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在线 莱芜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336|回复: 4

钢城地名故事(122)艾山街道纸坊村(田茂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1-26 08: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山东
本帖最后由 网易山东文学 于 2023-11-26 08:14 编辑

t01a4a2237da06cedc7.jpg
     纸坊村,西接莲花山,南临双杨桥村,北靠西峪村,东至庙子村。全村共有321户,1047口人,耕地865亩。
     村碑载:明嘉靖年间立村,因村中有造纸作坊,故取名为纸坊。纸坊村有刘、石、王、丁、泥、李、靳、曹、魏、颜10姓,人口最多者当属曹、魏二姓,最少者为丁姓,仅有一户。
    传说京城有一造纸官,在皇宫待腻了,便带着小太监出来游山玩水、透透气,一日,造纸官带着几名小太监来到了莲花山以东的小山沟里。只见溪水清澈,两岸树茂草丰、鸟语花香,景色十分宜人。 正赏景间,造纸官忽见溪水中积聚了一簇枯枝,上面挂浮着一层薄薄的白色絮状物,不由眼睛一亮,蹲下身去,用树枝挑起细看。只见这东西扯扯挂挂,犹如丝绵。造纸官想到工场里制作丝绵时,茧丝漂洗完后,总有一些残絮遗留在篾席上。篾席晾干后,那上面就附着一层由残絮交织成的薄片,揭下来,写字十分方便。造纸官忽然想起,溪中这东西和那残絮十分相似,也不知是什么物件。他立即命小太监找来河旁农夫询问。农夫说:
  “这是涨河时冲下来的树皮、烂麻,扭一块儿了,又冲又泡,又沤又晒,就成了这烂絮!”
  “这是什么树皮?”
  造纸官急切地问。
  “那不,岸上的榆树、槐树呗!”
  造纸官望去,满眼绿色,脸上漾起笑意。
   几天后,造纸官率领几名皇室作坊中的技工来到这里,利用丰富的水源和树木,开始了试制。剥树皮、捣碎、泡烂,再加入沤松的麻缕,制成稀浆,用竹篾捞出薄薄一层晾干,揭下,便造出了最初的纸。但一试用,发现容易破烂,又将破布、烂鱼网捣碎,将制丝时遗留的残絮,掺进浆中,再制成的纸便不容易扯破了。为了加快制纸进度,造纸官又指挥大家盖起了烘焙房,湿纸上墙烘干,不仅干得快,且纸张平整,大家心里乐开了花。造纸官挑选出规正的纸张,进献给皇帝。皇帝试用后龙颜大悦,就驾莲花山以东的小山沟造纸作坊,查看了造纸全部过程,回宫后重赏造纸官,并诏告天下,推广这一造纸技术。后来皇太后,见此纸能厚能薄,质细有韧性,兼有简牍价廉、缣帛平滑的优点,便高兴地赐造纸作坊三百亩地,以发展造纸业。自此名声大振,人们便把村南的小河称作“纸坊河”。把村庄取名为“纸坊村”。
556bfdc8d73e0.png
    纸坊村,有众多的文化传说,故事脍炙人口。
  (一)五亩石:相传很久以前,这里是一处方圆几十里的大湖泊。湖的北面有一怪泉,每年的六月六日必发生一次大水喷。每到水喷时,这里便成了一片汪洋,辛勤耕耘在这里的十几户人家,房屋被冲垮、良田被淹没,日子长了便没了人家。
   此事被来九龙山采集草药的一位天神知道后,回天庭禀报了玉帝 [1],玉帝遂命一天神率天兵天将移山堵泉,但此泉很奇,今年堵上一座山,明年水喷时便被冲向一边。接连堵了三年未堵上,后来玉帝怒之,便命南海龙王[2]前来堵泉,南海龙王领命,便令一只千年龟驮来一块镇海石,在离泉六里六的地方,借助天神的力量砸进了泉眼。从此,此石便生了根,不断地生长,妖泉被堵死后,这里便成了一方安定之地,并逐渐有了人家,繁衍至今。
