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在线 莱芜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34|回复: 0

众说纷纭《日记报》 ————— 之 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5-5 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山东
微信图片_20250429101609.jpg 1999年9月,由淄博来省城济南创业的青年学子于晓明(古农)在友人的协助下,自费创办了全国第一份民间日记类报纸——《日记报》(自牧题写报名),一时间,众说纷纭,好评如潮,全国各地学者、作家及日记达人纷纷表示祝贺并为之题词、作评。
       二十六年后的今天,尽管《日记报》早已更名为《日记杂志》,但这些饱含深情与殷切期望的题词、短评,仍在激励着我们继续前行——

     《日记杂志》主编自牧、执行主编于晓明向二十六年来关心、爱护和资助过本报本刊的学者、作家和日记达人深表敬意,并向他们鞠躬致谢!
⊙天津日记达人袁爽之:
  “读了《日记报》合刊,语言优美、资料丰富,知识性强,趣味性浓……一一涌进我的脑海;校园专刊、日记摘抄、诗人日记、日记人物、开卷、日记百花园……林林总总异彩纷呈……还有什么特点呢?打开杭世金老人给我的信,顿开茅塞:‘《日记报》越办越好,特别是3、4期合刊,从目录编排、报头、插图和版式设计,均很有特色,令人‘爱不释手’……我俩虽不是‘英雄’但‘所见略同’,使我十分高兴。”

  “当我第一次接到《日记报》时,我觉得你们是:第一个吃螃蟹的勇士;现在我该叫你们是:弘扬日记文化的猛士了。虽然‘猛士’也是勇士,但那刘邦《大风歌》中的‘猛士’,不正是你们的写照吗?

  “六期内容很丰富,有不少有份量的文章,如《开卷》的三篇真好。尤以《郁达夫日记》为最。‘百花园’的《刘白羽日记》、《日记五人谈》、《访日日记》等等都是很好的。将我的《日记乎?笔记乎?答疑》放在‘一家之言’太感谢了,因为确是一家之言,虽然‘推想’猜想,也是一种有效的思考方法。”

  “《陈家兄弟文章伯》对陈氏家族的介绍材料很丰富,是以转述《郑孝胥日记》为主要内容的。副题是《郑孝胥日记零墨》,这就有了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不知我该不该这么提——此文应在适当地方,点明郑孝胥的‘汉奸’身份,《辞海》(78年版)‘郑孝胥’词条生死年月后,便是‘汉奸’二字。值得注意。《日记五人谈》很活泼,各抒己见,求同存异。非常之好。编者匠心独具,可喜可贺。出自谁的手笔?应记功!……”

     “真的,《日记报》越办越好了!您的劳动终获回报!总15、16期佳作目不暇接:《过眼录》、《难忘文学之旅》、《日记与出版》及‘日记情结’的众家言论……无不令人敬佩!其中杭世金老人的《外国作家与日记》可见见多识广,搜集之功,令人敬仰!《普京小学四年级日记摘抄》使得版面十分活跃!在中缝发夏雷鸣先生的信很有必要,更活跃!顾问日见扩大,足见《日记报》影响非常广泛。这样就会抓住这些老年人的宝贵时光,请他们献宝、传经……以利后人,以利日记研究之发展!”

⊙辽宁沈阳老诗人阿红:
  “报纸编得很好,内容极是丰富,有水平,有高度,博、雅、新。我喜欢。……”

⊙安徽爱书人叶嘉新:
      “贵报试刊第2号是苏州友人王稼句先生寄给我的,印象颇佳。新出的3—4号尤佳,猛一看还真能与上海的《文汇读书周报》新月版乱真。有许多可品可嚼的好文章。在如今这个人生信仰淡弱的时代,能静下心来潜心办好一件于世有益的事,真是功德无量,难能可贵。何况是自费编印,且能持之以恒,这一点尤属不易!
   日记是应用文体、它的精萃在真诚实在,来不得半点掺假虚伪。我很爱读新文学作家中鲁迅、阿英、郑振铎、郁达夫等人的日记,舍间购藏了不少这方面的记。我的日记是备忘体,极简约,看不出有半点文学色彩,所以没有发表的价值和必要……刚好,我手头已有两篇读现代作家日记的小文,续写的还有几篇,如需要,我当寄给贵报首发。考虑贵报不堪重负的经济问题,拙文在贵报发表,一律却酬……”

“我可以说是《日记报》的老读者、老朋友了。我非常爱这份报纸,近两年来获益不少。我觉得她有如下特点:一、定位准确,读者面广。既有适合初中文化程度以上的读者阅读的版面,也有适合大学文化程度以上(包括专家学者)等读者阅读的版面,做到了雅俗共赏。二、有一定的理论深度。譬如近几期连载的上海陈左高先生的《中国日记史略》就是可读可存的好文章。三、有较浓厚的文化气息,这可从每期的《开卷》专版看出。四、篇幅适中,版面活泼、大气。五、编校质量大有改进,失校之处很少,是合格品。”

        “虽说为《日记报》写稿暂无稿酬,在下也乐意为她写。乃因鄙人非常喜爱《日记报》。更何况《日记报》还在草创时期,既然那些名家、大家都为她写稿,何况我这名不见经传的人?”日记。我也天天记日记。我的日记是备忘体,极简约,看不出有半点文学色彩,所以没有发表的价值和必要……刚好,我手头已有两篇读现代作家日记的小文,续写的还有几篇,如需要,我当寄给贵报首发。考虑贵报不堪重负的经济问题,拙文在贵报发表,一律却酬……”

       “我可以说是《日记报》的老读者、老朋友了。我非常爱这份报纸,近两年来获益不少。我觉得她有如下特点:一、定位准确,读者面广。既有适合初中文化程度以上的读者阅读的版面,也有适合大学文化程度以上(包括专家学者)等读者阅读的版面,做到了雅俗共赏。二、有一定的理论深度。譬如近几期连载海陈左高先生的《中国日记史略》就是可读可存的好文章。三、有较浓厚的文化气息,这可从每期的《开卷》专版看出。四、篇幅适中,版面活泼、大气。五、编校质量大有改进,失校之处很少,是合格品。”
       “虽说为《日记报》写稿暂无稿酬,在下也乐意为她写。乃因鄙人非常喜爱《日记报》。更何况《日记报》还在草创时期,既然那些名家、大家都为她写稿,何况我这名不见经传的人?”
微信图片_20250429114027.jpg
微信图片_20250429114031.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隐私声明|小黑屋|联系电话:0531-75627999|济南在线 莱芜在线 ( 鲁ICP备15020683-2号 )

GMT+8, 2025-5-19 19:4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