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在线 莱芜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34|回复: 0

众说纷纭《日记报》 —————十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5-14 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山东
1.jpg


      1999年9月1日,由淄博来省城济南创业的青年学子于晓明(古农)在友人的协助下,自费创办了全国第一份民间日记类报纸——《日记报》(自牧题写报名),一时间,众说纷纭,好评如潮,全国各地学者、作家及日记达人纷纷表示祝贺并为之题词、作评。
       二十六年后的今天,尽管《日记报》早已更名为《日记杂志》,但这些饱含深情与殷切期望的题词、短评,仍在激励着我们继续前行——

     《日记杂志》主编自牧、执行主编于晓明向二十六年来关心、爱护和资助过本报本刊的学者、作家和日记达人深表敬意,并向他们鞠躬致谢!

2.jpg

⊙河北涿州曾凡人:
  “当我拜读每一张《日记报》时,感谢编辑有慧眼,有灵性,将这一文学样式公开出版,这会促进社会走向文明,人类走向进步。”
  
⊙《人民日报》高级记者段存章:
  “我爱读《日记报》,它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将来办成一张全国性的独一无二的日记报!”
  
⊙ 浙江海宁虞坤林:
  “‘日记’这一专题,使《日记报》逐步广而扩之,钻而深之。在新时期中使更多的人重视日记的开发利用并养成记日记的习惯。一部纯的日记,他不是以艺术为之,而以真实为基础,一部真实的日记,应该是历史的佐证。起码能通过日记,告知后者,笔者所记年代的事、人、物;对自己来讲,通过一日的结束,来回顾一天的生活,起码应了古人的驽语,‘吾当一日省吾身’。”
  
@德州夏津退休教师侯英汉:
  “《日记报》赢得了国内外那么多名流的赞许和撰稿,品位极高,是一份很难得的报纸。但名流毕竟是少数,所以希望以后向普及和大众化发展。只有普及了,大众化了,才会有更多的读者和订户。”

⊙唐山文联名誉主席,著名作家马嘶:
  “前些时,从涿州尤新处看到了两期《日记报》,顿觉耳目一新,很是喜爱。《日记报》办得品味较高,从选稿到版面编排均觉不同凡响,一些名家之作很是耐读。创办这样一份报纸,实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
  
⊙北京印刷学院罗维扬教授:
  “①日记是自己写、写自己、自己看的、逐日记录的文字;②日记不以出版为目的,日记不宜出版;③日记忌讳创作,否则有失其真实性;④名人死后,其日记只有具备社会价值才可出版;⑤日记可以当史料引用,日记体著作则不能。”
  
⊙解放军艺术学院原院长胡可:
  “日记是个人生命的记录,是写给自己看的,是自言自语。写日记可以培养恒心,可以培养严肃的生活态度,可以培养自省的习惯。日记可以发表,特别是具有史料价值的旧日日记。《日记报》办得很好,扎实,有内容。……”

3.jpg
4.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隐私声明|小黑屋|联系电话:0531-75627999|济南在线 莱芜在线 ( 鲁ICP备15020683-2号 )

GMT+8, 2025-5-19 19:0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