  (二)**头:传说“**头”原来是一只有灵性的神**,藏着许多宝藏,特别是两只眼睛有灵光,照到哪里,哪里就有灵气,就会五谷丰登。在神**的庇护下,这里的百姓丰衣足食,生活幸福。为了感谢神**,老百姓就张罗着将当地最漂亮的女子许配给他做妻子。神**脱掉**皮是一个美男子,穿上**皮是一只丑陋的大**,为了防备坏人谋害,他白天变成**藏在山里,晚上变成美男子与妻子相会。妻子为了与丈夫长相厮守,趁他睡着的时候将**皮藏了起来,神**恢复不了原形,也就不能回到山里去了。
     一天,一个专门寻宝的南蛮子云游到此,见**头山顶有灵气,断定是一座宝山,就想找到通入山腹的进出口,进去寻宝,可是想尽办法也没有找到。一次,南蛮子又在山里转悠,无意中发现了正在地里干活的神**夫妇,一眼看出那位男子就是神**,于是就上前抓他。神**打不过南蛮子,又没有了**皮,不能藏进山里,被南蛮子抓住了。南蛮子用各种手段折磨神**,让他交出宝藏,但神**宁死不屈,南蛮子就将他关进了山洞里。妻子非常后悔当初将丈夫的**皮藏起来,赶紧回家找了出来,晚上偷偷来到山洞前,趁南蛮子熟睡之际,将**皮交给了丈夫。穿上以后,躲进了山里。南蛮子醒来,不见了神**,就登上了**头山顶,发现**头的眼睛有灵光,是两颗价值连城的宝石,将其中一只眼睛抠了出来,神**赶紧将另一只眼睛咽进了肚子里
   经此浩劫后,**头的两只眼睛没有了,只剩下了两个洞。从那以后,神**也再没出来过,**头变成了一座荒山。
   (三)球蛋山子:传说此山起初不叫球蛋山子,是叫别的什么名字。据说,这附近曾住着一个年轻樵夫,名叫邱丹。邱丹自小喜欢下棋,且棋艺高超。有一天他上山砍柴,见两位白发老者正在山顶的一块大石头上对弈。邱丹就挑着担子来到一旁观战。两位老者见这位年轻人看得如此聚精会神,似乎颇通棋艺,就邀他对弈。邱丹也不推迟,就坐下来与两位老者交上了手。虽然两位老者棋艺老道,不想却被这位年轻人连赢了几局。一位老者手捻长髯笑道:"真想不到凡间竟有这等好手,老夫佩服,佩服!"
     两位老者见邱丹衣裳朴素,颇为清贫,心生怜悯,遂将所用棋子赠送给邱丹,嘱咐他今后不必再上山砍柴了,以后肯定会有好日子过。说完一阵清风刮过,两位老者消失得无踪无影。邱丹挑起担子带了两位老者送的棋子回家。走在路上,不小心摔了一跤,手中的棋子散落了一地。说来奇怪,这些棋子落地就都变成了五颜六色的石头,大石头生出小石头,捡也捡不完。
    邱丹回家将这事告诉了妻子。随即夫妻两人每天都上山捡石头。他们将捡到的石头拿到集市上去卖,不想被抢购一空,换了不少银两,他们的日子就慢慢好起来了。此事不胫而走。没多久,附近的居民都知道了,大家也都上山去找石头,由于石头有利可图,捡石头的人越来越多。因为此宝石与邱丹有关。所以人们就将这座产宝石的山叫作"邱丹山",后来人们看着此山的形状像睾丸,便将山名演义成球蛋山子。
(四)拉草山子:传说明洪武初年,朱元璋的一名将军,在纸坊村西的一个山头被敌军围困。当时正好是六月,天气闷热无雨。士兵和战马饥渴交加,肚子呈现出胀而且痛苦之状,而且小便的时候会痛且会带有血红出来,随军的那些郎中诊断这种为尿血症。苦于无药郎中,感到束手无策。
    这时候,一个马夫发现他管的三匹马以前都尿血,现在都不尿血了,精神也大为好转、就好像没事一样。马夫就开始观察起这三条马的习性,发现马啃食了山上生长的刺儿野菜。心想,这些马之所以好了,可能是因为吃了这种草治好了病,他拔了这些野草回去煎水一连服了好几天,意外的发现身体舒服了,小便也正常而不带血了。于是马夫立马将此事报告了将军,将军大喜,号令全军将士吃这种野生的刺儿菜。几天之后,士兵和战马的病全都治好了。
    野菜虽然把将士的病治好了,但野菜的草性副作用是人体肠胃难以消化。于是,将士们每天拉出来的粪便全是消化不良的粪草,后来人们根据这个传说,将这座山取名为“拉草山子”。
t01bd078c9f16eb28a0.jpg
