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在线 莱芜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679|回复: 2

钢城地名故事(190)北下冶村(田茂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2-17 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山东
   北下冶村,东邻潘西煤矿,西临牟汶河及205国道,南接莲花池村,北靠墨埠村。372户,1116口人,耕地412亩。
   据说北下冶村由元朝文宗年间建村。因址在汶河北岸,村旁有古冶铜炉遗址,村名叫下冶,因村南有南下冶,故改称北下冶。
    村中大部分村民是明朝洪武年间由山西洪洞大槐树或枣强迁入,黄、王、李、段4姓居多。村中刘姓是老户人家。村民不分宗族、贫富,世代和睦相处。
    传说,北下冶有一个姓黄的铁匠,手艺超群,他有两个儿子,爷仨一盘烘炉,终年奔走四方,百姓们都管他叫“铁匠黄”。
    一天,他们驾车来到桃花峪村,刚好支炉,就有人说本村周员外要铁匠师傅打一把砸核桃用的小铁锤。原来周员外的女儿要出嫁,正全力置办嫁妆,还缺少一把新婚之夜新娘为新郎砸核桃吃用的小铁锤,恰好铁匠黄来到,锤子一响,周员外立即叫管家找铁匠打制。
    铁匠黄点好炉火,选了块好铁,亲自掌钳,不一会儿一把剔明锃亮、美观和手的小铁锤鞭打制出来了。谁知周员外是一个一毛不拔的铁公鸡,他拿小铁锤不但不给钱,反而还百般挑剔,将小铁锤说得一无是处。
    铁匠黄的小儿子年方十八,血气方刚,见周员外不讲理,就冲着周员外大声喝道:“别说是一把小锤,俺爷们走村串乡,什么活没干过,就连你这个样子也能打出来。”老奸巨猾的员外听了,装出一幅公正的面孔说:“你不要吹,咱当着街坊的面把话说清楚。只要你们能打出我这个样子来,要什么给什么。如若打不出来,可别怪我周某不讲仁义。”说完命家奴将铁匠父子关进周院内,限期三天,打造不出,就要送公堂是问。周员外的女儿周**心地善良,见父亲如此对待铁匠,心中很是不平,便偷拿着一些银子让铁匠找机会逃走。
   夜里老铁匠和小铁匠做了一个相同的梦。一个自称是奶奶,言道:“弟子有难,特来相救。要他们准备铁三千、炭八百,与周员外立约画押。于第三天早晨,炉前领取铁人。切忌,勿忘!”父子醒来,诉说一番,认为奶奶点化,不可不听。天亮后,老铁匠去找周员外立约,两个儿子动手盘炉。
    周员外心想,你们自找祸殃,我一定想法把你们身上的油榨干,苦到临头,还敢来立约,立即与老铁匠画押盖印。铁匠回周院准备锻打工具。周员外做着怎样处置铁匠父子的美梦。
    第二天夜里,微风不起,万籁俱寂,望月如盘,银光洒地。父子三人虔诚地跪在地上望着万点星空不停地祷告着:“奶奶有灵,解救弟子,日后还乡,建祠塑身。”正说着,忽然炉中火起,半天通空,锤舞砧响,叮当有声。
    不一会儿一个铁人站在炉前,对着炉火一看,竟和周员外一模一样,只是不言不语不会动。这下子全村轰动了。全村人纷纷来看铁人,都说打得如此相像,非神手做不出来,怀疑父子是神仙下凡。周员外强打精神,装出乡绅老爷的架子,大声喝道:“铁匠妖术惑众,快给我拿下。”众家丁刚要动手,只听人群众一声“慢!”说话的不是别人,正是周员外的千金,她指责父亲无理抓人,违背契约。周员外见女儿竟吃里爬外,恼羞成怒,昏厥于地。家丁忙把他抬回府中救治。
    周**又说:“铁匠师傅辛辛苦苦干了活,理应周家付钱,可父亲为富刻薄,生出打铁人之事,现契约在此,我代父亲履职,铁匠师傅想要什么,就请吩咐吧。 ”铁匠黄说:“我们北下冶铁匠不要金,不要银,只要良心。”小铁匠望着周**喊道:“我看周府只有**有良心。”
    善良的周**听后很受感动,见小铁匠既勇敢、心地又好,决意舍弃富贵,跟小铁匠结成伴侣。铁匠黄带着儿子、儿媳回到北下冶老家,乡里皆来贺喜。铁匠黄为报奶奶之恩,便请来当地能工巧匠,为奶奶建造一座庙。就在材料备置齐全准备动工的这天夜里,忽然来了一群年轻人,一夜之间,一座金碧辉煌的奶奶庙出现在村西头。
    故事脍炙人口,铁匠黄的传说,至今在颜庄街道北下冶流传。
  村中刘姓老户,据说来源于祁姓,是帝尧的后裔,出自今河南鲁山。公元前300多年前,刘姓开始向河南及江苏传播。战国时有个叫会的晋大夫,他有子孙留居秦国,称刘氏。至战国后期,秦国灭了魏国,刘氏宗族随秦军进入魏国都城大梁,即今河南开封。他的十世孙在魏国任职,魏灭后迁至大梁,生子刘清辗转到今江苏等地。
