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在线 莱芜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364|回复: 1

古朴拙雅,遒丽天成 —— 文人书家自牧书法作品赏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3-7 10: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山东
撰文/曹明绪


      在书法艺术中,每一位书法家都以独特的笔触和风格,书写着对传统与创新的理解。自牧先生的书法作品,宛如一泓清泉,于喧嚣尘世中流淌出古朴拙雅、遒丽天成的独特韵味,吸引着众多书法爱好者与艺术鉴赏者的目光。
20250307105112front1_0_815174_FgkFJofBZVLkpm7OEBTgOBcgHNks.jpg
      初见自牧先生的书法作品,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扑面而来的古朴气息。这种古朴并非刻意营造的复古之态,而是在一笔一划间自然流露的历史厚重感。每一个字的起笔、行笔与收笔,都仿佛带着岁月的痕迹,让人不禁联想到古代文人墨客在书案前挥毫泼墨的场景。那粗细不均的线条,看似随意却又恰到好处,恰似历经沧桑的古树,虽枝干斑驳,却依然充满生机与力量。这种古朴的韵味,不仅是对传统书法技法的尊重与传承,更是自牧先生对中华文化深厚底蕴的深刻理解与表达。
20250307105150front1_0_815174_FtEh4z4wBQwwcrS7G7k802D1_dti.jpg
      自牧先生的书法,有着拙雅之美。“拙” 并非笨拙,而是一种大巧若拙的境界。在他的作品中,有些笔画看似质朴无华,甚至带着几分憨态可掬的味道,但细细品味,却能发现其中蕴含的精妙之处。这些拙笔,打破了常规书法的精致与规整,给人以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而 “雅” 则体现在作品整体的格调与气质上。尽管线条拙朴,但布局却疏密得当,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相互呼应,宛如一首优美的乐章,和谐而美妙。这种拙与雅的完美融合,使他的书法作品既具有民间艺术的质朴纯真,又不失文人雅士的高雅情趣。
20250307105225front1_0_815174_Fk874isqFibog-PyiDfgKPgOpPDM.jpg
      如果说古朴拙雅是自牧书法作品的内在气质,那么遒丽天成则是其外在的表现形式。遒劲有力的线条,是他书法作品的一大特色。无论是粗壮的笔画,还是纤细的游丝,都充满了弹性与张力。每一笔的书写都仿佛蕴含着千钧之力,却又能收放自如,让人感受到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而“丽”并非艳丽浮华,而是一种清新自然的秀丽之美。在他的作品中,线条的粗细、长短、曲直相互搭配,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韵律与节奏,宛如一幅优美的画卷,令人赏心悦目。这种遒劲与秀丽的完美结合,使得他的书法作品既具有阳刚之气,又不失阴柔之美。
20250307105242front1_0_815174_FjK9uL2uuj8lbBloRKeiDhzE0GZP.jpg
      自牧先生书法作品的遒丽天成,还体现在其浑然天成的创作风格上。他的书法作品没有丝毫的做作与刻意,每一个字、每一笔画都像是自然而然地从笔下流淌出来。这种天成之美,源于他对书法艺术的深刻理解与长期的实践积累。他在创作过程中,注重对内心感受的表达,将自己的情感、思想与对生活的感悟融入到书法之中。因此,他的每一幅作品都具有独特的个性与生命力,让人感受到一种真挚而纯粹的艺术魅力。
20250307105306front1_0_815174_FtmLNacy1-iHusmdP_bXsoIqk8t4.jpg
      在当今书法艺术多元化发展的时代,自牧先生坚守传统,又勇于创新,以古朴拙雅、遒丽天成的书法风格,在书法界独树一帜。他的作品不仅是对书法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更是对中华文化的弘扬与发展。欣赏自牧先生的书法作品,犹如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们在繁忙的现代生活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独特魅力。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自牧先生将继续在书法艺术的道路上砥砺前行,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为书法艺术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0250307105328front1_0_815174_FuJWq2ptKaJGpEbIX6_v31sLjHXV.jpg
      自牧,本名邓基平,号淡庐,别署东山散人,1956年8月生,山东周村人。1975年冬参加工作至中共山东省委办公厅。1991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作家班,2002年晋升为国家一级作家。曾任中共山东省委机关医院副院长、齐鲁书画家协会主席。现任《日记杂志》主编,垂杨书画院院长,山东大学作家班文学馆馆长。
      1980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出版有散文集《百味集》《抱香集》《疏篱集》《三清集》《尚宽集》《存素集》《舍得集》《自然集》《雪澡集》《淡庐序跋》《淡庐日记序跋》;诗集《绿室诗存》;报告文学集《劳动之歌》;书信集《南北集》《澈堂鱼素》《淡庐书简》;日记集《人生品录——百味斋日记》《淡庐日记》《书事快心录》;师友评论专集《淡墨集——自牧及其作品》(潜庐编)、《疏影集——自牧其人其文其字》(古农编)、《人淡如菊——自牧六十初度友声集》(闲斋编)。
      主编选编各类文集、书画集200余种。致力于日记写作与传播40余年,被誉为“当代日记文化的行者”。2006年在全国第三届日记文学论坛上荣获“日记写作与学术研究突出贡献奖”;2016年荣获首届“中国日记十大杰出人物”称号。在全国文学圈、日记圈内享有“好人自牧”和文坛“及时雨”、“孟尝君”(宋遂良语)之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隐私声明|小黑屋|联系电话:0531-75627999|济南在线 莱芜在线 ( 鲁ICP备15020683-2号 )

GMT+8, 2025-4-4 11:0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