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在线 莱芜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062|回复: 6

莱芜一中致高考前致高三家长的一封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5-30 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山东
温暖陪伴 为心赋能 静待花开
尊敬的家长朋友:
您好!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孩子们即将踏上高考征程,这既是学生时代的一次重要检阅,也是迈上新赛道的一次重要机遇。在此,谨向全体63级高三考生及家长致以诚挚的问候和美好的祝愿!
高考日益临近,孩子们正全力以赴备战高考。高考既是对孩子的一场测试,也是对家长的一次考验,为了帮助孩子们把身心调整到最佳状态,考出最优异的成绩,助力孩子们圆梦高考,在此,我们特向各位家长提出几点建议:
一、做稳定情绪、激励信心的陪考者
心态决定成败,最后冲刺阶段,帮助孩子稳定情绪和树立必胜的信心至关重要。家长要不急不躁,不要受各种外界干扰,保持平和的心态。不过分期待,不过多渲染考前的紧张气氛,不攀比,让孩子保持平静的心情、稳定的心态;同时要保持家庭气氛愉快、关系和谐,以免影响孩子的情绪;尽量少会客或不会客,避免亲朋好友过多询问孩子成绩等情况影响孩子备考状态。请您相信自己的孩子,让孩子感受到您的关心、信任和鼓励,任何情况下都不要用怀疑的眼光看待孩子,更不要求全责备。
焦虑不会增加分数,但平和能创造奇迹。当父母觉察到自己有情绪,想要唠叨时,可观察自己的呼吸并让这种专注力保持一段时间。观察呼吸可以帮助头脑保持清晰,不被瞬间产生的大量情绪感受所影响,避免某些行为演变成为冲突。
二、做进退得当的陪伴者
临近高考,大部分孩子和父母会处于紧张和压力的氛围中。父母希望孩子学习有方法,取得好成绩,孩子也希望自己的付出能收获满意的回报。
然而,虽然双方目标一致,却因处境、方法与思考角度不同,在沟通中往往会引起误会、抱怨与不满情绪,从而适得其反。
孩子全力以赴冲刺高考的这段时间,父母若想给孩子适合的陪伴,建议在学习中尝试后退,把选择权给予孩子;在生活中尝试并行,把尊重给予孩子;在交流中尝试前进,把希望给予孩子。
三、做用心陪伴的引领者
作为孩子最坚强的后盾,家长的陪伴、支持与引导至关重要,我们具体从哪些方面舒缓孩子的紧张焦虑呢?
1.家长不该说什么
不要总是问“复习咋样了?”,因为孩子没法回答你!事实上没有人是“复习完了、复习好了”才去参加考试的,总会有点不放心没把握。而如果他实事求是回答你,没复习好,这个信息又会强化他内心的不安,增加他上考场的压力。不要总是跟孩子讨论最后的结果。试想一下,如果我们要从一条湍急的河流上走过一座独木桥,过桥之前不断地说掉下去会如何如何,那么过桥的时候还能走的安稳吗?
2.如何回答孩子“如果我考不好怎么办?”
几乎每个孩子都会问父母“如果我考不好怎么办?”。有的家长说,无所谓,考不好就考不好!有的家长说,考不好就完了,我没办法,到时候你自己看着办吧。
这两种回答都不可取,考试对孩子、对家长都很重要,不可能无所谓,这么回答要么口是心非,要么是对孩子早已失去信心。而强调考不好的可怕后果,则会干扰孩子对学习的专注。这个时候最好认真的、诚实的与孩子共同面对这个问题,承认考不好的确是我们不愿接受的,但无论怎样现在都要尽心尽力,“咱们尽力!”只有这样,将来才不会后悔、自责。
3.为什么越临近考试,孩子反而疲沓不想学?
经常会有学生反映他们会在某个阶段有这种感觉:一方面内心很焦急,一方面却又感到说不出的疲倦以致学习没效率。当孩子出现这种状况时,请家长首先理解,这是大脑给出的一个信号:孩子需要适当休息调整了。人的大脑与其他器官一样,需要劳逸结合,如果外界强制性的给予学习任务,大脑自身的保护机制便会产生所谓“保护性抑制”,就是说这时候的大脑已经没有运转的效率了!这个时候家长可以想想孩子平时都喜欢什么活动,提醒他休息休息。
4.考试期间孩子失眠怎么办?
我们都希望孩子在考试期间能睡好。但万一你的孩子失眠了,千万要告诉他,没关系,不影响做题!人是有应激功能的,24小时不睡觉,大脑还能正常工作!如果孩子在考试前也相信这个道理,反而临考前能够释然,睡个好觉。
5.考试期间孩子生病怎么办?
一般说来,只要孩子不是生病以至于不能坐下来拿笔写字,生病对考试的影响其实就只是心理上的,并不会妨碍大脑思考。大家对这一点可能感到很难理解。
从神经学的角度看,大脑工作在生理上实际只需要两个条件,葡萄糖和氧气。有这两个条件,就能做题、思考。身体的不舒服可能会分散我们的注意力,心理上造成我们的不安,实际的影响没有那么可怕。
因此,万一孩子在考试期间生病了,家长也要给他这样的信念,影响不大!甚至可以跟他说,你都生病了,如果没考好也是能理解的,这样孩子反而能放下包袱,轻松应考。
6、帮助调整好生物钟,科学休息,注意锻炼
高考不仅是智力和知识储备的竞争,更是身体和心理素质的博弈。请告诉孩子,临近高考,不要改变已经习惯了的作息规律;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要注意身体锻炼,比如:慢跑、散步有助于孩子调节情绪、消除疲劳、焕发精力(这个阶段,不宜参加剧烈运动,以免意外受伤)。同时,请提醒孩子不要“开夜车”,更不可熬夜玩手机、甚至打游戏。建议孩子在家也要保持在校时的作息习惯,特别是考前的几天,请把生物钟调节为“高考模式”,把自己的生理兴奋点调整到高考相应的时间段上去。
