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1
- 帖子
- 积分
- 50
- 威望
- 点
- E币
- 个
- 相册
- 注册时间
- 2011-5-24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UID
- 272301
|
成年后,我总把自己定义成 “独立耐孤” 的模样。不再是抱着童话书幻想霸总与灰姑娘的初中生,也褪去了 17 岁时在日记本里反复写下 “我不要再喜欢你了” 的青涩。和朋友调侃 “心像在大润发杀了十年鱼般冰冷” 时,连自己都快相信,那份轻易心动的能力早已消失,我足够强大到不需要旁人的目光。
可这份 “冰冷” 的伪装,最近却被一次次细微的情绪戳破。我发现自己远比想象中更需要爱,更需要被看见、被关注 —— 但这并非爱情,而是一种更宽泛的、渴望被世界温柔以待的期待。在猫咖,小猫蹭着我的手时,幸福感会瞬间漫上来;可当它转身黏上别人,莫名的失落又会悄悄滋生,甚至会冒出 “养一只只属于我的猫” 的念头,只想独占那份柔软的依赖。在手术室里,护士一句随口的 “乖乖”,竟像一束暖光突然照进心里,让我忘了紧张;就连厌恶至极的工作,也会因同事一句简单的认可偷偷开心,又会为一句模糊的评价反复琢磨 “是不是我做得不够好”。
最让我陷入内耗的是看直播。两周里刷了不到 100 块,刷礼物的人也不过 20 个,钱从来不是重点。真正困扰我的,是在直播间里小心翼翼的自己:发一条评论要反复斟酌词句,就想成为主播眼里 “特别的那个”;评论没被回复,就会忍不住反思 “是不是我说错了什么”;下意识附和直播间的中心人物,只为换一句轻飘飘的认同;甚至会期待自己没上线时,有人问 “她怎么还没来”,上线时能收获一句热情的欢迎。这种情绪像藤蔓缠上心头,搅得日常都不得安宁,我反感这样患得患失的自己,只好强迫自己停下看直播。
可停下来后,疑问反而更清晰:我竟连陌生人的这点情绪价值都如此渴求吗?明明是一辈子不会见面的人,却为他们的目光辗转反侧,这让我觉得有些可怜。就像之前报健身课,明知部分费用是为了教练提供的情绪价值,本该坦然享受,可训练时总忍不住揣测 “教练会不会觉得我动作很笨”“他怎么评价我”,好好的放松变成了新的焦虑。
我终于明白,问题的根源藏在自己心里:我始终没找到稳定的自我,也不懂如何真正爱自己,所以才会拼命向外索求 —— 从猫的依赖里找存在感,从护士的温柔里找暖意,从直播间的关注里找认同。就连喜欢看 “救风尘” 题材的 GB 小说,也是因为那些 “满眼只有我” 的设定,恰好填补了我对 “专属注视” 的渴望,满足了那份想被坚定选择的控制欲。
我常常在心里问:会有那么一天吗?朋友没叫我出去玩,我不会第一时间怀疑 “是不是我哪里做得不好”;想要什么能大大方方说出口,不用怕被拒绝或嫌弃;不再需要靠别人的关注和认可证明自己,因为我打心底相信 “我本来就很好”。或许那一天还需要很久,但此刻能看清自己的渴望与脆弱,已经是改变的开始。毕竟,认识自己,才是爱自己的第一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