(五)石门子:传说明洪武年间,当朝宰相戴渠亨,一次下乡察访民情,路过石门子,突遇大雨滂沱,便在石门子一小店歇息避雨,得见小店对面一家庭院,张灯结彩,鼓乐齐鸣,笙歌不辍,人来客往,十分热闹,正待问个究竟。却见一位老翁满头白发,银须齐胸,年约九十有余,来店沽酒,自称是给爷爷做寿。这位宰相听后,兴趣油然而生,便向老翁问道:“令祖父高龄几何?”老翁笑答:“我的祖父正满一百六十岁”。宰相越发惊奇,正欲细问,又见一个年约四十多岁的中年人来到老翁面前,口称爷爷,给你送来雨伞。片刻,又有一个儿童蹦蹦跳跳欢天喜地前来,称送伞者为爷爷,要他回去拜寿行礼。宰相在这里再也按捺不住,于是亲赴寿翁家祝贺,宾主寒暄中,主人察言观色,深感来人谈吐不凡,遂取出文房四宝,请其题词留念。宰相亦不推诿,接过笔来,龙飞凤舞地写下“花眼偶文”四个大字。主人不解其意,向他请教,宰相便以每个字为句首,写下四句藏头诗:
花甲两轮半,
眼观七代孙;
偶遇风雨阻,
文星拜寿星。
    下方落款是:“天子门生、门生天子”。主宾们才恍然大悟,方知客人是当朝宰相,又是皇帝的老师,大家不由肃然起敬。
    据说,宰相戴渠亨通过察访,了解到此处,山好水好,人寿福禄,便回朝奏明天子,将石门子封为“长寿之门”。后来人们根据这个传说,将石门子流下来的山泉水称之为“长寿水”。此传说虽无考证,但石门子山泉水的确好喝。
   通过对水质的检测,据权威专家讲,石门子的山泉水,它不是一个传说,更不是一个谎言,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长寿水”,其山泉水质的特点是:高锶、弱碱性、小分子团水。常饮,能强化骨骼、调节三高、中和酸毒、美容养颜、健康长寿。
    据考证,现纸坊村护林员石树营的“石门子饭庄”就是当年的酒店遗址。“饭庄”现引来的水就是从石门子流下来的山泉水。它无毒素、无激素,喝后口感好,的确是名不虚传。
   

 楼主| 发表于 2023-11-26 08:1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山东
本帖最后由 网易山东文学 于 2023-11-26 08:21 编辑

  (六)犁花尖子:传说刘秀当年被王莽的四十二万大军,由龙门沟一路向东追赶。大兵紧随其后,穷追不舍。刘秀着慌,心想,若照此下去,非落入王莽的魔掌不可。正走投无路着急间,路边有一农夫,正在扶犁耕地,便抱拳施礼道:
  “我乃汉王后代刘秀,为招兵买马讨莽,被追杀至此,望好汉救我一命,日后定当重谢!”
  农夫仔细看了一眼刘秀,见其仪表堂堂,相貌不凡,准是个好汉,有心想救他,可这村西一片平地,上哪儿藏?心里一急,便急出个点子来,就说:
“这里没地方藏身,干脆我深深的耕一犁,你趴在犁沟里;我再耕一犁,把你掩在里面,或许能救你!”
  刘秀说:
“好,好!就照你说的办!”
  农夫就狠狠地往牛身上抽了一鞭子,把犁使劲往下按,犁出了道深深的沟,让刘秀躺了进去,又回身耕了一犁,把刘秀掩了进去。
  这时,王莽追兵的猎犬先窜了过来,在掩埋刘秀的地方闻了几闻,便汪汪直叫。农夫急了,怕这狗把刘秀扒出来,就甩开牛鞭,照准猎犬狠命抽下去,一鞭子把猎犬抽死了;回头一想,打死追兵的猎犬,这罪过可就大了,就急得直抓脑袋。
   突然间,农夫瞥见自己的稀饭罐子,急中生智的把罐子踢翻,让稀饭淌了一地。随即,追兵到了,见猎犬死了,就要拿农夫是问。农夫装起了哑巴,嘴里哇啦着,伸手指了指稀饭罐子,又指了指猎犬。追兵明白过来,想是猎犬饿了,去喝稀饭,被农夫打死了,可这农夫是哑巴,咋治他的罪?还是追赶刘秀要紧,便瞪了农夫一眼,一起打马向东沿大路追赶而去。追兵走后,农夫才把刘秀从犁沟中扒拉出来。故此沟得名犁掩沟。
  且说那刘秀爬出犁沟来,回身又在犁沟里扒拉来扒拉去,扒拉出一只蝼蛄,将其一撕两半,愤愤地说:
“你这小东西还会落井下石呢,我在犁沟里正憋得难受,你却来抓挠我的鼻孔!该死!”
