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在线 莱芜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142|回复: 1

【网络中国节·春节 】腊月二十八传统习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2-7 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山东
提到腊月二十八,年俗里是这么说的,““腊月二十八,贴花花把面发”。这一天,在老传统里有4件大事要做,象征添福添财添好运,兔年好运连连。下面,就跟大家具体说说,是哪4件事?该咋做?


第一件事情:贴花花


       贴花花,泛指的是在家里、门前、屋后、窗上等地方,贴上春联、年画、窗花等年节装饰品。腊月二十八贴花花的习俗由来已久,相传最早源自古代的“桃符”,这在王安石的古诗《元日》中也有出现过,“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古时候,人们会在岁末年终之际,在桃木板上写下“神荼”和“郁垒”二神的名字,再悬挂在门口,寓意辟邪驱灾、迎福纳祥。如今,家家户户会在腊月二十八这天,将过去一年的旧花花撕掉,贴上新花花,来表达对新一年的美好祝福,希望兔年好运连连。


第二件事情:把面发

旧时候,物资比较匮乏,关于春节期间吃的食物,人们会提前几天就开始准备和制作了。像腊月二十六、二十七,准备的是年肉,到了腊月二十八这一天,要准备的就是过年要吃的面食。过去,发面的方式比较单一,也没有像现在那么方便的发酵粉,所以,人们会在过年前几天先提前将面发好。

此外,腊月二十八中的“八”,刚好能和发面中的“发”相互呼应,是传统文化里非常吉祥的字眼,有八方来财、新年发发发的寓意,也是在给新的一年讨个好彩头。

第三件事情:蒸面发

       过去,传统习俗文化里,有大年初一到初五期间不能蒸馒头的讲究,人们认为,过年期间,如果又“蒸”又“炒“,就有“争吵”的意思,不太吉利。因此,腊月二十八将面发好后,人们会提前将其上锅蒸成馒头等面点,其中一部分留到过年期间吃,以免坏了老规矩。

       现在,虽说对此没有太多的讲究了,但人们还是会在二十八这一天蒸一锅面点全家吃,取的是其吉祥的寓意。蒸面点中的“蒸”,在年俗里寓意蒸蒸日上,将好运气“蒸”来,图的是一个吉利。

第四件事情:洗邋遢

古时候,人们认为每逢重要的日子,一定要沐浴更衣,让全身由里到外干干净净,寓意除旧布新、万象更新。因此,过年前洗澡,就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对此,民间还有歌谣道,“二十六洗福禄;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
二十八洗邋遢,指的就是做好个人卫生,洗澡洗头换衣服,无论是自己还是家里,都要保持干净整洁的状态,象征着将过去一年的不如意和晦气,通通都洗掉,给新一年的好运腾出空间,添福添财添好运。
发表于 2024-2-7 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山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隐私声明|小黑屋|联系电话:0531-75627999|济南在线 莱芜在线 ( 鲁ICP备15020683-2号 )

GMT+8, 2025-11-13 19:0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