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在线 莱芜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76|回复: 0

名家||自牧印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9-21 12: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山东
20250921123512front2_0_815174_Fh4IXdwTSGBftCtlLpJLw_pl1oI9.png
自牧印象:亦师亦友真性情
作者:曲展强
      与自牧先生交往已是二十多年了。他予我的印象是纯朴、清静、真挚、厚道,是我认为最如平民的大作家。我比他年长,他称我大姐,我称他小弟。
      他的性格是与世无争,只争公平,容天容地,不容邪恶。他交友很广,但有着严格的原则,即与圣人交,与君子交,与坦荡者交,与读书人交,与雅士交。
      他是谦谦君子,“自耕自牧自知足"。对朋友乐善好施,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成人之美,帮人所需,乐此不疲,无半句怨言。他说:“好友人之事,好集体之事,其乐融融,其愉盈盈……"
      他性情如菊傲风拒霜,高洁坚贞,真淳自得,诚如《人澹如菊》众人所云。
       他几十年如一日,锲而不舍,孜孜不倦。在工作之余淘书、藏书、读书、观察、思考、创作,博观约取,厚积薄发,可谓励精图治,弹精竭虑。
      他的日记、散文、小说、诗歌、随笔、书简、序跋……,读来韵味无穷,给人以心灵的启迪和多方面的感受。
      他的书斋,从“綠室"到“百味斋"到“淡庐",无不记载着他对人生的参悟,记载着他“拥抱朴素,守护真诚”、“淡泊自甘,清格永守"的心迹。
      我曾有幸去“淡庐”一观,内心的震撼非同一般。四个大书架顶天立地,占据了一整面墙壁,架上经典名著不计其数,有《诺贝尔文学奖全集》,《鲁迅全集》,《郁达夫全集》,有叶圣陶、孙犁、汪曾祺……,还有作家签名本一大批……洋洋大观,令我惊叹不已!名人大家题写的“百味斋"和“淡庐”匾额,分别掛于书房门楣和正面墙上,真可谓书香弥漫,使人陶醉。
20250921123555front2_0_815174_FoxsyJFBgu1_oogdKRauzcr6Z2qK.png
      那青果短柯的小园,是他的雅兴所致精心打造,也是他的精神家园,他心目中的世外桃源。他的心境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而今,自牧已是年过花甲,正在含饴弄孙乐享天伦,然其初心不改,继续前行。衷心祝福自牧,前路更辉煌!
      有人说,以自牧如此高的文学积累,应写出更多的好作品。我觉得,过去他在扶持朋友、助推社会前进方面,花费了太多的心血。这正是他的高风亮节!我信心满满地期待自牧的更大丰收。
      笔健墨润耳顺年,襟怀淡泊谁比肩。喜看青柯犹茂盛,更期新果出慧园。
20250921123828front2_0_815174_FpfnrlHPK6-kW7WT4tJx5vzsVaO1.png
数重山外现楼台一一自牧书法心赏小记
作者/张晔
20250921123851front2_0_815174_FmigKCHrOYPccH6GTyv3inKvfMku.jpg

      “自家颜色自家声,牧己游艺心底清。先贤惟有靖节似,一树桃李笑春风。”这是我多年前写给自牧仁兄的一首诗,诗虽说不上精道,但情切意真,出自内心。我曾经做过考察,在山东文学艺术圈里,名字前冠以"好人”二字的,似乎只有自牧一人;在齐鲁书画艺术圈中,名字前冠以“著名日记文学作家”字样的,似乎也只有自牧一人。我与澈堂主人自牧君子,乃亦师亦友的关系,我们的交往历史可以追溯至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因书结缘,因书成友,因书联谊,因书厚交,在我的"轩轩堂”内,至今珍藏着先生签赠我的第一本著作一一《百味集》。是书扉页上,有他写给我的一封信,钢笔字迹流畅雅达,像一条深蓝色调的音乐之河,款款入目,直到心底。但那笔画是简约宁静的,圆融而富含禅意;但那章法是舒朗澄澈的,氤氲着莫测灵机。现在沉思回想,自牧在书法艺术和文学创作上的才思和天赋,那时就已经显现出来了。
20250921123920front2_0_815174_FiYd_6DdhOh2Dn-SOsyEdhuE8Sk0.png
      如今的自牧,已经是著名作家,同时也成了著名的书法家。如今,他作为齐鲁书画家协会主席,在文学艺术创作领域之外,又开拓彩绘出了一片新的天地。事实还证明,自牧先生在齐鲁书画苑地里的辛勤耕耘是硕果累累的,众望所归的,我们坚信:选择作家出身的自牧出任齐鲁书画家协会主席这一职务,正是以袁相富先生为代表的前辈书画大家的慧目独具!

