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在线 莱芜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133|回复: 3

钢城地名故事(126)雁埠村(田茂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1-30 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山东
本帖最后由 网易山东文学 于 2023-11-30 08:27 编辑

640.jpg
   雁埠村,东邻徐家庄、方家庄,西邻卧龙岗村,北靠牟汶河,钢城区至新泰市县级公路从村南穿过,全村共有226户,730口人,耕地面积514亩。
   据村碑记载,明朝洪武年间有李姓人家在此建村,据说,古时村北河边有一高地,名曰“六亩地”。此地地势较高,三面环水,远处望去形似码头,周围长满芦苇荒草,每到夜晚,常有成群的大雁落于此地栖息,雁埠村因此而得名。
   传说,很久以前此地周围,是一片一望无际的原始森林,此地土地肥沃,山货百余种,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水草丰美,蹦跳的鱼儿不计其数,让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百姓都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可有一年,从春到夏,九九八十一天滴水未降,林中的野菜、野果凋零,田里的禾苗枯萎,村北九龙湖、村北牟汶河里的水几近干涸。怎么办?人们都赤着脚,头上戴着用柳条编成的草帽,排着长长的队伍,举香祷告,沿着牟汶河堤向着九龙湖鱼贯而行。祈求龙王:
“龙王爷,龙王爷,发发善心吧,给这方黎民百姓下场透地雨吧,救救这方受苦受难的人吧!”
  求雨的人们一连求了九天,光猪头就给龙王供了上百个,全羊上百只,可就是不下雨。到了第十三天,一大早,太阳就格外的毒,天也格的外热,求雨的人们实在坚持不住了,族长无奈地对人们喊:
  “散伙,散伙!”
   就在人们刚要散去的时候,只见晴朗的天空,从福禄山山顶飘来了一朵黑色云彩,不一会儿工夫,一阵暴风吹来,黑压压的云团翻滚起来,倾盆大雨从天而降,牟汶河洪水猛涨,大雨浇得人们直打寒颤,可人们全然不顾,都感激地围着河边对天空跪拜不起。
   这场暴雨,一连下了七天七夜。这一下不要紧,下得牟汶河水出槽。周围一片汪洋。雨过之后,晴空万里,等人们好奇地到牟汶河边一看,都不由地惊呼起来。原来竟有一条黑龙卧在河边,它的身子有百丈长,两只角像没叶的老松树,两只眼睛像两个大潭,躺在湖边呼哒呼哒地喘气,那气还有股浓浓的酒味。人们猜想,龙王爷喝多了酒,酒大伤气,体力不支才从天上掉下来的。这一掉倒好,因身体过重加之在高空用力过猛,落在牟汶河上,竟将河梗砸得稀里哗啦,才形成了现如今的汶河上游源头多条支流。人们不清楚这条黑龙是什么时候醒的酒。
    据说是清醒之后,去了东北黑龙江。不过,自从天降醉龙之后,村北形成了大约“六亩地”的自然高地。此地,三面环水,远远地望去,形似码头,周围长满了芦苇荒草,每到夜晚,成群的大雁落此栖息,得名雁埠。后来此处渐成村落,人们取名雁埠村。


 楼主| 发表于 2023-11-30 08:2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山东
本帖最后由 网易山东文学 于 2023-11-30 08:29 编辑

