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在线 莱芜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001|回复: 2

钢城地名故事(142)逯家庄村(田茂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2-18 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山东
    逯家庄村,东邻山钢股份公司烧结厂,南邻傅家桥村,西靠北城子坡村,北邻(原陈家庄旧村,现已搬迁钢城公馆西)、莱钢粉沫冶金,面积2.562平方公里,443户,1373人。
   逯家庄村由北逯家庄、南逯家庄、栾家岭三个自然村组成。1989年所立村碑记载:明朝末年逯姓由淄川迁此建村,以姓名村逯家庄。
   传说,明朝末年,湽川一带瘟疫成灾,方圆几十里,天气大旱,民不聊生,生活十分艰难,人们以乞讨为生,四处奔波。有的百姓因养不起家,跳河自尽。就是这一年,逯老汉从北到南一路乞讨来到这里。
   一天,逯老汉出门闲逛,看到这里,有山、有水,又没有瘟疫,是个好地方。回到家里,便和家人商量,以自己姓氏冠名为“逯家庄”。从此,逯老汉在这里住了下来,后其他姓氏陆续迁入。虽然逯姓清末迁走,但该村村名仍叫逯家庄。
   逯姓是传统汉族姓氏,在宋版《百家姓》中排第404位。“逯”读音作lù(ㄌㄨ),很多地区也读作(ㄌㄩ)。因封邑而得姓,出处有二,一是源于嬴姓,二是源于芈姓。望出广平郡。
   上古周代时,秦国有一位公族受封于逯邑,后来逯邑公族子孙就以封地为姓,世代姓逯。逯邑那地方,就在现今陕西省境内,而逯姓始祖原是秦国的公族,秦国公族嬴姓,所以说逯姓是出于嬴姓的,嬴姓作为秦国公族,出过许多了不起的人物。比如使秦国强盛,奠下称霸基础的秦穆公,嬴姓,名任好。任好重用百里奚等能人,扩展势力,雄踞一方。可是秦国风俗粗野好武,有些礼仪很野蛮,比如葬礼中盛行杀殉,秦穆公死时钉殉一百七十七人,其中子车奄息等三人是秦国人崇敬的贤良。后来秦始皇一统天下后,也排斥文治。
   关于逯姓的来源,在许多姓氏古籍上都有记载。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所在地,主要是在今天的甘肃和陕西一带,当时的逯邑,也在这个地区。另外,根据《路史》上的记载,楚国的公族中也有逯氏。望族居于广平郡,就是后来的河北省鸡泽县东。
  唐朝初期,陈政、陈元光奉命入闽开辟漳州,将佐逯生随从前往,并在当地安家落户,成为今福建、广东、广西、海南逯氏鼻祖。
    明初自直隶省枣强县(今河北枣强)迁山东省青州府乐安县(今山东广饶)。历数百载,传二十余世,自十世祖起,各房分支。是为山东广饶逯氏始迁祖。明洪武六年逯德山从南京迁青海乐都地区,至今已二十余代。逯德山因平叛陈有谅有功,被封为大将军。其子被封千户长,押解流逝名人犯赴青海。是为青海乐都逯氏始迁祖。
  《康熙莱芜县志》载:"黄山保·逯家庄"。《续修莱芜县志》载,民国初年,逯家庄属颜庄区黄山保;1941年5月至1945年10月归新甫县清泥区;1951年划归逯家庄乡;1956年并为清泥乡;1958年划归颜庄人民公社;1984年划归颜庄办事处城子坡镇;1985年l0月划归莱芜市城子坡镇,1991年属莱芜市钢城办事处城子坡镇,1993年归莱芜市钢城区城子坡镇,2001年寨子乡和城子坡镇合并,起名艾山街道办事处,归钢城区管辖。2019年1月,经国务院批复同意山东省调整济南市莱芜市行政区划,撤销莱芜市,将其所辖区域划归济南市管辖;设立济南市钢城区,以原莱芜市钢城区的行政区域为钢城区的行政区域,逯家庄村为济南市钢城区艾山街道管辖至今。

 楼主| 发表于 2023-12-18 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山东
    逯家庄村有东西向黑沙河和钢都大街。河南边为原南逯家庄与栾家岭;河北边为原北逯家庄,是河谷平原地。整个村庄地貌南陡北缓,南部属丘陵棕壤性土,适宜栽种地瓜、棉花等农作物;北部平原属褐土性土,适宜种植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总面积1870余亩。
