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在线 莱芜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686|回复: 2

钢城地名故事(165)黄庄三村(田茂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11 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山东
    黄庄三村,在黄庄河东西两侧,黄庄一、二、三、四村民委员会驻地。莱(钢)韩(旺)公路将村分为三部分,公路西是原街道机关所在地,公路东南是黄庄居民点。三村东与四村毗邻,西、南与一村相连,北与二村相接,以前整个黄庄东南西北各有一个大门,东门以三村为主。259户,人口769人,耕地面积511. 4亩。
    据载:“明洪武年间(1368年),黄姓始祖自山西洪洞县老鸹窝迁至此地,以姓冠名黄庄”。农历三、八逢大集。清宣统三年修《蒙阴县志》称黄庄集为北乡16集之一。该村姓氏以房、陈居多,刘、杨、马、魏次之;还有肖、贾、高3姓。
   传说,明洪武年间(1368年),黄姓始祖由山西洪洞县迁入。当时黄姓,在山西洪洞地无一陇,上无片瓦,再加上当时天气大旱,在洪洞混不下去,乞讨来到这里。看到这里有山有水住了下来。
   一天,黄姓出门被官府查住,问他是那个庄的?黄姓长口结舌地回答是黄庄的,回到家里,和老婆孩子说明今天的来龙去脉,老婆孩子目口瞪呆,村得有村名,黄姓和老婆孩子当晚商量,以姓氏冠名黄庄。
    黄姓,远古称黄氏,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嬴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按照司马迁的《史记 秦本纪 》记载,黄氏,为嬴姓十四氏之一,是远古时期伯益的后裔,伯益长子大廉为黄夷首领,在夏朝建立古黄国,商朝以国为氏。 《竹书纪年》载:“(夏)后相即位,二年,征黄夷。”商朝甲骨文卜辞中有“伐于黄尹二羌”的记载,甲骨文(前6213、乙4642)记载,祭祀时“帝黄奭三羊”和“贞用于黄奭佑三牛”,讲述了商人祭祀,是黄尹、黄奭最早的记载。
   黄姓在宋版《百家姓》中位列第96位。至2006年,黄姓人口约有2700万,约占全国人口的2.2%;按人口算,黄姓排名从第8位升为第7位。
    黄国被楚国所灭后,部分族人开始南迁。两宋之后,黄姓广布到湖北、陕西、四川、湖南、福建等地。当代,黄姓人口主要分布于广东、四川、湖南、广西、江西、湖北、福建、江苏等地。
     远祖可追溯到帝舜时代的伯益。伯益是少昊帝的五世孙,他的祖母是颛顼帝的孙女(女修)。伯益因治水有功,被帝舜赐姓嬴姓。其后裔中有黄氏者,约于夏初在今河南潢川建立黄国,商灭夏时,支持商朝;周灭商时,保持中立,国存而爵位降为子爵,故称黄子国。春秋时期,楚国称霸,只有黄国和随国敢于抗衡。公元前648年,黄国被楚国所灭。亡国后的黄国子孙,以国名为氏。
    远古时期,在今燕山之南一带,为黄姓发源地之一,族人后跟随大廉迁移至潢川并建立黄国。公元前648年,潢川黄国被楚国灭亡后,黄姓族人有少数逃到河南中部,大批则内迁到楚国腹地,定居在湖北等地。
    战国至秦汉时期,黄姓已经大批播迁到湖北地区,逐渐形成江陵、江夏等八个黄氏郡望,以此为基地向江南发展,“浮诸江南,以实海滨”,黄姓的足迹已经西达陕西和四川,东临东海,南入湖南和江西。东晋末,中原的林、黄、陈、郑四大姓率先进入了福建。
    隋唐时期,黄姓主宗分流,有了新的向南发展的行动。一支由江夏向东南迁移,穿过江西,进入浙江,在金华地区形成了金华黄氏;金华黄氏有一支,在五代时期,由黄玘、黄赡父子迁到江西修水,在修水县形成双井黄氏,双井黄氏在北宋时期出了个驰名中外的大文豪和孝子黄庭坚;另一支先由江夏北迁河南固始,再向南经安徽、江西,抵达福建邵武,形成邵武黄氏。一部分进入了越南,成为当地的大姓。黄姓进入台湾地区是在明末时期。