    该村李姓建村,李姓,为全国第二大姓。 元朝、明朝第三大姓。在中国历史上,李姓称帝王者多达60余人,先后建立有:大成、西凉、凉、吴、魏、唐、楚、后唐、南唐、大蜀、西夏、大顺等政权。
   即认为李氏源出嬴姓,血缘先祖为皋陶(一作咎繇,嬴姓,一说:姬姓),皋陶曾被任命为舜的大理(掌管刑法的官) ,遂以官命族为理氏(“理”“李”古字相通),先为理氏,后为李氏。 至商纣王时,世袭为理官的理徵因直谏触怒纣王被杀,其子利贞随母亲契和氏逃难,后到豫东鹿邑定居。因沿途食李子(木本植物的果实)得以生存,为了报答“李子”保命之恩和躲避纣王的追捕,并且理、李同音,自利贞开始改理为李,从此中国有了李姓  。得姓始祖为李利贞,李耳为十一世。
    先秦时期,李姓的活动由河南开始,到战国末,李姓的活动地域已扩大到山西、河北、陕西、四川、湖北等地。秦汉时期是李姓向各地迁移的重要阶段。秦始皇平定南越和西瓯时,李姓始入两广地区。李耳的后裔入甘肃,发展为陇西李姓的望族,居河北的成为赵郡李姓的名家。东达山东,东南抵赣浙苏,南面南海及北部湾。唐朝是李姓的鼎盛时期,陇西李氏王朝传19帝,历时289年,李姓贵为国姓,各地都有李氏的皇亲国戚,李姓人口迅速膨胀。唐朝初李姓开始大批进入了福建和海南。明朝时,李姓进入入台湾。
    600年期间,李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了很大的区别,尤其是由东部向华中、华北的回迁已经大于由北向东南的迁移,同时,向西南和东北的移民已经成为重要的流动方向。
   唐代是李姓族群的急剧膨胀期,赵郡李氏、陇西李氏、赐姓李氏、唐宗室后人多达官贵人,一夫多妻制的生活,使李氏人丁兴旺,在当时已成为全国大姓。但随着朝政的变化,在唐代即有许多李姓人物贬官南下,又有许多人为免遭祸害而逃至全国,使李姓遍及全国。
   唐代以后,出于多种原因,李姓播迁更加频繁,分布地更为广泛。其中,迁徙人数较多的是宋朝“靖康之变”时的南迁。
    元末明初的政权更迭,以及明际的"靖难之役",主战场布置在山东西部、河北、河南北部的部分地区,迁延数十年,民不聊生,造成百姓得流就食,四散逃离,致使十室九空。
    明廷在政权稳定之后,从山西平阳、太原一带(晋商首富李家大院族谱可以佐证当地富庶安定),向华北的荒芜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人口迁徙。
   李氏迁徙至海外,始于明朝初年,去琉球国的都是福建人,定居于今冲绳岛那霸市近郊的久米村一带。据《明会要》记载,明洪武二十五年,明朝曾赐给琉球国“闽人三十六姓善操舟者,令往来朝贡”,其中就有李姓。琉球国派往明、清的通事有许多人姓李,皆系自福建移居琉球的华人。
明末清初,四川经过多年战乱,康熙七年(1668年),四川巡抚张德上书朝廷,要求朝廷动员全国人员往四川迁徙,川内李姓较多都是从湖广宝庆府等地迁来,便形成了“湖广填川”。清朝及民国时期,李氏族人移居海外者更多。
  历史沿革,  雁埠村1914年至1939年隶属蒙阴七区,1941年划为新甫县管辖,1945年划为新泰县,1950年划归新泰县二区,1955年10月划归新泰翟镇区,1958年划归翟镇人民公社庙子管区,1984年12月改为翟镇办事处,1985年2月隶属新泰市庙子乡,1985年12月撤处并乡,该村归新泰市寨子乡,1991年1月划归莱芜市钢城办事处寨子乡,1993年1月划归钢城区寨子乡;2000年12月划归钢城区艾街道办事处。2019年1月,经国务院批复同意山东省调整济南市莱芜市行政区划,撤销莱芜市,将其所辖区域划归济南市管辖;设立济南市钢城区,以原莱芜市钢城区的行政区域为钢城区的行政区域,雁埠村为济南市钢城区艾山街道办事处管辖至今。

 楼主| 发表于 2023-11-30 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山东
本帖最后由 网易山东文学 于 2023-11-30 08:30 编辑