    汉朝是刘姓的鼎盛和发展时期,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王朝后,分封同姓于各地,其后支派繁衍,于是彭城、尉氏、临淮、南阳、广平、丹阳等地皆有刘氏。西汉初累计皇子封王30余人,封侯者达400余人。汉王室大封同姓王侯的结果使刘姓贵族遍布于大江南北,他们各据一方,很快成为各地有权有势的大家族。总之刘姓以皇族为主脉,经历大汉400多年的繁衍发展,人口急剧增加,成为当时的天下第一大姓。但刘姓人口仍主要分布于黄河流域地区,主要集中于河南、河北、山东、江苏北部、安徽北部以及山西太原地区。此外,湖北荆襄地区、湖南长沙地区、江西九江地区也有刘姓望族。
   汉末三国之际,中原的刘氏为避“董卓之乱”不断向四方迁徙,主要是向东南投奔孙吴和向西南进入四川投奔蜀汉。

 楼主| 发表于 2024-2-17 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山东
本帖最后由 网易山东文学 于 2024-2-17 21:33 编辑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北方又一次陷入战乱,中原刘姓与其他姓氏一样,为避战乱,向南方、东南和西南迁移,部分迁往日本和朝鲜半岛。从东晋到唐朝,中原地区向南方和东南地区的移民从未间断,移民越来越大,地域越来越远。
   唐宋时期,刘姓已遍布大江南北,“遍地刘”已初步形成。刘氏开始迁往两广, 唐末中原人口大批移民福建,这也包括刘姓人群。南宋宁宗嘉定年间,河南宣抚使刘龙第七子刘开七,在广东潮州任官,子孙遂居于兴邑,人丁兴旺,支派益繁,后又自兴宁分散至许多地方;北宋时的《广韵》列刘氏郡望有25个。从明末清初开始,闽、粤刘氏陆续有人移居台湾,后又有不少人到海外谋生。
    宋朝时期,刘姓大约有36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4.7%,为宋朝第四大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河北、山东,这三省刘姓大约占刘姓总人口的39%;其次分布于湖南、河南、浙江、福建和四川,这五省的刘姓又集中了31%。江西为刘姓第一大省,居住了刘姓总人口的17%,刘姓占江西省总人口的7.6%。全国形成了赣浙闽、冀豫鲁、川湘三大块刘姓人口聚集区。
    明朝时期,刘姓大约有40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4.4%,为明朝第五大姓。与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一样,经历宋、元、明600年,刘姓人口增长同样地缓慢,刘姓人口纯增加率仅仅10%,净增加了40万。在全国的分布仍主要集中于江西、山东、河北。这三省刘姓大约占刘姓总人口44%;其次分布于山西、浙江、湖南、陕西、江苏和湖北,这六省的刘姓又集中了32%。江西省的刘姓人口约占全国刘姓总人口的23%,仍为刘姓第一大省,占江西省总人口6.7%。全国形成了赣浙苏、鲁冀晋陕、湘鄂三大块刘姓人口聚集区。宋、元、明期间,刘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不大,但其人口的流动主要围绕着这三大块地区进行,东南地区主要向北和西扩散,华北地区主要向南移动同时向西和东漂移,而四川地区人口主要向两湖地区迁移。
    从明朝至今600年中,刘姓人口由近400万激增到6456万之多,整整16倍,明朝的人口接近9300万,当代的人口按12亿计,人口增长了13倍,刘姓人口的增加速度高于全国人口的增加速度。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四川、河南、江西、山东、河北五省,人口约占刘姓总人口的36%:其次分布于湖南、辽宁、湖北、黑龙江和安徽,这五省的刘姓又集中了26%。四川和河南均居住了刘姓总人口的10%,为刘姓并列第一大省,分别占省总人口的5.5%和6%。全国形成了华北、四川、华中、东北四大块刘姓人口聚集地区。在近600年期间,刘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很大的区别,由东部向华中、华北的回迁已经大于由北向南和东的迁移,同时,黄河以北的刘姓人群也大批向东北地区移民。
