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在线 莱芜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28|回复: 0

张期鹏/撰文:《热情与爱的力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7-24 12: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山东

20250724115810front2_0_815174_FgLjXPEEn7xQTcLbuBMJf5ykHCnZ.jpg
20250724115844front2_0_815174_FgzqaXpiidU0OguFE3lIt0QA9IYK.jpg
山东大学作家班文学馆名誉馆长王培元(中)、张期鹏(左),馆长自牧(右)在文学馆大厅合影

7月18日
      中国作协会员、《山东写作》执行主编、鸿儒书院院长张期鹏近日在美国太平洋东岸为深圳古农主编的《疏影集——众说自牧》一书撰写了跋语:《热情与爱的力量》——
20250724115908front2_0_815174_Fku9vLSbvV62eJo4Y8E_8LPlDaah.jpg
20250724115908front2_0_815174_FvDmbSEc3QiX8BK1yHYbGcrylKoq.jpg
热情与爱的力量——《疏影集:众说自牧》跋

张期鹏(山东省直)

        今年是自牧先生七十初度,按照传统习俗,是他的古稀大寿。不过,杜甫所说的“人生七十古来稀”,显然早就过时,在人均寿命已经达到八十多岁的今天,七十应该只是一个人进入老年阶段的开始。更何况,自牧兄“身体倍棒,吃嘛嘛香”,每顿半斤、一天两顿也毫不含糊的酒量更让人称奇。他的状态,不能说可追他所熟悉的周有光先生,至少也可和海上周退密先生、天府马识途先生能有一比。所以,七十初度,对他来说不过是又开启了一段新的生命旅程。
        那么,我们用什么才能更好地概括现在的自牧先生呢?想来想去,我觉得没有比孔子那句“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更为准确的了。是的,他从此可以“从心所欲”地去做更多的事情,让他七十年的积累尽情发挥,为文化的大厦添砖加瓦,也在那座坚实的基座上留下自己更深的印痕。
20250724115942front2_0_815174_FoYoT18ZO8_LPF9sLpe8RE_KNCkN.jpg
20250724115942front2_0_815174_FhKYxi6L9iuBMwbrwn8LvOhkWZ_3.jpg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是什么让自牧先生保持了这样持久的生命活力?是什么让他钟爱的文化事业长久不衰?我们从古农先生主编的这部《疏影集——众说自牧》中可以找到答案。那些来自天南海北的友人的回忆,那些精彩的描绘与刻画,那些诚挚赞美与评价,都从为我们呈现了一个丰满、旷达、散淡、潇洒的自牧。我读这些或长或短的文字,感觉心头慢慢地凝成了一点,那就是他的成功,来自于他对朋友、对长辈、对后进和对文化、对艺术、对事业的始终如一、源源不竭的热情,极大的热情,无与伦比的热情。
        在我与他密切接触的十多年时间里,我也亲身感受到了这一点。正是这种热情,让他身上始终散发着一种真诚无私的爱。他的这种爱,对人对事是无差别的,有时甚至是“无原则”的,突出的表现是他在与人的交往上,对待一些人与事上,甘愿吃亏,甘愿“上当”,从来都是一笑了之,绝不计较。而且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人与事,也绝不吸取教训,还是依然如故。所以说,他那个在文坛、书界颇为有名的“山东及时雨”的称号,不是随便获得的。那得多少付出、多少隐忍?我们所有与他交往的人都略有感觉,但是很难量化也无法量化。也正是这种爱,让他打破了上与下、老与幼、尊与卑、优与钝的界限,让他对待一切的人与事,都如炉火一样温暖。他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他也在照亮别人的过程中,成就了一个崭新的自己。
       这些都在这部书中有着充分的体现,我们从中可以看到,这是一个打通了庙堂与民间的人,一个连结着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的人,一个曲高和众的作家,一个执着坚韧的日记专家,一个风格独特的文人书家。同时,他还是一个忠厚谦逊的长者,一个热情细致的导师,一个真挚可靠的朋友,一个不计所有、一心奉献的文化义工。他是一个有情、有义、有爱的人,他的情、义与爱无差别地播撒在无数人的心中,让他们感受温暖、诞生希望、追求未来。
       这一切,都源于他的生命热情,天生的、不可救药的生命热情。没有热情,就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一切。因此,我们在这本书中,读到的是热情的力量、爱的力量;我们在他的身上,感受到的同样是热情与爱的力量。我们更希望随着这本书的问世,能将这份热情与爱传播到更多人那里,温暖这个世界上更多的人,照亮这个世界上更多的角落。我想,这也正是文化的力量,是文化所应承担的根本。
       在自牧先生六十岁的时候,我曾经广约好友,题诗祝贺,并编成了一本《人淡如菊——自牧六十初度友声集》,至今仍有较大影响。当然,这影响不在于那本书,而在于自牧先生本人。现在,古农先生晓又辛苦玉成这部《疏影集——众说自牧》,在时间上是个接力,在内容上则大大丰富、全面、深入了。我们从中也可以看到自牧先生这十年间的变化与发展,看到他所留下的那些深深印痕。
20250724120000front2_0_815174_FpMnofq2RhBOyxSlHkHBm-7SOad5.jpg
20250724120000front2_0_815174_FoGf6IZHJOgn4itrLylJi4HcJFFE.jpg
        一个怀有热情与爱的人,也一定是一个永不懈怠的开拓者、永不停步的创造者,因为他胸中的火在烧,他无法停止发光和放热。那么,在自牧先生八十岁的时候、九十岁的时候、一百岁的时候,我们将用什么语言来记述他的成就、描画他的心胸呢?
       我想,我们还是紧跟他的脚步,向前,向前,向前。我们只要与他一起奋斗,一起努力,文字的表达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那么,就让我们共同走过,并一起期待那一天的到来吧。