    雁埠村1955年与卧龙港村、北楼村联合加入初级社;1956年又加上肖马村共4个村联合加入高级社,党支部书记沈长海,社长李朝学。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后,该村独立建立了党支部,李朝学任党支部书记。
    雁埠村地势,南高北低,属丘陵地带,大部分土地都分布在村南岭上,土质为红色粘土,作物以小麦、玉米、地瓜为主。过去由于水浇条件差,粮食产量很低,完全靠天吃饭,群众生活非常困难。
    1964年全县开展了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上级派出以吕善诺为组长,曹公民、高培宴两同志参加的“四清”工作组,进驻雁埠村开展工作,开始了大搞农田水利建设工程,当年挖出一条宽2米,深4米,全长300多米的引河渠道,把牟汶河里的水引到村东头,再用4挂水车提水浇地,是雁埠村有史以来第一次利用机械进行灌溉。
    1965年在村东头修建扬水站一座,向村南修水渠200米,该渠道基础宽6米,顶部宽3米,始端高8米,全部是用青石块实心垒砌而成,大队投资买了一台12马力大甩轮柴油机和水泵,替代了4挂水车抽水,使水浇地面积由原来几十亩一下子增加到近200亩。
    1967年村里又将主干渠道向南续修建500米,修挖支渠管道1500米,灌溉面积扩大到450亩,小麦亩产达到了1000斤,群众生活面貌有了根本改变,由原来以地瓜干为主粮变为以小麦和玉米为主粮,使周围村庄的人们羡慕不已。
     1977年至1979年连续3年,整个庙子管区的上交小麦任务5万斤,雁埠村自己就完成3万斤,受到了上级领导的表彰奖励。1998年莱芜市扶贫工作组进驻雁埠村再次帮助村里兴修水利,先后投资27万元,投工3000个,于1999年在村北牟汶河边完成了一处深6米、直径4米的大口井配套工程。该工程截流河道100米,建变电室l间,泵房2间,架设高压输电线路500米,埋设地下输水管道1050米。该水利工程可改善全村水浇面积400余亩。 在此基础上,村两委积极进行农业结构调整,2000年村里新发展桑园100亩,为发展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创造了条件。
   1970年,莱芜钢铁厂开始兴建,需要大量石子,雁埠村抓住这一历史机遇,积极与莱钢机修厂搞好厂地共建,发动群众为莱钢建设提供服务。于是家家户户都砸起了石子,特别家庭妇女和老人、孩子有空就砸,砸了按等级堆放好,由村里统一验收送货,这成了当时雁埠村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青壮年劳力白天要参加生产队里的劳动,放工后就从坡里捎着石头回家,晚上借用月光或点上煤油灯砸,村里不分白天黑夜到处都是砸石子的声音,农小院、大街小巷随处都能看到一堆堆排列整齐的石子。
   辛勤的劳动给村民带来了可观的收入,一年下来,每个农户净增收入几百元,个别户能达到上千元,这在当时可是了不起的数字,实属有钱大户人家。
   1973年,雁埠村借莱钢机修厂用上了电,成了当时庙子管区用电最早的村。有了电,村里将柴油机换成了电动机,随之上了磨面房、粉碎机、磨糊机等副业项目。不但增加了集体收入,同时也方便了本村及周围十几个村众的生产生活。
1980年雁埠村开始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把土地按人口分配到各家各户。实行土地承包后,大量的剩余劳力干起了买卖,有的干起经销,有的跑运输,有的建起了石料厂,有的建起了石灰窑,大多数的人干起了建筑行业。现在户户吃上自来水,家家住着新瓦房,彩电、移动电话、摩托车、小汽车也进入了百姓家庭。
    归了济南后,雁埠村进行了环境卫生整治,村民的自觉性都提高了,不光自觉维护门前卫生,还积极参与村里的大扫除中来,经过清理,进一步提升村庄的整体环境。
   今天的雁埠村人,不仅实现了小康,而且正与时俱进,向着更高的目标、更美好的明天奋进!
  雁埠村,现有王、邢、李、刘、孙五姓村民,其中王姓人口最多邢姓次之,村民不分宗族、贫富、多寡,世代和睦相处,耕读继世,民风淳朴,勤劳善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隐私声明|小黑屋|联系电话:0531-75627999|济南在线 莱芜在线 ( 鲁ICP备15020683-2号 )

GMT+8, 2024-6-29 04:4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