    刘姓人口单位面积内密度最高的地区在东北、渤海湾、四川东南,每平方公里的刘姓人口达到14人以上,中心地区可达到25人以上。刘姓分布密度示意图表示:密度最高的(14人以上/平方公里)地区仅仅占国土面积的14.7%,刘姓人口大约2718万;10.5—14人/平方公里的地区占国土面积的10.5%,刘姓人口大约1143万;3.5—10.5人/平方公里的地区占国土面积的35.3%。刘姓人口大约2273万;不足3.5人/平方公里的地区占国土面积的39.5%,刘姓人口大约322万。
    刘姓分布很广,但不均衡。刘姓在北方和中原地区是最常见的姓氏之一。刘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在辽吉黑大部、内蒙古东部、河北、山东西北、新疆喀什地区,刘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7%以上,其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12.1%;在青海以东、浙江以西的大批南北地区,刘姓分布频率在4.2%—7%,其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38.6%;在浙江、江苏南部、福建大部、台湾、广东中部、海南南部、云南西南、四川西端、青海东部、新疆西地区,刘姓分布频率在1.4%—4.2%,其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21.5%;在其他地区,刘姓分布频率不足1.4%,其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27.8%。
   2023年1月24日,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发布2022年全国姓名报告。根据报告,刘姓分布最多的省份是山东。
   北下冶村从明代建村即隶属于莱芜县东乡黄山保;清代,基本沿用明制;民国初年,撤乡保制,建区乡制。民国初到1941年4月,北下冶属于四区黄花乡;1941年至1951年数字番号,改为以地名命名,北下冶属颜庄区;1951年4月至1955年10月属于莱芜县区黄花乡;从1955年11月至1958年2月属于颜庄区黄花乡;1958年3月至同年10月属颜庄乡;1958年10月至1984年4月属颜庄人民公社;1984年属于颜庄镇(小乡镇)。1985年11月撤区并乡改属为颜庄镇,1991年划归为莱芜市钢城办事处颜庄镇,1993年莱芜地级市建立,归莱芜市钢城区颜庄镇,
 楼主| 发表于 2024-2-17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山东
    2019年1月,经国务院批复同意山东省调整济南市莱芜市行政区划,撤销莱芜市,将其所辖区域划归济南市管辖;设立济南市钢城区,以原莱芜市钢城区的行政区域为钢城区的行政区域,北下冶村为济南市钢城区颜庄镇,2020年6月30日撤颜庄镇设颜庄街道办事处,北下冶村为济南市颜庄街道办事处管辖至今。
   北下冶村有着光荣革命传统。1930年土匪横行乡里,祸患无穷。村民成立红旗会,与土匪斗争。有一次土匪刘黑七的部下,住进了附近的下河沟村。该村会员和其他村的会员联合在一起,用大刀、长矛,终于把土匪打垮。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男劳力为子弟兵抬担架运给养,妇女们碾军粮、做军鞋,村民纷纷送子参军。 1946年“大动参”时,村内先后有19名青壮年参军。他们跟随部队南征北战,为共和国的建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有的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小小的北下冶村就有6位烈士。
    1954年北下冶和全国一样,成立了初级社,1955年与黄花店村、南下冶村、郭家台村、莲花池村联合成立了颜庄区黄花乡高级农业合作社,直至1958年10月成立公社。1958年庄稼丰收,但庄稼都烂在地里,社员未收获好。
    北下冶社员大力支援国家的水力建设,对东平湖治理,杨家横、雪野、葫芦山、乔店、黄崖等水库的建设,大队都派出了大批精壮劳力前去参战。