  农夫急忙说:
  “你错怪它啦,它是救你的呀!你在犁沟里喘不动气,是它打孔为你通气呀!你咋恩将仇报呢?”
  “啊,是这样啊!”
  刘秀很后悔,忙掐了一截黄草棒,将蝼蛄头尾穿起来,说:
  “哎,你是我的恩人呀,你不该死呀,快活过来吧!”
  这句话刚说完,那蝼蛄又神奇地活了。直到今天,那蝼蛄的身子中间,仍有一截棒前后连着。王莽的追兵走远后。刘秀将犁花尖子竖起作标记,以便日后报恩。随后刘秀鞠躬向农夫说道:
“感谢您的救命之恩,日后刘某大事若成,定当厚报!”
  说罢,便辞别农夫,继续北行。后来不知过了多少年,那犁花尖子变成了现在的化石,竖立在纸坊西山上。
     (七)虎头崖: 传说很久以前,山上住着两只老虎,母老虎和她的女儿虎妞。母老虎修行千年,已经能呼风唤雨,幻物变形。虎妞在母老虎的传教下,也是身怀绝技。
   一天,虎妞在山上玩耍,看见满山的山茶花非常漂亮,就采摘一束想送给妈妈,高高兴兴地跑回家,喊道:
“妈妈,我给你采了一束好看的花,把它戴在你头上,肯定是最漂亮的妈妈!”
说着就向母老虎头上戴。虎妞万没想到,妈妈双目圆睁,一脸怒容,吼道:
“赶快把它扔掉,不要让我再见到它!”
虎妞莫名其妙,委屈的泪水在眼里打转。母老虎的吼声惊飞了林中的小鸟,吓跑了山上的小兽。虎妞不知母亲为何如此气恼,孤独伤心地在草丛中转来转去。
几天以后,虎妞看见豹婶婶从莲花山走亲戚回来,高兴地迎上去说:
“婶婶,你可回来了,我好想你呀?”
豹婶婶也高兴地抚摸着虎妞:
“小丫头,越来越漂亮了,你妈妈可好啊?”
一提妈妈,虎妞满脸委屈,一五一十地把事情经过,向豹婶婶说了。豹婶婶长叹一声:
“难怪你妈生气,这里边有一些事情,只有我和你妈妈知道。如今你也长大成人了,告诉你也无妨。几年前,你妈妈年轻漂亮,虎王千方百计追求你妈妈,你妈妈也很喜欢虎王,两人情投意合,天天在一起游山玩水,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你妈妈是个精明心细的人,经过几次对虎王的考验,决定嫁给他。结婚那天,树林里热闹非凡,全山上的生灵都来祝贺,你妈妈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脸上挂满了开心的笑容。我亲眼看见虎王摘了一朵鲜红的山茶花戴在了你妈妈的头上,两人抱在一起,相拥而卧,引来无数羡慕嫉妒的目光。闹腾了一天,直到很晚,大家才各自回家。第二天早晨刚睡醒,就听见你妈妈的哭啼声,我过去一看,满屋狼藉,却不见虎王……”
虎妞听到这里,眨着眼睛着急地问:
“虎王去哪了?我妈妈为什么哭?”
豹婶婶指着福禄山下的九龙湖水说:
  “这里住着一个千年修行的鲤鱼精,妖艳无比,结婚那晚我们走后,夜深人静之时,她悄悄带走了虎王。早晨你妈妈醒来的时候,发现桌上有张字条,上面白纸黑字写道:我心已另有所属,一夜夫妻圆我梦,请自便吧。落款,虎王。你妈妈伤心欲绝,恨虎王薄情寡义,恨自己有眼无珠。大家感到奇怪,都劝说你妈妈,可能事出有因,我们满屋寻找蛛丝马迹,在桌角捡到一片鱼鳞,大家猜想可能是鱼精掳走了虎王,你妈妈不信,她发誓,一定要报仇雪恨。虎王消失后几个月,你妈妈生下你,她一个人把你拉扯大,吃尽了苦头,你可要听妈妈的话,别惹她生气。”
    虎妞听到这些泪眼模糊,知道了妈妈苦楚,她点了点头,从此变得更加懂事,时常陪着妈妈,逗妈妈开心    夏天来临,天气炎热,虎妞经常去九龙湖边洗澡。
   有一次,她正在水里玩的高兴,突然狂风大作,恶浪冲天,虎妞慌忙向岸上爬,却觉得身子被水裹着向深处陷去,她喊不出声,迷迷糊糊来到了一个屋子里,睁眼一着,屋里坐着一个英俊潇洒的小伙子。小伙子深情地看着她,温柔地说:
“姑娘,你别怕,我不会伤害你的!这里是水晶宫,你每次到湖里洗澡我都注视着你,你每次唱歌我都在听,我很喜欢你!”
