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255
- 帖子
- 积分
- 44149
- 威望
- 点
- E币
- 个
- 相册
- 注册时间
- 2017-9-1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UID
- 815174
|
早在二三年前,我到淡庐拜访自牧先生,谈话间曾建议他创办一份专业性的《中国日记报》。我始终认为,以自牧先生的资历和对日记的那份痴情,主编一份这样的报纸当在情理之中,而且非他莫属。当时他却无意于此,加之又主编着一套诗文丛书,分不出精力来,这事就搁下了。直到去年七八月份,当我把要创办《日记报》的想法告诉他时,他仍然未置可否,似乎对编报纸一直兴趣不大。而一个月后当我把《日记报》创刊号的清样送呈他审阅时,他却十分认真用心地看了多遍,还提了一些指导性意见和建议。后来又应我的请求,欣然为《日记报》题写了报头。字写了三四张,让我选一张用。自牧先生当时认真写字的神态,至今还清晰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日记报》出第二期的时候,他得悉经费紧张,便慷慨解囊,无偿捐助了五百元人民币,使报纸顺利地按计划出刊。第三四期(日记报》合刊因为版面多、稿量大,时间也仓促,误校漏校之处不少。自牧先生看了报纸后便当面相告并结合他的校对经验丝缕以教,使我在接受教训的同时又学到了不少校对的专业知识。
自牧先生的严谨治学令我深为钦佩,第五期《日记报》清样出来以后,我拿去请他过目,想听听他的意见。不料静养中的自牧先生不顾腿膝伤痛和行动不便,坚持表示由他审校一遍。为了保证报纸的编校质量,我当然乐意由先生严把文字关;但考虑到他正在养病期间,我心里又有些犹豫。校对是个非常细致、琐碎的活儿,给病中的自牧先生增加这么个负担,我又于心不忍。最后还是恭敬不如从命,便把一份清样给他留下了。隔了一天,我去淡庐取校样,一进门发现自牧先生正在伏案劳作,因为天气太热他竟打了赤膊。他的面前摆放着《日记报》版样和一摞工具书。他正用朱笔在仔细校阅,遇到拿不准的字词便随手查阅字典词典核实。我拿过先生校过的版样,看到我已经校了三四遍的文稿,还是错误百出,漏网之“鱼”活蹦乱跳着,似在对我嘲讽。那一刻,我真为我的粗心大意感到羞愧,更被自牧先生的细致认真深深打动:不光是抱病赤膊的劳作,更有一种一丝不苟,认真做事的态度——其实,这也是先生做人的态度。为朋友,为别人,他从不敷衍了事。有求必应,有言必果,答应了别人的事就当做自己的事一样全力以赴,从不虚伪。因而也就深受大家的敬重。这从《淡墨集——自牧及其作品》中,从文友们的文章中、书信中、交谈中可以得到证实。无欲少求,热心助人,甘于清寂,醉心书事,抱朴守真——这便是自牧。从不断深人地交往中,我是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了自牧先生人格的高洁与魅力,越来越读懂了“光明磊落”,“坦坦荡荡”这些词语的含义。
自牧先生一直在关注着《日记报》。为了取得刊号,为了争取经费赞助。为了扩大报纸的影响,他四方联络,不殚辛苦。不仅积极撰稿荐稿、直接参与审校工作、赞助出版经费,还给全国各地的文朋诗友寄信赠报、介绍宣传,在先生的大力帮助下。目前已经有几个单位对《日记报》表现出了极大兴趣,有了资金赞助的初步意向。可以说,(日记报》能发展到现在,自牧先生功不可没。虽然挂名“名誉主编”,但他做的实际工作却非常之多,这对于报纸的生存和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幸哉,日记,能有自牧先生!
幸哉,《日记报》,能遇自牧先生!
2000年6月18日于耕读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