    由于黄姓主力在秦汉时期已迁离了北方,所以受中国北方几次战乱的伤害较轻。黄姓在中国南方得到稳定长足的发展,尤其是宋、元、明时期,在赣浙闽粤四省繁衍最盛,最终形成了今天典型的南方大姓。
    据《蒙阴县志》载,民国初年(1912年)为蒙阴县北一区,1939年黄庄一带成立了人民政权。1940年归新泰管辖,1942年划归博莱县,1945年5月划归沂源县,1985年11月撤区并乡改属为黄庄镇;,1991年划归为莱芜市钢城办事处黄庄镇,1993年莱芜地级市建立,归莱芜市钢城区黄庄镇,2001年1月黄庄镇改为汶源街道。2019年1月,经国务院批复同意山东省调整济南市莱芜市行政区划,撤销莱芜市,将其所辖区域划归济南市管辖;设立济南市钢城区,以原莱芜市钢城区的行政区域为钢城区的行政区域,黄庄三村为济南市钢城区汶源街道办事处管辖至今。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 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山东
     在抗日战争时期,整个黄庄周围有围子墙。日本鬼子在黄庄安据点后,在东、南、西、北四个大门各建有一个炮楼。
    当时在王秀堂、房连三的领导下,全体村民团结一致与敌人进行了顽强的斗争。解放战争时期房义亮、房义喜参加过孟良崮战役。
  历经沧桑黄庄三村,在共产党领导下才安居乐业。 1953年春,村民自发组织农业合作社,1956年进入高级农业合作社,实施“人七劳三”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1958年加入人民公社。1960年至1962年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村委立足本村资源、人力、设备条件,办起了磨面坊、油坊、棉花加工坊、养猪场、菜园等工副业项目,解决了村民的吃穿问题。
    1964年村里开展了”四清”运动,破四旧立四新,平坟头,砸旧物,扩大种植面积。1966年开始了文化大革命,白天村民种地干活,晚上闹革命。
   当时口号是:”抓革命,促生产”,黄庄二村的粮食产量稳中增产。1972年黄庄三村开始“农业学大寨”,整地深翻,小地变大田,丘陵变梯田,扩大耕地面,粮食丰产。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勤劳勇敢、经济意识超前的三村人民,在两委的带领下,开始了经济建设。为了统一思想,形成共识,村组织党员学习,教育党员,建立村规民约,建章立制。像一把钥匙撬开了村民奔向发家致富的大门。
     1995年村里投资3.5万元建漫水桥一座,为河东河西的村民提供了交通便利。村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以来打机井两眼,铺管道300米,把水引上东岭,使灌溉面积达250亩;同时还修路600米,并全部硬化。
    近几年,村民经济意识越来越强,日出耕作、日落归家的生产方式已经改变。村民自动调整产业结构,花生地变成了桃园,小麦地变成蔬菜大棚。村办企业和个体私营业不断发展,村民经济收入、生活水水平日益提高。钢材运销大户刘振东、刘振军、房思进注册资金在1000万元以上。利税都在百万元以上。肖光友致富不忘众乡亲,汶源第二中学建校时,捐款万元,并多次捐款整修利民桥。
    特别是黄庄三村归了济南市后,两委班子,精诚团结、思路开阔,引导农民发展经济,走上了共同富裕之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隐私声明|小黑屋|联系电话:0531-75627999|济南在线 莱芜在线 ( 鲁ICP备15020683-2号 )

GMT+8, 2024-6-29 04:1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