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在线 莱芜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52|回复: 1

民间书声中《日记杂志》 王欣荣(山东省社科院研究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0-7 20: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山东

20251007203519front2_0_815174_FhIgJuCSMJNPintTbOXP_UZapkFC.jpg
       早就知道济南出版有《日记报》。别看它是民间刊物,但它却联络了全国知名和不知名的读书人、藏书人、日记爱好者和研究家。这份由报纸而杂志式的不定期刊物,我虽未窥其全豹,但几年零星读来已知它的撰稿人中就有徐中玉、峻青、陈左高、王学仲、徐北文、张学新……新一辈则有作家自牧、编辑家龚明德、王稼句……如今,在我案头方砖一样压着改名为《日记杂志》的第37 卷38 卷合刊,与它的前身《日记报》不同的是:它已由非正式刊物发展为中国文史出版社的正式出版物。在包装上,第37卷与第38 卷"含阴抱阳”,即此卷之尾反接彼卷之尾。48家日记计77 万字积聚成的一部厚书,正合枕边阅读要求,随便怎么翻阅都可自行起迄。
       48 位日记提供者都选定在2005年1月1日至1月15日,计半月15天的日记。故《日记杂志》特冠以专号“半月日谱”。此创意源自今年年初在湖北十堰举行的“全国第二届民间读书报刊讨论会”。出席会议的有《书友》(湖北).《书人》(湖南)《书简》(河南)、《开卷》(江苏)等刊物的编纂撰述人。这些操不同方言,既非同事又非同学的读书种子,平'`时早有文字交往,相晤自然热闹。惺惺相惜,文思相激,《日记杂志》的主编自收,竟有约集众书友编印“半月日谱”之倡议。书友相亲,呼朋引伴,经过半年的运作,终于有了这本大书的问世。上世纪的30 年代,茅盾先生曾主编面向全国各界公众征文的《中国一日》,这一文化盛举在当时于启悟公众的民族与民主的觉醒,曾起到重大作用。至今,它在了解中国人当时的生存状态、精神面貌方面仍具有社会学、历史学的价值。同样,《日记杂志·半月日谱》虽说只收了48家半月的日记,其社会学、文学价值将随历史的发展而彰显。日记具有私秘性,公开出版前难免做了若干处理,但到底它像书信一样能较充分而真实地表露个人的行迹、爱好、思想、感情。“嘤其鸣矣,求其友声”,这为读书界的同好提供了交流和比照的可能。再说,这是一部读书一族的日记集群,开创了日记出版,特别是一般读书人日记出版的新生面,其开创之功是独具的。
       以前,我总以为现在能坚持写日记的人,也像我一样,是至今未用电脑,不去酒场、舞场的教科文界的落伍者。通读之后我才清楚,这批日记的提供者,确有教科文界的长者,但军人、公务员、年轻的企业家、媒体工作者却占了多数。他们电脑用的熟练,反而促进了对文化理想的诉求。这些认真访书、淘书、藏书,并且消化着书以校核自己的每一天的日记,对我确乎是一种激励。
20251007203548front2_0_815174_FmmpW8iUe7GpDdpnkns3z_KwOzVE.jpg
20251007203550front2_0_815174_FnfbX8DH64l6nKgIpRBRzZuFboZB.jpg
20251007203549front2_0_815174_FlW5xBjxi9B-vf0BHZyXT072pue1.jpg
20251007203549front2_0_815174_FjWmxPKuIuoXnJdifRACSucgpl0A.jpg
20251007203547front2_0_815174_Ftdd2Dy6AAoWagScKVgDc-LoCn_k.jpg
20251007203548front2_0_815174_FguUSvrM5cMVG_xQA2JoZ-LmWQoZ.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隐私声明|小黑屋|联系电话:0531-75627999|济南在线 莱芜在线 ( 鲁ICP备15020683-2号 )

GMT+8, 2025-10-26 01:5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