  虎妞看着小伙子深情的目光,内心突突直跳,有点动心,转念想起了妈妈说过的话,天下男人都是薄情郎,不要轻信他们的花言巧语。随即虎妞装出生气的样子说:
“赶紧把我送回去,妈妈找不到我,会急疯的!”
小伙子真心挽留说:
  “这里是水底世界,和你山上截然不同,你多住两天,看看这里的风景,我再送你回去也不迟。”
虎妞东张西望,觉得这水晶宫确实别具一格,便答应下来。原来小伙子叫奔波,是水中鱼精。虎妞被带进水中花园,见有一对中年夫妇正在饮酒赏花,与那男人四目相对,觉得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只听妇人轻声问道:
“波儿,哪儿来的姑娘?” 奔波朗声回答:
“在岸边洗澡时,不小心掉进深水里,我救了她!”
男人亲切地说:
“波儿不要伤害姑娘,好好待她。”
“是,父亲!”
  两个人开心地玩了一天。晚上,虎妞被安排在干净舒适的卧室里,正准备睡觉,忽见窗外有个身影,她吓得躲到床下,借着月光,看清这人是奔波的父亲,只见从窗外扔进来一个纸团,人影立即消失了。虎妞慌忙捡起来,装进怀里。转眼间两天过去了,虎妞游完了湖中每个角落,她和奔波在一起玩的很开心。突然想起妈妈找不到她一定很着急,让奔波赶快送回岸上。奔波拉着虎妞的手依依不舍地说:
“什么时候才能见到你?”
虎妞天真地说:
“你可以到山上和我一起玩!”
奔波显出为难的样子,低头说:
“妈妈不允许,万一让她知道了,会受到严厉地惩罚。”
虎妞瞪大眼睛问:
“你妈妈为什么不让你上山?”
奔波说:
“妈妈也是为我好,据说,她以前有好几个哥哥,都被山上的老虎吃掉了,所以妈妈戒令森严,不准我轻易出湖。”
虎妞不再说什么了,两人就此分手。
虎妞回到家里,见妈妈正在着急。她赶紧说:
“妈妈,女儿掉到湖里,多亏湖里有人相救,才幸免于难,我在湖中收到了一个奇怪的纸团。”
母女俩急忙打开看,原来,写纸团的人正是当年的虎王,他拜托虎妞找到他的妻子,告诉她,虎王仍然在爱着她,被鱼精掳走之后,在水中无法脱身,被迫成婚,每天都在思念心中的妻子。虎妞看看妈妈,只见她泪流满面,大吼一声,地动山摇,现了原身,过了一会才变成人形,无力地坐了下来。
   从此,虎妞见妈妈不再像以前那么凶了,变得温柔伤感,她每天都到湖边站上一阵,期盼着丈夫归来。虎妞知道了奔波是她同父异母的弟弟,也想找到父亲,一家人团聚。她背着母亲一个人向九龙湖深处游去。只见远处来了一群虾兵,见了她就射箭,尽管她东躲西躲,胳膊上还是被射中了。也许是父女连心,此时水晶宫中的虎王忽然心里一阵难受,觉得有事,向远处一望,看见虎妞正在拼命挣扎,眼看着昏了过去,他急忙喊来奔波,奔波一看是虎妞,急忙下令,停止射箭,全力救护。一个时辰以后,虎妞醒过来了,发现自己躺在床上,身边坐着奔波,她高兴地露出两颗小虎牙笑了。待夜深人静时,虎妞向奔波说了实情,她求奔波帮他们父女离开湖中,和母亲团聚。奔波很为难:
“听我母亲说过她是为了报复你外公吃我舅舅的事情,才抢走了父亲。我母亲凶起来很吓人,这事还是以后再说吧!”
虎妞不再说话。住了几日,虎妞和鱼精夫妇感情越来越近。鱼精也很喜欢漂亮的虎妞,盼着她能做儿媳妇。
   一天,虎妞发现鱼精去了姐姐家,急忙找到虎王,讲了事情的经过。父女相见,抱头痛哭,正好被奔波见到。奔波被感动,决定趁母亲不在,送他们出湖。他急忙说:
“父亲,我什么都知道了,马上送你和姐姐走。”
虎王疼爱的抚摸着奔波的头说:
“波儿,难为你了。”
虎妞也对弟弟奔波说:
“我们一起走吧,到很远的地方去!”