      自牧君子乃已故黾园主人、天津大学教授王学仲先生的得意门生,截止到目前,全国已有多家报刊传媒推出了自牧的书法作品专版,省内外不少报刊也刊出了一批评论他书法墨迹的精妙文章。三十多年来,自牧应邀为各地文化界、商业界新朋旧友题写的书名斋号不计其数,如他题写的“天地知本“四个大字,已镌刻于山东大学中心校区的“日新亭"上。另外,蒲松龄纪念馆、蒲松龄书馆、孙犁文学馆、刘玉堂文学馆、周村百家书坊、中国日记资料馆、垂杨书院等馆所,也都有自牧的书法作品被珍藏展示,这甚至可以称之为藏之名山而传之久远了。

      面对自牧先生的书法墨迹站定,你会感到一种超脱世尘的空灵和宁静悄悄袭来。这种感觉,我在拜读弘一、虚云、净空、星云诸位高僧大师的书迹时曾产生过,也在品味郭沫若 、茅盾 、孙犁、汪曾祺等巨擘的墨韵时产生过。禅机隐伏的空灵大美在他的字里行间洇润弥漫。品鉴欣赏之余,就总认为:先生大德,其字非字,是乃心相外化也。境由心造。这种超然笔墨技法的纯真境界,源头乃是国学书脉、文史哲美的综合修养,同时,自然也离不开其恩师王公学仲的教诲和本人多年以来的人生体验和顿思深悟。
20250921124205front2_0_815174_Fm0m_GEZIJVTTtkXRVoM6TjbaqVl.jpg
      自牧书法,其实无法,其精品皆非精心创作。观其大多数得意之作,往往都来自酒后挥毫。无酒,先生一般不愿意提笔;无酒,则笔下字迹少韵无神。尝尽人生百味而后归于朴素淡雅,历经酒桌喧嚣而立遁静寂境界,"好人自牧”的大本事就在这里。毛笔,是他的修行密器;砚台,是他的人生福田;墨汁是他的心血沉淀;宣纸则是他的性情道场。为人,他不在乎贫穷富贵;写字,他不在乎纸笔优劣,但见先生面对桌案从容站定,稍稍凝神遐思,便如大将临阵,胸有成竹,挥笔游走,似蛟龙入海,因墨赋形,神采飞扬,顺势而为,犹若探囊取物。顷刻之间,一幅幅书法妙品落定呈现。他写字运笔极快,但却几乎不见次品。不拘尺幅大小,写啥内容都落笔生花,直让人惊喜叹奇,眼界大开。他心手相应,少有间隔,笔动意连,见情显性,看澈堂自牧君子舞墨,真乃大享受也!

——2019年11月6日修订于平阴轩轩堂
20250921124219front2_0_815174_FqeZ8Kn7UwOLxyauB6pEP7BXIkBj.png
圆融之道
——走近“好人自牧”
文/张期鹏
20250921124205front2_0_815174_Ft2ltT404cpaJW_kK2ZiBtMKCo1r.jpg
      自牧的字,若单从书法艺术的角度来欣赏,恐难入其道。倘从其字看其人,由其人赏其字,则可豁然有悟矣。
字如其人,人如其字,两者能够融合到几无罅隙的地步,在我所见到的书家之中,并不多见。他的字多为中小幅,字数一般不多,有时四字,有时八字,十几字就算是多的了。这大概与他的性情有关,他为人低调,不事张扬,在写字上也就不追求什么癫狂奔放、气势如虹了。他的字内敛、含蓄,如一壶陈年老酒,醇厚、绵软,需小口慢啜,细细品味。
      这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文人品格。自牧是一个典型的文人,而且是一个恪守着老派文人习惯的文人。比如他不管写文章还是记日记,都是手写,而不愿用便捷的电脑;他与远方的文朋诗友联系多以通信方式,而不习惯打电话、发短信、写邮件。他是在享受一种日渐消失的文化遗传,而不是将这些单纯地当做一件“事”来做。所以,他的字带有浓厚的文人气是必然的。这从他选择的书写内容上也可以看出来,比如他平素常写的“大道至简”“大美无言”“知止得静”“庭前竹少能容鹤,池中莲多不碍鱼”之类。这需要一颗闲静之心。而闲静之心的养成, 除了读书,怕是没有别的好法的。
自牧的书读得多,还是一个很有名的藏书家。他的书房“东山居”,也是济南一道不错的文化风景。他整天沉醉在书香之中,自然影响了性格,浸润了灵魂,形成了一种难得的书卷气。体现在他的书法上,看似有些拙,但拙得没有“劣”气;又好像有些巧,但巧得没有“俗”气。展纸静观,慢慢浸出的是一种“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境界和“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韵味。
      是的,境界和韵味。这是多么难得的啊!伴随着那淡淡的墨香,氤氲弥散的是常年阅读的诗书功底,是人格修炼的精气魂魄,是温婉处世的散淡情怀。
      于是,我看到他的书法,既非纯粹的楷书,也非规范的行书,同时也不是人们常说的行楷。他的书法,用笔丰腴而不乏清秀,结体方正又不失灵动,笔意简洁也不避繁复,看似有锋又锋芒不露,给我的突出印象就是“圆融”。
20250921124207front2_0_815174_Ft9iV5jsZVyZ8cE8Q818pD3OXfUG.jpg
      这是一种多少人追求而追求不到的境界啊。
      有时候,人极力向往的某种境界并不是刻意追求就能达到的吧。自牧的书法达到了这种境界,不是别的,是因为他本人达到了这种境界。他热心助人、急公好义,散淡处世、不慕名利,宽厚待人、从不疾言厉色,在全国民间读书界早就有“山东及时雨”“好人自牧”的美誉。如果放在书法界,不知能有几人担得“好人”“及时雨”的名声。当然,自牧无意成为一个书法家,他也从不参加这“协”那“会”,他写字只是业余爱好,只是心性使然、自得其乐而已,所以他的字没有功利心和烟火气,更没有戾气和痞气。
      我看自牧的字,品味其中的圆融之道,也更好地理解了古人所说的“为文先做人”的朴素道理。其实,所有的艺术都是一样的,所有的行当也都是一样的,做人很重要。
——转自《山东工人报》,题目有改动。
20250921124216front2_0_815174_FnlhyRIj3L0_p7pGRxfO5VdfeZ7C.png
文人情怀

