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在线 莱芜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56|回复: 0

众说纷纭《日记报》之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4-27 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山东
微信图片_20250427153218.jpg


        1999年9月,由淄博来省城济南创业的青年学子于晓明(古农)在友人的协助下,自费创办了全国第一份民间日记类报纸——《日记报》(自牧题写报名),一时间,众说纷纭,好评如潮,全国各地学者、作家及日记达人纷纷表示祝贺并为之题词、作评。
       二十六年后的今天,尽管《日记报》早已更名为《日记杂志》,但这些饱含深情与殷切期望的题词、短评仍在激励着我们继续前行——
       《日记杂志》主编自牧、执行主编于晓明向二十六年来关心、爱护和资助过本报本刊的学者、作家和日记达人深表敬意,在此一块向他们鞠躬致谢!

微信图片_20250427153236.jpg

△北京大学学者季羡林教授:
        “坚持写日记,可以使一个人变得真诚。祝日记报越办越好!”

△华东师范大学钱谷融教授:
  “读书寄怀秋水,对人如坐春风。”“日记这东西所记的虽大都只是个人的一己之私,琐琐屑屑,微不足道。但世事勾连,环环相扣,率一发而动全身,窥一斑可知全豹。饱经忧患,洞达事理的过来人,往往能够即小见大,见微知著,从中看到更多东西,得到更多消息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日记的作用,可见是不可低估的。祝《日记报》越办越好!”
  
△北京作家王春瑜:
  “《日记报》快读一过,深感别开生面,极有看头。我也有记日记的习惯,但青年时代的毁于‘文革’,忆来仍觉心痛。粉醉‘四人帮’后的日记,数量甚夥,也许将来有暇时,会整理出一部分发表。”
  
△著名作家峻青:
  “对于家乡创办此一全国唯一的这张风格独具的报纸,我非常高兴,更非常钦佩。我这里虽然报刊不少,难以每份都仔细阅读,但对《日记报》却情有独钟,除内容之外,乡情厚谊也是令我倍感亲切之故吧……办一张有特色的报纸是很不容易的,尤其是在人手及资金均不充裕的情况下……”
△北京作家康健:
        “没有想到,从筹措办报到报纸出版,速度竟是如此之快。由此可见,你是一个办事极为果断的人,可敬可佩。更没有想到的是,报纸质量极高,让人看了赏心悦目……尤其让我欣喜的是《日记报》中有了名人日记专版,这对研究名人的诸多素质极为有益……”“……对于《日记报》,我更像思念分娩以后却又分离的孩子一样,时时刻刻地思念 她,想像着她……而当您给我寄来了《日记报》时,我才像母亲见到了久别的孩儿,心中的石头落了地,只顾了一遍又一遍地阅读、抚摸,是的,我太爱这份《日记报》了,她的确具有着令人魂牵梦绕、让人牵肠挂肚的‘魔力’。愿这份‘魔力’永存……”
  “在这个物欲横流、人情如纸的社会上,像于兄这样真诚热情的人,已经属于稀有金属’了。……《怎么办?》一文连读三遍,既读出了辛酸,也读出了神圣。读后沉思,该怎么办还得怎么办,权当我们就是日记的殉道者,只要能给后来者以启悟就好。”
  
△包头作家、爱书家冯传友:
  “今读《日记报》,不啻在我的惰性之上猛抽一鞭。今夜我又找出中断的日记本,从收到《日记报》续记!……”
  “《日记报》很好,坚持下去,坚持就是胜利!定会走向普通百姓中去。真正的日记,是人生轨迹的忠实记录,是所谓‘历史文献’的镜子。”

微信图片_20250427153245.jpg

微信图片_20250427153253.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隐私声明|小黑屋|联系电话:0531-75627999|济南在线 莱芜在线 ( 鲁ICP备15020683-2号 )

GMT+8, 2025-7-4 13:5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