奔波说:
“不行啊,父亲走了,我若再走,母亲一个人还不得伤心死,我要留下来陪她,永不出湖!”
奔波送走了父女二人,等候母亲的责罚。
   虎妞一家人团聚,虎王夫妇重温旧好。虎妞担心弟弟被责罚,一个人来到山顶上,向九龙湖张望。
此时的鱼精已得报告,大为恼火,急忙忙赶回来,老远看见,虎妞站在山上张望,恼羞成怒,新仇旧恨涌上心头,她念动咒语,把虎妞变成了一个正在张望的老虎头模样山崖。后来人们取名“虎头崖”。
   

 楼主| 发表于 2023-11-26 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山东
本帖最后由 网易山东文学 于 2023-11-26 08:18 编辑

   (八)神仙碾:传说很久以前,纸坊村有个开粮米店的商人叫李大头,因与伙计发生口角,失手打死了伙计,出了人命案,被县衙拘走,抄家产,就地拍卖。李大头的老婆张氏被赶出房门,领着七岁的儿子李宝住进了碾棚里。衙役领着买主进来时,张氏趴在碾盘上拖住拐轴不放,买主打量了一下说:
  “这个碾盘太老了,若是在中间凿个大眼儿,做个井台用还行。”
  张氏一听,放声大哭,往碾盘上直撞,撞得头破血流,鲜血喷到了碾盘上。买主见到这种凄惨情景,便说:
   “钱多少我也不要了,就算行个好,给他们母子留下算了。”
李家遭此变故之后,张氏便在碾棚边搭个小房,每天领着李宝去山上搂树叶,做香卖,来维持生计.在一个数九寒天日子里,阴沉的天空落下了鹅毛般的大雪,母子俩走进家来,见一个衣衫褴褛的女子,面朝着里跪在碾盘边,头趴在帮沿上,身旁还扔了个要饭的筐。张氏走上前,见是个闺女,拍着她的后背喊到:
“姑娘,醒醒!”
   可是那姑娘仍不作声,伸手挡挡鼻孔,还有气,便同儿子一起抬进了小房子里。张氏熬了碗小米稀粥,亲自用汤匙喂她,姑娘慢慢苏醒过来,感激不尽,非认张氏做干娘。她说自己姓年,后来人们都管她叫年姑。年姑做活挺麻利,整天里里外外忙个不停。过了两年,李宝和年姑都长大了,张氏请邻居撮合,两人也情投意合,就成亲了。没过多久,张氏却因病下世了。
   刚成亲那几年,李宝还算勤快,每天早晨和年姑一起去山上搂树叶回来做香,做好后再给杂货店送去卖。年姑呢,在家里拖着碾杆砸树叶,筛香面,常常是弄得糠扫娥眉柳带霜,日子过得越来越好,渐渐手头便有了富裕,偶尔李宝从街上带回二两酒,年姑也就赶紧弄点菜,让他喝个畅快。可有的时候,李宝下午出去,到很晚才回来,问他便说:
“陪着店铺掌柜的啦呱了。”
年姑说:
“咱们是拿身子当地种,办完了正经事,还是早些回来,也免得让人惦记着。”
李宝虽然答应着,可还是不改。后来,经常是下午出去,到天亮才回家,回来后倒头便睡。年姑把饭放到锅里热乎着,一个人背起大筐,提着耙子上山去了。
不久,年姑终于听到李宝在外边耍钱的风声,便劝解说:
“咱们是靠推碾子拉磨生活的,钱不是容易挣来的,可不能到赌场上去打水漂啊!”
李宝回答:
“嗯,我知道了!”
可一玩起来什么都忘了,赶上赢了钱,便买上一大把油条,进屋拍着口袋说:
“嘿嘿,人就得碰运气,往后有钱了买个毛驴不就替我干活了吗!”
年姑生气地说:
  “我可不妄想那不义之财,还是自己一点点挣来的钱花着踏实。”
逢到李宝耷拉个灌铅脑袋回来的时候,年姑知道又输了,忍着怒气说:
“输了就输了吧,从此洗手,再也不要去玩了。”
  可是耍钱的人十有八九贪心不退,输了想捞回来,赢了还想赢,俗话说,久赌无胜家,赌场就是个无底洞,越陷越深。 好多天了,李宝卖香的钱一个仔也没拿回来,家里断炊了。年姑平时买菜节省的一吊钱,放在针线包里,想拿去买米,可不知什么时候让李宝偷着翻去了。
  她独自坐在小屋里,伴着外面恼人的秋雨,偷偷泣哭。傍晚时李宝回来了,进门就要饭吃,年姑说:
“就等你回家买米下锅呢!”