    建国前农业生产设备技术落后,粮食产量不高,建国后在20世70年代“农业学大寨”之后,村民重点开山、围堰、平整土地,新增土地百余亩,建起5000立方米的蓄水池两个,大型扬水站三个,过去只种植一季的地瓜地,变成了一年两季(玉米、小麦)的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田。由于莱钢建设规模的扩大及1993年钢城区的建立,逯家庄村大量的土地被征用,所剩土地不足200亩。上个世纪95年村民由农民转为城市居民。目前,居民的耕种、灌溉以及农业基础建设投资全部由居委会负担,居民的主要精力转向第三产业。
    村中原有土地庙和鸡公庙,是村民为祈风调雨顺,祷佑一方平安而建。土地庙位于村西,高3米,小巧精致,毁于文革时期。走过百步三桥,鸡公庙就建在桥头,此庙建筑样式独特,四周与顶棚全部用硕大石板扣合而成,庙内供奉着大公鸡,以前遇有邪门鬼祟的事,人们就来此烧香化纸,祈求祷告。村中主要街道原有古槐若干株,1958年后,被砍伐殆尽,其中一株需三人合围,树干不高已空心,然枝繁叶茂,莲蓬如伞盖,常有孩童从树洞中爬上树顶嬉戏,毁于大炼钢铁。剩余上个世纪70年代初被砍伐运去周家坡小煤窑换回几手推车煤。
    为防乱世遭劫,保家护民,民国八年,大户周元恺建起宅寨,村人称“周家围子”。墙体使用石灰混以沙土夯成,高约6米,筑有5座炮楼,不均匀布于四周,南有料石砌成的寨门、悬有“巩固”二字的匾额,北边留有便门,围墙长80余米,宽70余米,内有6套料石构建的独立四合院,宅院的正房均为2层楼房,兄弟5人各居一套,另一套为小学堂。围子里面有水井、石碾、石磨等生活设施,遇有匪情,村民均可在此难。抗日战争时期,为防鬼子占为据点,抗日政府将围子墙拆除。
    过去的逯家庄村,周、栾两家算是本地有名的大财主,每户不少于100大亩地,并且雇有常年伙计帮工,分别喂养驴、骡、牛等大牲口,周家还兼顾着其它商业活动(经营小杂货、瓷器、茶叶等)。村人无论穷富,居住的房子全是清一色的草坯房。不是富户住不起砖瓦房,而是缘于迷信传说而形成的一种习俗。1977年,村民刘桂平打破几百年的封建习俗,率先盖起了瓦房,搬进了新居,上个世纪80年代村里百姓全部住进了砖瓦房。1996年村里先后投资500多万元,建起了三室两厅的高标准的居民楼四座,120户居民搬进了新居。居住条件的改善,没有给逯家庄人带来什么灾难,而是幸福和美满,健康与快乐。
    逯家庄有很多人参加革命,抗日战争时期的1940年建立了党支部,李仁笃任书记。村中先后有40人奔赴战场,4人捐躯,被追认为革命烈士,由此可见村人的革命热情及英勇顽强精神。
   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成立初级社,南逯家庄和栾家岭为一个行政单位,社长为田振永,北逯家庄社长为王宜新。1958年南、北逯家庄联合组成一个高级社,李胜永任党支部书记,李爱书任大队长。逯家庄勤俭持家,艰苦创业,安守本分,头脑灵活,经济意识强,从过去的小手工业制作可见一斑。酱油坊主周至胜,做的酱油色浓淳香,寒冬腊月醋不结冰,后被寨子供销社清去当技师;糕点师傅王荣新做的糕点松软可口、香甜味美,后被颜庄食品公司聘为糕点师傅。1950年左右,王清明、李乐志做的粉皮、粉条,远销四方,在他们的带动下,村里有20多户做粉皮生意,现畅销的庙子粉皮就是庙子魏姓从逯家庄传入的。
    逯家庄的工副业项目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是计划经济,生产队抽出一部分能人从事白铁业、电气焊加工,现已成为传统项目。上个世纪80年代村里的工副业项目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村办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由于大气候的影响,一些村办企业已倒闭或停产,现只剩王自新领导的固定资产达100万元的建筑安装公司和王训平领导的固定资产300多万元的线路器材厂。