   北下冶人为了求生,他们练就了各种谋生的本领,社员段振吉就是其中的一个,他凭着自己聪明才智,学会说、学、逗、唱的高超技艺。他表演评书,不用任何道具,仅凭口演,就把故事讲得活龙活现,深受人们的欢迎。
   1960年辛大铁路修建经过该村,并在附近建起火车站。社员以建路为契机,发展起运输业,大队经济飞速发展,成为莱芜有名的运输专业村。当时全大队拥有上海50拖拉机30辆,24马力拖拉机120辆,汽车3辆,这在当时的农村是不多见的。
    1964年大队开展了”四清”运动,破四旧立四新,平坟头,砸旧物,扩大了种植面积。为了让社员过上日子,1965年大队带领社员人定胜天,战天斗地,改造自然。截河引水,使水浇面积达到50%以上。1966年开始了文化大革命,白天社员种地干活,晚上闹革命。举国上下,过紧日子,一到过年,各家各户,邻里百舍,其乐融融。
   1968年在莱钢帮助下,大队建扬水站一座,扬程七米,修水渠200米,扩大水浇种植面积,使水浇地面积达80%以上。北下冶大队人多地少,加上修建铁路,修建火车站,占地200多亩,可耕地所剩无几。从1969年开始,他们搬运土方,垫地整地,到1970年结束,共运土方8.6万立方米,把沿河岸的不毛之地改造成粮田,扩大粮田面积100多亩。
     1970年为了改变村庄的布局,以防水患,大队党支部决定从西部搬迁100多户,到较高的地方建房居住,腾出耕地百余亩,经平整建成了稳定高产的粮田。 
   1971年大队执行了第四个五年计划。由于忽视经济工作中存在的矛盾,追求高指标,经济建设的受到了损失。  
   1974年大队开展了反潮流和批林批孔活动,政治运动达到了高潮!墙上到处都是林秃子和孔老二的漫画以及抓革命促生产的文字,当年粮食产量稳中增产。
    为了遏制夏季河水泛滥时的危害,确保沿岸农田的丰收,1976年开始动工修建北下冶汶河石岸,到1979年完成。石岸全长1000米,高2.5米,用石料3万多方。1992年修柏油马路500米。  
    1980年北下冶成立了村委会,大队改为村委会,是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群众基层组织。一选5年,届满选举,可连任。
   1982年12月,北下冶村落实了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生女户苦不堪言,有的为了生儿子,逃到了山西 、河南、东北等地,有的民办教师不当,背井离乡去生孩子。墙上的标语”少生孩子,多种树。生一个孩子好”等。违背了自然规律,颠覆了老百姓的认知。特别是三座大山(医疗、教育、住房)使下一代,少生,不生、生不起孩子的结局。
    2021年8月,英明的习主席果断地放开生育政策,一对夫妻生三个孩子,并加强了配套措施。北下冶村的老百姓欢心鼓舞,欣欣向荣,换发了革命生机。
    北下冶村坚持“以村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一步通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推进土地“三权分置”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走出了一条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子。
    1993年在转山子建大水塔一个,容量100立方米,村民吃上了自来水。村里还利用建车站时取土挖下的土坑,经修整改成30亩地的鱼塘一处。
   北下冶村民勤劳耕作,亦深谙发家致富之道。近几年,北下冶个体私营业不断发展,村民经济收入、生活水水平日益提高。仅个体户达210多个。到2023年底,95%村民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房屋;100%家庭有了小汽车。村民年收入都在19000多元以上。  
   归了济南市后,北下冶村的村民发展经济劲头更大,村两委班子,思路开阔,不断改善村容村貌,提升道德素质,引导村民发展经济,走上了共同富裕之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隐私声明|小黑屋|联系电话:0531-75627999|济南在线 莱芜在线 ( 鲁ICP备15020683-2号 )

GMT+8, 2024-4-30 22:5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