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在线 莱芜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453|回复: 1

钢城地名故事(137)徐家庄村(田茂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2-11 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山东
   徐家庄村,东邻莱钢机械厂、南城子坡村,南接徐家庄火车站,西连方家庄村,北靠南于家庄、清泥沟村,磁莱铁路南北向从村中穿过。耕地278亩,330户人家,942口人。
据徐氏墓记载,明朝末年徐姓由泰安郊区徐屯迁此建村,以姓氏命名。
   相传,明朝末年,天气大旱,徐姓由泰安郊区徐屯迁此,徐老汉看到这里紧靠牟汶河,北有白沙岭,南有沿河平原土地,比泰安的徐屯好,便居住了下来。
   一天,徐老汉单独到牟汶河钓鱼,见一白胡子老头问他那个庄的?其实这个白胡子老头就是太白金星(神仙),徐老汉不假思索地说,我姓徐,是徐家庄的,不信,你看看,就在牟汶河东边住。
  白胡子老头笑道说,我知道你姓徐,你住的地方没有名,今天你说出来了,我看很好,就以你的姓氏建村吧,回家后,徐老汉和老婆孩子一商量,定为徐家庄。从此以后,徐家庄村名延续至今。
   徐姓,中华姓氏之一,主要源自嬴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夏朝徐若木为徐姓始祖。
   徐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一百五十位。至2010年,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按人口排序,徐姓在中国大陆列第十一位(在中国台湾列第二十位)。大陆人口近200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1.43%。
   源于嬴姓,以国名为氏。远祖可追溯到五帝时代金天氏少昊(嬴姓)。少昊重孙为伯益,佐大禹治水有功,夏王封伯益之子若木于徐,故地在今安徽省泗县北。徐国历夏、商、周三朝代,一直活跃在江淮之间。春秋时,徐偃王反周,被周穆王联合楚国所灭,后又复封徐偃王之子宗为徐子。战国时,吴国灭徐,随后越国灭吴,至楚国灭越,徐国的版图归入楚国。徐国的子孙遂以国名为氏,散居于江淮之间。
   远古时期,徐若木被封徐国(今安徽北部),徐国成为徐姓最早的发源地。在此地聚居的徐氏,在徐国灭亡后,纷纷向北方迁徙。大致经过两汉直至隋唐,中国北方的山东、河南等地形成了多处郡望。
   先秦时期,徐姓主要分布于安徽、江苏、山东等地。秦汉时期,徐姓已经迁播于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同时,也开始南迁至江西南昌、浙江龙游等地,但聚集区仍以黄河下游地区为主。魏晋时期,徐姓开始大规模南迁,但主要繁衍地在淮河及长江下游大部分地区。宋朝,徐姓由江西石城迁至福建**、连城等地。元朝,徐姓在广东丰顺县、梅州市梅县区、海丰县等地繁衍。
   徐家庄村,1941年5月至1945年10月划归新甫县清泥区管辖;1951年划归莱芜县清泥乡;1958年划归颜庄人民公社;1984年划归颜庄办事处;1985年属城子坡镇;1991年属莱芜市钢城办事处城子坡镇,1993年归莱芜市钢城区城子坡镇,2001年寨子乡和城子坡镇合并,起名艾山街道办事处,归钢城区管辖。2019年1月,经国务院批复同意山东省调整济南市莱芜市行政区划,撤销莱芜市,将其所辖区域划归济南市管辖;设立济南市钢城区,以原莱芜市钢城区的行政区域为钢城区的行政区域,徐家庄村为济南市钢城区艾山街道管辖至今。
  据《吴氏族谱》记载:清嘉庆年间,当时徐家庄村六畜兴旺,五谷丰登,村建瓦房上百间。村西首建有**、土地庙,**西3米处有株高大挺拔的银杏树,树高30余米,粗近3围,枝叶繁茂,遮天蔽日,有树王之称。可惜被毁。为了便利村民的生活,在村南北大街北端设有全村共用的官碾,东西大街西首挖有官井。


 楼主| 发表于 2023-12-11 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山东
本帖最后由 网易山东文学 于 2023-12-11 15:19 编辑