    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同时,村里鼓励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和第三产业,在钢都大街统一规划建起了6栋商居楼,面积达11000多平方米,从摩托车专卖到钢材市场;从饭店酒楼到美容理发,从事个体经营户达80家,年创产值9784万元,实现利税达137.4万元。
     逯家庄自建村就崇尚文明,重视教育。20世纪20年代末,县政府就在村中创办初等小学堂,附近村庄儿童在此就学。有学生30多名,教书先生为吴占振,后为桑果。抗日战争时期校址移至周家圩子。1948年创立逯家庄小学,校长栾尚选、王福新;教师有毕耜连。1958年建立逯家庄完小,周边村庄学子前来求学,张国香、李淳都、赵现成、栾兆亮在此执教。1994年村里投资60多万元,在原址重建高标准教学楼,总建筑面积708平方米,微机室、图书室、多功能室全部高标准配套。1997年8月被区政府命名为“规范化学校”。
 楼主| 发表于 2023-12-18 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山东
本帖最后由 网易山东文学 于 2023-12-18 09:12 编辑

   值得骄傲的是逯家庄出了个歌唱家,名字叫李殷,她声音浑厚,唱腔优美,做人低调,是家喻户晓的网红达人。
    村民尊师重教,蔚成风气。村委会审时度势,自1985年教师节开始,在当时的城子坡镇率先实行奖教金制度,对教学成绩好的教师大张旗鼓地进行物质奖励,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每逢节日,村领导、村办企业及个体经营大户都带上实物及现金走访慰问师生,对教师嘘寒问暖,关怀备至。逯家庄小学教学成绩在全镇一直处领先水平。自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至2022年,村中考出专科以上学生353名,毕业于山东农学院的李祯笃为村里第一个本科大学生,学历最高者为浙江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李安实。
     村中小河原来的石板桥不适应现代交通的需要,1988年建起了两座混凝土高架桥,往来车辆畅通无阻。1995年钻深水井两眼,盖起两座23米高的水塔,户户通上自来水。1997年村里统一安装电视闭路线,方便了群众生活,提高了生活质量。
    逯家庄是城区中心区域,占地面积大,为做好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社区投入400多万元进行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拆除乱搭乱建房屋101处,6000平方米,硬化新村通行便道和楼宇间道路20000平方米,清理菜地300多处,动用人工和机械清理垃圾和“三堆”,新建车库37间,粉刷墙面1980平方米,建设围挡1800米。
   为巩固治理成果,逯家庄社区进行网格化管理,把整个社区细化到每个片区,每个路段,分别固定两名社区党员干部进行长期管理。并专门成立物业公司,做好对社区楼群的环境卫生管理,安排专业保洁人员对社区做好卫生保洁工作。同时,还积极开展宣传教育,设置20多处健康卫生展板,引导群众树立健康的生活习惯,自觉遵守社区管理规定,爱护环境卫生,共建幸福家园。归济南后,逯家庄两委班子,思想解放,思路开阔,使居民融入城里生活。
   逯家庄有:王、李、栾、周、阚、刘、徐、田、苗、赵、朱共11姓,但村民世代和睦相处,性情温和,民风淳厚耕读传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隐私声明|小黑屋|联系电话:0531-75627999|济南在线 莱芜在线 ( 鲁ICP备15020683-2号 )

GMT+8, 2024-6-26 08:1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