——再说自牧

张期鹏



      三四年前,我曾写过一篇短文《圆融之道》,略谈自牧其人其字。当时,有这样一句话:“自牧无意成为一个书法家,他也从不参加这‘协’那‘会’,他写字只是业余爱好,只是心性使然、自得其乐而已,所以他的字没有功利心和烟火气,更没有戾气和痞气。”

      可是不久,齐鲁书画家协会换届,主持者“众里寻他千百度”,感觉不论是名望、成就还是号召力,这个主席非自牧莫属。他反复推辞不过,上任了。有人对此持有异议,我一开始也不赞同他轻易“出山”,后来也就慢慢理解了。大家公推他为主席,是希望找到一个真心为协会付出和服务的人。这样一个人,在当下还真是稀缺资源。于是,擅长书法又在文学界、读书界、藏书界素有“好人”之称的自牧,就成为理想的人选了。
20250921124206front2_0_815174_FmVm3cuuBFTBnZvuBnXAg8-6LutB.png
      果然,自牧主持协会不到一年,就靠他自身独有的优势和魅力,吸引了众多书画家加入其中,并在全省范围内广设创作基地、举办书画展览,还组织了数十次书画下乡活动。一时间,齐鲁书画家协会风生水起,在全省书画界的影响力、美誉度与日俱增。
      这个现象,引起了我的思考,也使我想起了关于启功先生的一件趣闻:中国书协换届,启功先生推荐某先生出任。有人不解,问他:“某先生会写字吗?”启功反问:“航空航天工业部的部长会开飞机吗?”的确,现在会写字、画画的人不少,能够担当主席大任的可真不多。因为书画家协会主席,仅仅是一个书画家不行,还得有能力和水平把那些秉性独特、风格各异的书画家们团结在一起,真正形成一个不至于让人小瞧的整体。这样一个人,要有书画之技,更要有文化涵养、领导才能,尤其要通文化之道,是个真正的文化人。因为书画本质上还是一种文化,书画圈也是一个文化圈。
      如此说来,自牧出任此职顺理成章,因为他就是一个典型的文人,他的字则是典型的“文人字”——散淡简约、圆融通达,充满了文人雅趣,具有超逸之境。
      说起“文人字”,我们有时会陷入某种误区,以为就是文人写出的字。其实谬矣。时下的多数文人,莫说毛笔,连钢笔、铅笔都已经很少拿起了,自然不可能写出好字。也有一些文人,喜欢写字,但对书法之道视若无睹,甚至极其轻蔑,既不临帖、读帖,也不研究笔法、章法,只是率性而为、提笔瞎写,还以所谓“文人字”自鸣得意。这样的人,姑且让他“自鸣”下去,完全不必计较。真正的文人字,应是文人中的善书者或书家中的能文者所为,它更多地带有文气的滋养,在书法线条与造型中多了一份文化的内涵。就自牧而言,他是文人中当之无愧的善书者。
20250921124230front2_0_815174_FtJ5nPTXxfXN4sdgUT6dNBnkbhJm.png
  
