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255
- 帖子
- 积分
- 43509
- 威望
- 点
- E币
- 个
- 相册
- 注册时间
- 2017-9-1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UID
- 815174
|
十年前,我看了《百味集》后,即认定自牧先生是我的知音,但真正通了音信,却是在十年以后。漫漫十年间,我心仪的作家,心神早已由作品牵线而交融,诚旧友也,每当我翻阅《百味集》,自牧的名字总萦绕在我的思绪里……
十年间,我曾有两次给自牧先生写信的冲动,但都没有发成。
第一通未发的信是在读了《百味集》之后,合书叫绝产生共鸣,竟言“与吾心有戚戚然(同感)”!真是发自内心的激昂之言!
第二通是看了1995年6月16日《大众日报》读书版“书友书简”栏内的他给北京孙桂升的复信,获悉又有《人生品录——百味斋日记》出版,想索求一部细心拜读,共享其收获快乐。
今年五月底,我鼓足勇气给自牧先生去了第一封信,没想到在短短的不到半个月内,就收到了先生的回音,并签名赠书。后几次通信,先生对我一个素不相识的文学爱好者,慷慨地陆续寄来多部大作,且每本都在扉页上签名题诗,真诚感人啊!
自牧的文学日记,语言简短精悍,小中见大,包罗万象,充满活力,饱蕴着生命中的酸甜苦辣,点点滴滴,他是一个真正视文学如生命的人,文学的清溪在他心中流淌,他用最清纯的文字,又把它倾泻出来,让凡是有幸读其作品的读者,共享其美。他所看、所购的大量藏书,大都是古今中外有价值的文学方面的著作,他激活了山东文坛,帮了多少文友数都数不清,不愧为蒲松龄的后续乡人!自牧是位有心人,他的文学日记和书信,记录着当代作家的心迹行旅,如收藏家一样执著,并不断追求着,耕耘着,这种自然的流淌,顺着思绪的溪流奔向远方,像外国的一种意识流(Stream of ansciousness),但却不像乔伊斯《尤利西斯》那般晦涩难懂。他的文学生命历程像一条平淡的小溪,静静流淌却熠熠发光,照亮你的双目,带你走进文学的天地……
自牧先生是一位外延很大的作家,正像大艺术家具有诗与散文之心一样,他的文学结合着高雅的传统艺术的审美与继承,在他的几部书的封面、扉页及内文上,都有精美的书法和篆刻作品相衬托。如我们尊敬的孙犁老人题写的“百味集”,如今已成了永恒的纪念;古建筑园林专家兼散文家陈从周先生题写的“淡墨集”;著名书画家王学仲先生题写的“疏篱集”……仅观其作品的装帧,即给人以不尽的艺术遐想…
自牧的散文随笔集,散发着一种淡,一种雅,一种清,一种新……一如书中的内容,散发着淡远悠长的幽香,这就是文学的魅力,能给人一种心灵上的安慰。无色的水滋养着亿万生灵,也是一种淡而透明的境界,平淡中却活力无限。自牧的作品关注文化和我们民族的命运,要创建文明的书香社会,就需要有这种文心,有这种努力。自牧先生默默地不断地向前跋涉的文学之旅还很漫长,但在不久的将来,他必然会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文学之路来。
在当前浮躁的社会环境下,能接触到如此高雅的书和结交如此真诚的人,是我莫大的荣幸。我守望着这片园地,企盼着读到自牧先生更多的作品……
百味斋、绿室、淡庐、澈堂……亏他能想出这么多别具一格的斋室雅号。不!正如他的作品和人品一样,这是他创造文化精品的憩所,这是他自牧出来的一片透明、纯净的文学天地……
(原载2004年10月15日《作家报》)
————
童光,1961年生,山东莱州人。业余喜欢收藏名人名作签名本,并有文学作品见诸报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