2025年美国东部时间7月18日于大西洋东岸
20250724120011front2_0_815174_FhPjUIpnsYbCyDiFmle6lYruVdzC.jpg
自牧简介:
        自牧,本名邓基平,号淡庐,别署东山散人。1956年8月生,山东周村人。1975年冬参加工作至中共山东省委办公厅。1991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作家班,2002年晋升为国家一级作家。曾任中共山东省委机关医院副院长,现任齐鲁书画家协会主席,《日记杂志》主编,垂杨书画院院长,山东大学作家班文学馆馆长。
        1980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出版有散文随笔集《百味集》《抱香集》《疏篱集》《三清集》《尚宽集》《存素集》《舍得集》《自然集》《四面集》(合作)、《六坡集》(合作)、《三庐微书话》(合作)、《淡庐序跋》《淡庐日记序跋》;诗集《绿室诗存》;报告文学集《劳动之歌》;书信集《南北集》《澈堂鱼素》《淡庐书简》;日记集《人生品录一百味斋日记》《淡庐日记》《书事快心录》;师友评论专集《淡墨集——自牧及其作品》(潜庐编)、《人淡如菊一自牧六十初度友声集》(闲斋编)。
        主编选编各类文集、书画集200余种。致力于日记写作与传播50余年,被誉为“当代日记文化的行者”。2006年在全国第三届日记文学论坛上荣获“日记写作与学术研究突出贡献奖”;2016年荣获首届“中国日记十大杰出人物”称号。
         
20250724120024front2_0_815174_FlTeloKqsQBLSFt62zJNlSF1Z9SX.jpg
20250724120023front2_0_815174_Fhlwb8QaQPSnHCr4FM3vKZMlfmJU.jpg
20250724120024front2_0_815174_FnyW2dExp-lJrERr2_MCw1FnDkKE.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隐私声明|小黑屋|联系电话:0531-75627999|济南在线 莱芜在线 ( 鲁ICP备15020683-2号 )

GMT+8, 2025-9-6 00:5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