。《武经七书》是我国古代兵书史上第一部军事丛书,是我国众多古代兵书中的精华。

民间结社组织的兴起

宋社会是以自然经济发展作为基础的。这种一家一户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在封建宗法制度的影响下,乡社的向心力很强。宋代农村武艺结社就是在乡村的基础上建立的。《宋史·兵志》载:神宗熙宁三年(1070) 十二月,知定州藤甫言: "河北州县近山谷处,民间各有弓箭社及猎射人,习惯使利,与夷人无异。”哲宗元佑八年(1093)十一月,知定州苏轼言: "今何朔西路被边州军,自澶渊讲和以来,百姓自相团结为弓箭社,不论家业高下,户出一人,又自相推择家资、武艺众所服者为社头、社副、录事、谓之头目。带弓而锄,佩剑而樵,出入山坡,饮食、长技与北虏同。私立赏罚,严于官司府。”在乡社基础上建立弓箭社是自发的民间组织,入社者各置弓一张张,箭三十支,刀一口。当时遍及河北北部广大地区,人数之多、范围之广是罕见的。

北宋末至南宋初,各地乡村居民还组织了寓兵于农的抗金武艺组织“忠义巡社”。“河朔之民,愤于贼虏, 自结巡社”,或忠义社。他们“各随乡村多寡团结,推择豪右从年服者,以为正、副,置枪杖器甲之属”。忠义社除“依时农外,就是御贼备战“他们“尝于庄井附近便处”“教习武艺”。忠义巡社当时遍及山西、河北、河南、山东诸省,发展规模甚大。在农村中以“社”、“堡”、“山寨”形式出现的武艺结社组织,活动规模较小,他们多劳武结合,行侠仗义于村落 间。有的则以这种形式积蓄反抗力量,而后发展成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农村结杜组织的武艺活动,开展的目的、范围、程度不同,有的是防御外族侵掠的,也有以反抗封建压迫、剥削而结社的。但这些结社仍有共同点,这就是都具有较强的军事训练性质,即突出了实用性。以弓弩等冷兵器为主的军事技能训练,刀、枪等武术活动均为当时结社组织的主要装备和训练内容。这类结社组织的习武有着明显的技击特色,与军事武艺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农村武艺结社组织的出现,在推动我国民间武术发展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在农村结社组织发展的同时,城市结社组织也在发展,城市的结社与农村有很大的不同。宋代的城市改变了汉、唐以来城市中封闭式的坊里制度,形成开放式的大街小巷。随之而起的是商业的繁荣。由于商品经济活跃,城市人口大大增加。《东京梦华录》称汴京“人烟浩穗,添十数万众不多,减之不觉少”。这庞大的市民阶层,除了物质生活外,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和提高,由此而兴起了以健娱乐为主要目的的武艺社团。

南宋时期都城临安府(今杭州)出现了争交的“角抵社”、“相扑社”;射弩有“锦标社”、“川弩社”、“射水弩社。”弩射弓社”、“射弓踏弩社”;使棒的有“英略社”等。每社“不下百人”。社的成员因社不同而异。如“射弓踏弩社”,成员大都为武士,要求能攀弓射怒,武艺精熟,射放娴习,方可入此社耳”。角抵、相扑社大都是有臂力的角抵手;参加武艺结社的成员,大都具有一定的技艺水平,多是市民阶层的人们,这些志趣相同的结社者,互称为“社友”。这些人入社习武,主要为了习武练技,强身健体,娱乐消闲。

城市结社组织的活动特色是注重以表演、娱乐为主,与当时北方农村以习武御敌为目的而组成的“弓箭社”和“忠义巡社”等有极大的不同。

宋代城市商品经济活跃。北宋京城汴梁、南宋京都临安,都是工商业荟萃的大城市。商业经济的繁荣,市民阶层的壮大,推动了市民文化的兴起。商业化的习武卖艺蓬勃发展起来,出现大量的以练武卖艺为职业的民间艺人。

由于他门的走街串巷,带动了武术较为广泛的传播。“瓦舍”是宋代城市中出现的群众性游艺场所。在南宋临安城内,瓦舍比比皆是。据《梦梁录》、城市瓦舍的出现为大批职业艺人提供了相对固定的表演场地。

据《梦梁录》载: "瓦市相扑者,乃路歧人,聚集一等伴侣,以图标手之资,先以‘女飐,数对打套子,令人观堵,然后以臂力者争交。”让“女飐”在相扑表演之前打套子(即是后来所谓的套路),显然是招徕观众,这种按一定程式进行“套子”的表演在宋代已经形成。套是互相衔接之意,动作之间能够势势相承,套路在宋代的出现标志着古代武术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趋于成熟。

宋代的相扑也叫“角抵”、“争交”。宋代角抵活动兴盛,不仅是宋廷宴会上的表演节目,也是城市瓦舍中极受老百姓欢迎的项目。相扑除男子外,还有女子参加。宋代角抵相扑活动有两类:一类是平常在瓦舍等平民游艺场所的表演;另一类是作为正式比赛,有所谓“打擂”的性质,比赛不分体重等级,有正式的规则叫“社条”,执行规则的裁判叫“部署”宋代相扑已具有较为完备的体系,以打擂出现的比武形。式以及具有体育意义的相扑比赛已经开始形成。

宋杂剧小说与武术

早在汉代,中国戏曲的开端时期,武术即成为戏剧之重要组成部分。汉代有一出角抵戏《东海黄公》即为一例。三国时宫廷戏中亦出现武打场面。至南北朝时期,宫廷戏剧有进一步的发展,到了宋代,杂剧、小说、讲史、各种傀儡戏、影戏等相当兴盛,其中不乏有武艺的内容。

武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和整个文化艺术的发展变化是紧密相联的。北宋时杂剧的名称还没有严格的界限。有时也指傀儡,有时也指角抵一类的技艺。在当时的汴京,最受欢迎的杂剧可能要算《目莲救母》。

《东京梦华录·中元节》说:“构肆乐人, 自过七夕,便搬《目莲救母》杂剧,直至十五日止观者增倍。” 《目莲救母》是一出武打戏,大多是演员们的武术表演,如“扮武将”、“舞枪”。等,充满了整个剧情,一出戏要演七八天。正因为有武打的精彩场面而受到观众的欢迎。

据《东京梦华录》载,北宋末年的杂剧已有“棹刀、蛮牌”、“小儿相扑”、“角抵”一类的技艺。南宋时杂剧,在各种技艺中武术成为首要的品类。宋代杂剧中武艺的内容很多。《永乐大典·戏文》中有《张协状元》中有“十八般武艺”之说。宋杂剧《飞刀对箭》中也有武打的场面。宋代小说讲经史中,更常常是离不开朴刀、棍棒等打斗的情节,引人入胜。

我国古代文学名著《水浒传》中有描写武打名目的约二百五十次,包括十八般兵器和徒手武艺的内容。《水浒传》第二回“史进每请王教头点拨十八般武艺,从头指教。除了兵器武艺外,还形象描写了诸多具体的武艺动作,“拨草寻蛇势” "旗鼓势” "鸳鸯势”等。《水浒传》虽成书于元代,但所写的是宋代故事,从中也反映出宋代的武艺内容。

front2_0_FqANdRKb8gpWbY8PbINr7fYoWaMS.1625808941.p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隐私声明|小黑屋|联系电话:0531-75627999|济南在线 莱芜在线 ( 鲁ICP备15020683-2号 )

GMT+8, 2024-11-24 12:4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