   民国期间,土匪频繁,时常烧杀掳掠百姓。民国十四年(1925年),村民为躲避土匪抢劫,部分村民到清泥沟避难。是年古历端午节,土匪刘黑七部,深夜偷袭清泥沟,攻破围墙杀死120人,其中有徐家庄村民10人。
   1946年国民党重点进犯山东,还乡团趁机为虎作伥,还乡团残害了多名军属干部。1948年3月19日早6点多钟,还乡团200余人分三路包剿驻该村的翟镇武工队,由于武工队早已撤离徐家庄,还乡团扑了空,于是嫁祸于村民,他们枪杀了赵乐义(时任新泰县桃花峪村党支部书记赵乐义到此探亲)和村民施立进,枪伤村民吴式星,抓去村民秦叔进。
   徐家庄村民有优良的革命传统。抗日战争爆发后,在国家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吴式愈等6名(吴子诚、吴子山、张呈仁、张呈祥、刘沛明)青年志士,毅然投入到抗日的烽火中去,南征北战,为共和国的建立做出了贡献。吴式愈曾任南京军区工管局政委,吴子诚曾任舟山地委书记,吴希宝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队(二炮)政委。
   1940年左右,新、沂、莱三县交界一带,兵荒马乱,日伪军时常入村烧杀抢劫村民,百姓涂炭、民不聊生。中共颜庄区委指派吴洞云为“伪村长”,对付村的各种反动势力。吴洞云有胆有识,在危急关头,急中生智,营救了颜庄区委书记张子超和通讯员吴希珠,并保护了村干部和军属。
   莱芜地区有了中共党组织的活动以后,徐家庄成为莱芜最南部的一个活动根据地。至1940年,村入党人数超过20人,并成立了党支部。刘伯戈(当时莱芜县委代理书记)叛党后,1942年,徐家庄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1945年至1947年在党的领导下才成立了村政权(施立俭任村长)、农救会(秦淑营任会长)。新的革命政权开展减租、减息;打土豪、分田地;动员村民参军、参战。1948年,党组织得以恢复,发展党员6人,并成立党支部,解放战争爆发后,秦淑营、吴希坤等12名爱国青年参军,在战场上浴血奋战,秦淑营、吴希坤壮烈牺牲。张成仁、秦淑田光荣负伤,施立茂荣记四等功一次。
   1951年吴希安、施兴文、吴希宝赴朝鲜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在战场上他们作战勇敢,均荣获三等功一次。
  徐家庄村人杰地灵,自建村以来,重视教育,崇尚文明。据《吴氏族谱》载,在清朝中后期,仅吴氏就有11人获取功名,其中太学生3人。村中先设私塾(前学),后设学堂,施立本曾先后到上河沟、海眼村任私塾先生,并广交爱国志士。吴占震自幼聪颖,勤奋好学,精读诗文,苦练书法。于1924年考取山东农业学院,1928年毕业后被分配到颜庄任高等小学教师,他善书法,尤精颜体,经常为店铺题写匾额,为名人写碑文。吴希成出身中医世家,精读医学经典,德高医精,常用祖传秘方治疗伤寒病,药到病除,赢得人们的称颂。1950年徐家庄创立徐家庄小学,学校先后由吴占坤、李纯笃、任希亭、黄宪绍等任教。1996年莱芜施实合班并校,徐家庄小学并入城子坡办事处中心小学。1964年后吴式三创办清泥农中并任校长。1968年改为城子坡联中,2000年改为艾山街道办事处第一中学,吴式三是艾山办事处一中第一任校长。自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徐家庄考入大专院校生达180余人。
  徐家庄村,虽地处丘陵,但沿河平原占90%。土地肥沃,农产品丰富。村民自古勤劳耕作,然亦不乏经商之精明。吴式栋在寨子村开设聚和酒店,资金雄厚,生意兴隆。吴占录的挂面房,工艺精湛,做出的挂面,细如线,口味精,畅销方圆几十里。铁匠张大。当年锻打的刀刃活,锋利至极,削铁如泥,闻名十里八乡。石匠吴众云精于碑刻、浮雕,刻写各种花草、鸟兽、人物形象,神态逼真,栩栩如生。
  新中国成立后,徐家庄揭开了新的篇章。1950年底村政权成立后,下设互助组,共36户。1955年加入初级社,约36户。1956年徐家庄、北城子坡村、南城子坡村成立先锋高级农业合作社。1959年成立徐家庄生产大队。1982年徐家庄开始分田到户,并全面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
   1971年徐家庄开始“农业学大寨”,村民开山、垒堰、移河造田,扩大耕地面积,增加耕地60余亩,砌渠道500余米,使所有的旱田变成了水浇田,农作物由原来的一季(地瓜)改变为一年两季(小麦、玉米)。l972年村西新改良的60亩河滩地载种苹果树2000余株,年产量最高达30多万斤,收入近10万元,村民生活日益改善。
   改革开放后,村里办起了养貂场、翻砂厂、粉房、冰糕厂、建筑公司等。随着经济的发展,个体私营企业在徐家庄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吴茂庆经营的莱芜鹏大园林有限公司、个体建筑业吴茂红、饮食业吴新华等单位和个人。由于集体和个体企业的发展,村民的人均收入由生产队时的240元,到2022年增长到15330元,村民生活日益殷实。
  徐家庄村自明末建村,已历时近400个春秋,徐家庄人世代居于此,历经沧桑,生生不息,开拓进取,继往开来,不断为钢城文明增光添彩。
    现在全村有吴、施、张、秦、孟、刘等姓。后徐姓外迁。姓氏当中吴氏居多,但村民世代和睦相处,耕读传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隐私声明|小黑屋|联系电话:0531-75627999|济南在线 莱芜在线 ( 鲁ICP备15020683-2号 )

GMT+8, 2024-6-29 04:3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