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在线 莱芜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53|回复: 0

众说纷纭《日记报》———之 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4-29 07: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山东
        

20250429073517front2_0_769020_FmdeMwosmj25OORTssHloztXAZxj.jpg 1999年9月,由淄博来省城济南创业的青年学子于晓明(古农)在友人的协助下,自费创办了全国第一份民间日记类报纸——《日记报》(自牧题写报名),一时间,众说纷纭,好评如潮,全国各地学者、作家及日记达人纷纷表示祝贺并为之题词、作评。
       二十六年后的今天,尽管《日记报》早已更名为《日记杂志》,但这些饱含深情与殷切期望的题词、短评,仍在激励着我们继续前行——

     《日记杂志》主编自牧、执行主编于晓明向二十六年来关心、爱护和资助过本报本刊的学者、作家和日记达人深表敬意,并向他们鞠躬致谢!

微信图片_20250429101536.jpg

△河北保定华夏日记研究会会长寇广生:
  “《日记报》是推动群众性日记事业的新成果,相信历史会记下我们不断前进的步伐。《日记报》的前程是无可限量。如果将来有一天发行达到百万份以上,那我们这些人恐怕死也无憾了。让我们共同努力,向着那么一个光辉的目标努力。”
  “日记有广义、狭义之分,又有实用日记和文学日记的不同。文学日记概念较窄,主要是日记体小说和日记体散文、杂文等。广义的日记的概念,应该是人们对自己一天的生活、工作、交往等亲历见闻及内心世界变化的如实记录。当然它是有选择、有重点的,也是有详有略的。日记对每一个有文化而又重视精神生活、事业心强的人是不可或缺的。它的最大作用和好处是帮助、促进个人的成长、发展,也即帮助、促进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既然是很多人的事,它就是一种社会现象;既然对很多人都有益,它自然对社会就有益……《日记报》对成人,中、老年人,对作家、史家来说,既是读物,又是发表载体。我个人很喜欢看,也寄过稿,并登出过。我的建议是:同时出一种面向中、小学生,乃至大学生的‘学生版’,并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发行、流传。如果再定位,最好定在小学和初中。‘提高版’可把高中、大学和成人放在一起,做的雅俗共赏……
  
△四川乐山市艺术馆袁天福:
  “《日记报》问世,是值得高兴的。希望它在宣传动员更多的人写日记,更多的人关注日记,更多的人研究日记等方面作出巨大贡献。愿它茁壮成长,花繁果茂。”
  “《日记报》办得极有特色,希望办出影响,办出声望。(给贵报读者)赠言:写日记,看日记,研究日记吧!它会日日给予回报的。”


△著名作家韩石山:
  “先生办《日记报》,功德无量,大有益于世道人心。日记之事,一在真诚,二在坚持。我写日记数十年,深知此中的乐趣与好处。”
  “办这么张报,想来是很不容易的。中国的事,往往是提倡者奔走呼号,而响应者寥寥,不过,既是提倡也就不怕落寞。是为了造福社会,也是为了坚贞自己的品行。换言之,若连提倡者都没有了,这成了什么社会?您的努力定会有丰厚的回报,我坚信……”
  
△吉林社科院王庆祥研究员:
  “日记的推广一定能够获得巨大的成功。因为日记毕竟是能够给人们和社会都带来极大好处的。它帮助人们记忆历史,认识世界,并提高思考和写作的能力,它帮助我们总结经验和教训,而个人的总结汇聚起来便是整个社会和历史的总结。所以说这关系着人类命运与前途的大总结,恰是以无数人的日记为基础的。……”  
  “……我愈来愈喜欢你这张丰富、生动,对千千万万读者十分有益的小报。既然你能这样把时间、精力和聪明才智都无私地贡献给社会,我当然也应该尽其所能地支持你、协助你。让我们共同努力,让《日记报》插上坚强的翅膀,从齐鲁大地飞向祖国的山山水水、留下新世纪、新时代的辉煌印记。”

20250429073556front2_0_769020_FjzRqpH7X3Uy7IhMFKaSpNIc-fYk.jpg

20250429073601front2_0_769020_FoQOhzsJYq6ECiFAJD8BVf7MNplf.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隐私声明|小黑屋|联系电话:0531-75627999|济南在线 莱芜在线 ( 鲁ICP备15020683-2号 )

GMT+8, 2025-5-10 01:5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