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过后,最为隆重盛大的一个传统节日,就属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了。因为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霄”,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就已经存在了。汉文帝在位时,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元宵节最重要的一个食俗,就是吃元宵,汤圆是南方人的叫法,北方人就叫元宵。每年的元宵节期间,人们赏花灯、吃汤圆、逛庙会,是必不可少的三项节俗活动。
关于元宵节吃元宵的由来,还有很多民间传说。 1. 汉文帝平定诸吕之乱 据传汉文帝刘恒在正月十五日平定了吕氏家族的叛乱,使得国家重新安定。为了纪念这个日子,汉文帝将正月十五日定为元宵节,并下令在民间举行灯火和庆贺活动。
2. 东方朔救火救民 传说汉武帝时有一位名将东方朔,他聪明过人,善于用计谋解决问题。有一年元宵节的晚上,汉武帝在城楼上看到城内城外火光冲天,不禁大惊失色。原来城里的人们在庆祝元宵节时,不小心引起了火灾。这时东方朔献上一计,让汉武帝下令将城中的灯火和烟花全部熄灭,并让城中的人们在城外燃放鞭炮。这样既能够避免火灾,又能够让全城的人都看到烟火。从此以后,每年元宵节时,人们便不再燃放烟花和灯火,而是改为燃放鞭炮和放风筝。
3. 嫦娥奔月 这个传说与中秋节有关,但也是元宵节的一个重要传说。据传嫦娥是后羿的妻子,因为吃了不老药而飞升到月亮上。而在中秋节和元宵节时,人们会赏月、吃月饼和汤圆,这些都是为了纪念嫦娥奔月的传说。
4. 朱元璋放灯 在元末明初时期,朱元璋为了反抗元朝的统治,曾组织了一场大规模的起义。起义成功后,朱元璋决定在正月十五日晚上放灯庆祝胜利。据说这场灯会非常壮观,吸引了很多人前来观赏。从此以后,每年正月十五日放灯便成为了传统。
5. 唐明皇庆贺上元节 据传唐明皇非常重视上元节(即元宵节),为了庆祝这个节日,他特地下令在皇宫中举办盛大的灯火晚会。从此以后,每年的上元节时,皇宫中都会举行灯火晚会来庆祝。这个传统后来逐渐传到了民间,成为了元宵节的重要习俗之一。
这些传说虽然不是历史事实,但却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丰富了元宵节的文化内涵,也传承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传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