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在线 莱芜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483|回复: 0

[健康贴示] 怎样练好一套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0-28 23: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山东
 学会了一个拳架套路,懂得了一般的方法要领,学拳只能算是学会了一半。只有在千万次的练习中,通过自己的切身感受,达到动作的劲力顺畅、形神兼备、姿势优美,真正掌握其中要义,明白其中奥妙诀窍,才算是真正学会了一个套路。在这漫长的日日月月、千辛万苦的习练过程中,最好的老师就是自己。

  一个动作要经过反复的练习,才能感觉到最得力的虚实结构,把握好最顺畅的劲路,形成最优美的架势。
  如四十二式太极剑中虚步截剑一式,扭身下截剑后,胯腰胸三个部位扭到什么角度最合适最舒服,该动作有一个扭向右前方的大方向,但多少度最贴切,这些只有在反复的练习中经过多次的扭转,才可以找出最恰当最确切的角度,这个角度就是《太极拳论》中松胯、松腰、敛臀的体现。姿势要想摆得最得力最舒服,外形美观大方,别人是无法给你摆妥当的,只有自己才能找到最好的定位。
  杨式太极拳中的搂膝拗步也说明了这个道理。我们常见一些习练者在转身上步摆臂时往往摇晃不定,就是打拳多年的人也时常出现这个问题。如果仔细琢磨,这里就有着非常精细的技术问题。当你向左、向右扭身摆臂时,脚尖、胸、肩及双臂都是向着一个方向运行,扭动小了动作不到位,扭动大了势必向着一个方向倾斜。把握好这个劲路并不在用力的大小,而在于“前去之意必有后撑之力”,即太极原理中的阳中有阴、阴中有阳之理。具体地讲就是转身上步时,前摆之臂的肘部要有向手摆动的相反方向的用意;同时提起的膝部也要向转身的相反方向外拉,胯要一合即开。只有掌握了这个极不易察觉的细节,才能保证动作既稳沉又轻灵。具体到肘和膝向外用力多少,胯开多少度为最佳,只有自己在反复的实践中去度量把握才能得出。
  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并以此为突破口,勇于攻坚,不论遇到多大困难也不要气馁。在你几乎绝望时,也可能再坚持一下就会出现奇迹。
  在学拳的过程中,每个阶段都有或多或少的不足,有些人一点就通,而大多数人要靠自己刻苦钻研才能找到突破。我本人就是一个天赋很差的人,在习练四十二式太极剑时,从分脚点剑到回身点剑一组,练了3年都没有做好。看到很多初学者都能轻而易举做好,我怀疑自己天生平衡能力是否有问题。我请教了很多人,有的说要气沉丹田,有的说桩功功夫不够,还有的说没有放松等等,理论上我都可以,可自己怎么练还是会晃动。但是我没有放弃,我放下其他动作,专练这组动作,把它分解开一段一段做。在反反复复的分解练习中有一天我突然灵光大现,原来问题在于点剑时我的腰胸肩扭转的角度不够,右臂脱离了整体,单一地使强劲向右后用力,且点剑在先,扭胸腰肩在后,前后只差那么一点时间,然而效果就大不一样。这微小的时间之差竟困惑了我3年之久。我触类旁通,独立步平衡的障碍就迎刃而解。
  “玉不琢不成器”,要有镂金琢玉的精神,才能把每一个动作练好,把一套拳练好。
  要把一套拳、械练好,就要先从练单式起,然后分组练,精雕细刻、细细揣摩,这样既提高了拳架的演练水平,也增长了太极拳功夫。练拳就像画一幅人物画,头部的五官要逐一画好,然后是身体各部位,再下来是道具、背景乃至整幅画的各个部位。只有这样,这幅画的思想内容、人物的精神面貌以及技巧功夫才能得以充分展现。如果不是对每一个部位精心刻画,如果只是这一部分好另一部分不好,这肯定不是一幅完整的好作品。我平时用50%的体力练套路,50%的体力练单式,重点是练高难度动作和自己做不好的动作,这样还可以带动其他动作的提高,如搂膝拗步等动作,非要抽出来千百遍地练,才能练好。如此下来,先是一个一个练,接下来再一组一组练,每个动作都力争练到完美,最后实现整个套路的完美。
front2_0_84182_FixX4hEhFGHzIehr72aE7N37JUiB.1635433492_23_04_52.p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隐私声明|小黑屋|联系电话:0531-75627999|济南在线 莱芜在线 ( 鲁ICP备15020683-2号 )

GMT+8, 2024-6-14 09:0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