李宝眼睛一斜愣:
“怎么的,你也来逼我呀!好,我把碾子卖了给你买米。”
说着拔腿就往外走,年姑一把拖住他的大腿说:
“你可不能啊!那是我们的命根子,你卖碾子就等于把我也卖出去了。”
李宝回身一脚,
“哼!反正不过了,急眼连你也一起卖了!”
说完甩开年姑扬长而去。    没隔多大工夫,真的领来一个买主,年姑张开双臂,俯身在碾盘上,像护着自己的孩子一样,哀求着李宝:
“宁可挨饿也不能卖啊!这是咱妈给留下的呀!”
买主恶狠狠地说:
“不愿意卖也行,那就欠帐还钱吧。”
   说完扬长而去。李宝一听急了,抓住年姑的头发,就往碾盘上撞,年姑的脑袋被捣出了窟窿,再也不出声了,地上留了一摊鲜红的血痕。李宝也没顾得这些,起身便追买主去了。外面的天暗下来了,风雨越来越大了。     第二天,有人好奇地把头伸进碾棚,只见里面只剩土墩了,碾坨、碾盘,年姑都不见了。人们才恍然大悟,原来年姑是石碾的化身,她是为了报答张氏的恩情才转世的。
   又是一年春上,人们去石门子北边地里干活,才得知石碾在此避难的秘密,这逼真的石碾巨石,竟然是张氏碾棚里的石碾。后来人们根据这个故事,将其取名为“神仙碾”。
    1914年至1939年为蒙阴七区;1941年划归新甫县;后划为新蒙县;1945年划归新泰县;1950年属新泰县第二区;1952年建立纸坊乡;1955年10月属于翟镇区;1958年成立翟镇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翟镇办事处;1985年并入寨子乡;1991年1月划为莱芜市管辖;2001年1月撤乡合并,归为艾山街道办事处。2019年1月,经国务院批复同意山东省调整济南市莱芜市行政区划,撤销莱芜市,将其所辖区域划归济南市管辖;设立济南市钢城区,以原莱芜市钢城区的行政区域为钢城区的行政区域,纸坊村为济南市钢城区艾山街道办事处管辖至今。
  村南清水河源自莲花山,境内蜿蜒1000余米绕村而过。其中杨庄子河段与地下水相通。刘志合老人说,自记事起就未干涸过,全村土地大都分布在河两岸。在村西不远处有座小山头,因似虎头,人称虎头崖。据地矿部门探测,在虎头崖下1000米处,储藏着大量优质煤炭。但因此处地下水流量大,开采困难。至今未能开发。
村东头有两棵20余米高,一搂多粗的柳树,植于20世纪60年代,树冠20余平方米。村旁有座石拱桥,人称苇沟桥。据刘志全老人介绍,此地原为一条深沟,沟里长满苇子,明朝神宗朱翊钧万历年间,一南方人做买卖途经此地,不慎跌倒擦伤,村人热情留其小宿。第二天,南方人走时留话说,这趟买卖如果挣了,就在此沟上修座石桥,以示留念。月余后,南方人践诺,果真回来组织人马建起了这座石桥,方便了老少几代。现这座石桥虽历经沧桑,但仍十分坚固,一点没有变样。
 村中有**和土地庙各一座。据刘志合老人讲,**建于乾隆年间,后来曾3次重建,现保存完整,是人们祈风调雨顺,祷一方平安之场所;土地庙如今已不复存在,建于何年,毁于何时已无从查考。
    据曹国清、刘志凤老人讲,在东山之上,有一山寨,人称天宝寨,山寨建于民国7年。东西约500余米,南北长约60余米,高3米,总面积约为3万多平方米。寨墙全用石头垒成,每隔10米有一炮台。寨内按村划片,现在依稀可见200余间小石屋。此寨是村民躲避土匪强盗之用,由纸坊、庙子、高峪三村合建。修建山寨共历时1年,动用人工1万余个。
    村中现有古宅多处,多为民国初修建,均是五檐六脊,排山挂角,雕梁画栋,因年久失修,破烂不堪,已无人居住。但从中可以看出当时流行的建筑风格和工匠的精湛技艺。
纸坊村,四面环山,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战争年代有多人参加革命斗争。曹化祥(又名曹杰).1937年4月,参加抗日战争,时年13岁,曾参加过大大小小的战斗上百次,身上有6处伤疤,先后荣立13次一、二、三等功,为建立新中国立下了汗马功劳。曹老生前家居杭州,为正军级干部,今年春天去世,享年78岁。
   曹伟(又名曹思昆),1937年4月参加革命战争,时年12岁,曹老戎马一生,曾经在上百次的战斗中,先后荣立特等功一次,一、二、三等功10余次。曹老现年77岁,家居北京,离休前系北京海淀区309医院政委。