7、当好“后勤部长”,服务要适度
孩子迎接考试,家长做好后勤保证,这是每位家长都必须具有的服务意识。给孩子准备好必备的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比如2B铅笔,透明水杯,身份证,清凉油等。
要让孩子尽量保持原有的饮食习惯。生的冷的不熟的不要吃,垃圾食品万万不要吃,千万不要暴饮暴食。海鲜、西瓜、冷饮等最好不要碰,吃了喝了很容易闹肚子。不要老是开空调,老是开电风扇,多开窗通风,避免感冒和其他不良反应。晚上不要用凉水洗澡,用凉水很容易感冒;晚上睡觉一定要盖被子,避免感冒。走读生家长最好不要用电动车接送孩子,很容易导致孩子感冒、灌风等,引起身体不适。有一些家长,临到考试时就怕孩子吃不好,影响了考试,于是就努力改善伙食。结果大鱼大肉,使孩子生理失调,学习精力不济,甚至影响了身体健康。
更有一些家长,从广告上东查西找,给孩子买营养品、补脑液一类,希望创造以吃促学的奇迹。从曾经这样“吃”的同学反映的实效性看,往往是白花钱,不顶事。
家长的心理关心要细致,物质关心要科学。考前和考试期间也没有必要时刻伴在孩子身边。从孩子的心理感受方面看,家长的关心未必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孩子正在冥思苦想,爸爸走来好心相问:“复习得怎样了?”孩子刚进入连续思考状态,妈妈端来一杯热汤:“先喝了再复习”,此时,孩子不得不切断思路。孩子坐在书桌旁专心学习,家长把牛奶悄悄送上就行。
     8、配合并服从学校安排。
学校会组织外出考生统一乘高考专用车,路上有交警开道,没有极特殊情况都能准时赶到考点,所以外出考生最好统一乘坐高考专用车。高考期间学校餐厅提供订餐服务,保证孩子考试结束后的饮食。有的家长很热心。高考期间每天都到学校看望,每场都去考场外“陪考”,每考完一门科目都询问成绩。其实,这样相反会给孩子带来不必要的心理压力。
为了成功应对高考,学校成立了高考领导小组,对高考前的安全秩序、餐饮住宿都做了具体安排。尤其您最关心的高考备考,学校、年级部都已经为您的孩子制定了详细的方案,进行有效的指导,提供有力的帮助。根据学校多年的送考实践,我们可以很自豪地说——“万事俱备,笑对高考”!
请您坚信——  
您的孩子一定是最强的!
您的孩子一定是最棒的!
您的孩子一定是最优秀的!
您的孩子一定是最能出彩、最能创造奇迹的!
尊敬的家长,孩子的高考寄寓了我们共同的希望与期待,让我们共同携手,为孩子的最后冲刺做好最充足的无声无息的准备。
最后祝各位家长工作顺利,全家幸福!让我们在心底为我们的孩子默默祝福,让我们满怀期望、满怀信心,静侯高考佳音!
谢谢合作!
                                                            济南市莱芜第一中学
                                                               2025年5月24

发表于 2025-5-30 12: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山东
能说一句实话吗?人一辈子不只是有高考!其实高考没啥用!真正决定你未来的是你父母的资源和人脉!
发表于 2025-5-30 13: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山东
维克托 发表于 2025-5-30 12:24
能说一句实话吗?人一辈子不只是有高考!其实高考没啥用!真正决定你未来的是你父母的资源和人脉!

实话,考上大学的还在给人打工,那些曾经被老师看不起眼成绩最后的有的都自主创业当老板了
发表于 2025-6-1 06: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山东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能力是实现自我结果,量力而行,自我保重。
发表于 2025-6-1 16: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山东
又是一年高考季。
发表于 2025-6-1 16: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山东
豆子、 发表于 2025-5-30 13:54
实话,考上大学的还在给人打工,那些曾经被老师看不起眼成绩最后的有的都自主创业当老板了

我们班那几个上学时候,吊儿郎当的,现在都是大佬级别的,我回家都是他们请客吃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隐私声明|小黑屋|联系电话:0531-75627999|济南在线 莱芜在线 ( 鲁ICP备15020683-2号 )

GMT+8, 2025-7-4 23:4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