20250921124227front2_0_815174_Fk2fd5OCCx1JAG1PTvlf57IdJTCW.png
20250921124308front2_0_815174_FsMtArVO6xy1nRNsRGfzgMYqHbOb.png
      其实,不光文人字,就是文人,在今天也是一个有点模糊的概念,很难去定义、分析。很多时候,我们说一个人是不是一个真正的文人,可能只是一种感觉。尽管如此,按照人们约定俗成的一些看法,我们还是可以总结出文人的一些特点,我看一是要有文,二是要有文人气。之所以强调“有文”,是因为时下如鲁迅先生所说的“无文的文人,不作的作家”比比皆是;之所以强调“有文气”,是因为现在“有文”的商人、痞子也实在不少。这两个方面,自牧都有其过人之处。
      他出生在文风极浓、文化积累极厚的淄博周村,自幼就爱文学,就在心田上撒下了文化的良种。后来参加工作,虽然从事的是与文学不搭界的医院管理,但正赶上了上世纪80年代文学至为神圣的时代,幼时的种子想不发芽都难。再后来,更是考上了山东大学作家班,经过了两年系统学习和专业训练。他参加工作40多年,一直没有离开过那所机关医院,但我没见过他编写和出版的专业书籍,主编或参与编辑出版的文化艺术类图书倒有200多本,自己的文学随笔也有十多本。他还与文友坚守日记文学阵地近20年,出版《日记报》《日记杂志》60多期,成为当今民间文化刊物的一个奇观,他也因此荣膺“中国十大日记人物”等诸多称号。
   


20250921124256front2_0_815174_FpGhmiMAdDXnbKAHLSoE6Xr0YmC6.png
  这些文化成就,奠定了自牧成为一个文人的基础和前提。更为重要的是,他是一个把书读进内心、读进灵魂的人,饱受文化浸润,浑身散发着文人之气。 那么,何为文人气?我觉得不是留留长发长须、穿穿汉服唐装、吟吟“子曰诗云”那么简单,最关键的是他在为人处世上透露出来的文人风范,修身克己,崇礼重道,宽厚包容,乐助他人。要涵养“文人气”,我看也不外乎两点,一要读书修身,二要勤于实践。对于读书修身,我特别信奉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说过的“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其实,以前我对此颇感疑惑,不理解孔子为什么会大赞“为己”之学,反对“为人”之学。后来读书多了才渐渐明白,所谓的“为己”之学就是注重读书修身,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而“为人”之学就是把读书当成纯粹的谋取功名利禄的手段。两相比较,高下自现。荀子甚至称“为己”之学为“君子之学”,将“为人”之学视作“小人之学”,说过“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的话。漫漫历史长河中,又有多少人把文化变成了一个漂亮的标签和唬人的噱头,变成了追名逐利的手段呢?今天,这样的情况依然不少。自牧显然是不耻与之为伍的。

      同时,他不是一个文化的空谈者,而是一个实践家。他自觉地把所读所学变成亲身的实践,热心地传播文化知识,倾情地帮助那些希望得到帮助的人,东奔西走,不知疲倦。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几乎每天都在给人题书名、作文序、编校刊、校书稿,见有新朋故交必定送上自己的书法作品。这种大度、包容之态,常给人如沐春风之感。

      这样一个主席,不正是我们所盼望的吗?

      这也使我想起了《论语》开篇那一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几十年来,这句话也一直在困扰着我;我看过许多解说,都没有解开心中的疑团。学习和实践是多么艰苦、辛劳的事情啊,为什么孔子说是快乐的呢?今天,我将这句话与孔子所说的“为己”之学联系起来,终于明白“学而时习之”的确是人生的大快乐。因为“为己”而学是灵魂的充盈、人格的完善、境界的升华,付诸实践则是一种精神的外化和自觉行动,归根结底都是一种生命的内在需要。学习和实践不论有多么艰苦、辛劳,它一旦成为生命需要,成为一种发自本源的人的欲求、一种人的生命欲望的自我满足,不就变得很快乐了吗?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呢?这种境界,恐怕不是一般人随便就能达到的。自牧能成为这样一个人,是几十年自我修持的结果。

这样一个主席,应该就是我们所期盼的。

——2019年5月10—14日于济南垂杨书院
20250921124222front2_0_815174_FpgB9ltQRFUuOe8QazXaiNVys7QJ.png
20250921124310front2_0_815174_FoZARpcRNAeulv0qrvQuTPJVfXVH.p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隐私声明|小黑屋|联系电话:0531-75627999|济南在线 莱芜在线 ( 鲁ICP备15020683-2号 )

GMT+8, 2025-10-31 06:3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