   曹化军这位从大山里走出去的军人,也曾参加过安丘、明水、莱芜、孟良崮等战役,立下赫赫战功。在明水战役中,只身炸毁敌人碉堡,他却丝毫未伤。退休前系河北省邯郸市团级干部,现身体健壮,性格开朗,已80有余。   1958年以前,纸坊村是博山至新泰的交通要道,由博山经莱芜去新泰的孚丘集、翟镇集,纸坊村是必经之路。因地处要道,比较繁华,村里有客栈两家,两店各有店堂20余间,是莱芜至新泰数得着的大客栈,西店有颜姓人家经营,东店有曹姓人家经营。直到1958年筑起现205国道公路后,这条路线才少了行人,东店改建了油坊,西店也改行关门。
据刘志合老人介绍,明朝崇祯年间,村西黄崖头有一处大砖瓦厂,主要生产古宅上的青砖、黑瓦,当时厂内有工人百余人,至清顺治年间厂子关闭。现在,在黄崖头上还遗留着若干砖头和烧焦的石瘤子,村民刘献木在此处挖土时,还挖出形似杏叶的刀子及陶罐之类的东西。从这些古物来看。少说也在300多年以上。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初,纸坊村是新泰县翟镇公社比较出名的村庄。1978年村里就买了发电机和电视机。1979年该村又在周围几十个村率先用上电灯。有了电,村里先后建起了冰糕坊、磨面坊、挂面坊、粉坊、糖坊等工副业项目,购买了拖拉机、灌溉机械等生产用具。但在几年之后,由于种种原因,村办企业逐渐倒闭,集体经济进入衰退时期。1987年,村民对村西河床进行了南移。垒砌河堰600米,改河造地20亩。同时,对道路进行了拓宽。并新建一座长6米、宽4米的大桥,结束了村民老少几代夏季趟水过河的历史。
   勤劳善良的村民崇尚文明,重视教育,一直把对子女的培养放在首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村办学校先后修建了4处。最早的学校设在大西屋,建于1956年,当时有师生40余人。西沟学校建于1964年,有教室11间,设3个班,师生70余人。北山学校建于1976年,有教室10间,师生100余人。1994年,为迎接全省教育双基达标,村里又集资10万元在村东建起了占地6亩的新校,有标准教室、办公室16间,师生150余人。2000年,将村小学合并到庙子育才联小。恢复高考,村里共考取大学生122人,为国家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值得骄傲的是纸房村还出了一名大作家刘明奎,文学作品,在各大报纸上刊登。
   纸坊村有较好的地理优势和资源优势。山场面积2870余亩,成材林木900余亩,宜林山场1600余亩。山上植被茂盛,花草遍地,有几十种常见药材。建于1970年的水库蓄水110万立方米,是全村的当家水。水库旁有享誉方圆百里盛名的五亩石(现在已开采成坑,可惜)。
    改革开放后,村两委班子,先后扶持村民建起了砖厂、石料厂、建筑装饰等十几家个体私营企业。并从莱芜引进一处大型石料厂。村南修起了环村公路及村南桥,方便了群众。目前,全村共有各种车辆120余部,大多数村民装上了电话。家家都有小汽车,人均收入由前几年的千余元增长到现在的16800元。村民家家有存款,户户有余粮。
    2002年8月,村里从优化环境、促进发展的角度出发,先后筹措8万元资金,对村内中心大街进行了硬化,彻底改变了原来脏、乱、差的卫生状况。
   2019年1月划归济南后,纸坊人生活水平日益改善,物质文化水平逐年提高,村内人居环境得到了整治,经济有了新的发展。两委班子,思想解放,思路开阔,抓住乡村振兴的机遇,开起新的征程,招商引资,发展经济。为活跃村民文化生活,硬化、亮化、美化了文化娱乐广场。使居民过上了城里人的文化生活。


发表于 2023-11-28 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山东
辛庄也有个纸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隐私声明|小黑屋|联系电话:0531-75627999|济南在线 莱芜在线 ( 鲁ICP备15020683-2号 )

GMT+8, 2024-6-29 04:5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